• 我的订阅
  • 教育

功利化追求竞赛成绩无益孩子成长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15 09: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很多迹象表明,中小学生“卷”竞赛势头不减。从博导下场小学生竞赛,到硕士落败初中生科创竞赛,还有蒙特卡洛算法、胶质瘤干细胞等课题,不少中小学生科创竞赛的获奖项目已经过于“超纲”,一度被怀疑是一群成年人在参赛。

据媒体报道,有科创竞赛评委指出,近两年参赛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其实,我国近年来一直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而规范竞赛的目的,就是淡化竞赛的功利色彩,让竞赛回归发展学生兴趣的本位。但一些家长还以功利心态对待竞赛,甚至为了让孩子获得竞赛奖项,要么亲自上阵,要么请人代做竞赛作品,这不但破坏竞赛秩序,也会误导孩子对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的看法,让孩子从小习得弄虚作假的行为。

要让竞赛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兴趣培养的作用,一方面需要竞赛主办方严格规范竞赛评奖,识别参赛作品中的成人痕迹,遏制竞赛中的成人代做乱象。另一方面要引导家长从发展孩子兴趣的角度而不是功利的角度对待竞赛,要重视参赛过程对孩子的锻炼,而非追求竞赛获奖。

我国规范中小学竞赛,而不是取消竞赛,是为了治理竞赛热,同时给有某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展示的舞台。中小学生家长对待竞赛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兴趣、特长,可报名参加相应的竞赛,而如果孩子没有相关的兴趣、特长,则最好不参加竞赛。而且,参加竞赛不应追求获奖,而要重视对孩子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在国家层面规范竞赛、治理竞赛热后,中小学生还“卷”竞赛,是因为不少家长并没有转变对待竞赛的功利心态。

部分家长还固执地认为,竞赛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升学加分,获得某种录取优惠。事实上,从“小升初”到中考、高考,竞赛获奖都几乎无法在升学中派上用场。我国已经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电脑摇号录取,并取消了初中特长生招生。除此之外,在高考招生中,已经取消竞赛获奖加分政策,在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中,竞赛获奖学生也不享有录取优惠。现实中,有机构承诺参赛“包获奖”,令一些学生家长担心孩子不参赛获奖会吃亏。这些不过是机构在做竞赛的生意。这些机构的行为不但涉嫌违规经营,而且是公然破坏竞赛秩序。

家长应该明白“包获奖”的竞赛并无锻炼孩子的实际价值,而是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获奖,不是为孩子好,而是害孩子。对此,监管部门要查处一些机构与竞赛主办方存在的利益输送关系,切断竞赛与培训之间的利益链条,把那些存在违规行为的竞赛淘汰出白名单。而竞赛主办方要维护竞赛的声誉,则必须严把评审关。事实上,中小学生的参赛作品,被质疑超过硕博水平,是不难查证的。有的基于学术常识即可判断。另外,对于入围的参赛作品,应该增加学生答辩环节,通过现场答辩,可了解学生自主参与、完成作品的情况。如果作品完全由成人代做,或者学生只是做了其中很少一部分工作,有经验的评委是很容易发现的。中小学生参加竞赛,需要老师指导,但老师指导和老师代做是两回事。

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为杜绝中小学生竞赛“成人化”,要对查证作品属于成人代做的学生及代做的成人,严肃追究责任,将此记入学生的诚信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这可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家长盯着获奖、升学目标参加竞赛,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我国之前存在的竞赛热,源于家长过于功利对待竞赛,这导致不少获奖的学生在获奖、升学后,丧失对相关学科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需要摆脱功利化、短视化,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对待竞赛。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试化思维,以及盲目追逐竞赛成绩为升学增加“筹码”的功利化观念。而治理中小学竞赛的关键,就在于推动相关主体扭转这些片面、错误的教育观念,促使竞赛回归素质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
2024-02-27 05:21:00
规范中小学违规竞赛乱象  重在摒弃功利化
...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乱象,要扼住利益之命门。竞赛功利化乱象,与诸多因素有关。一方面竞赛获奖与升学挂钩紧密,主要表现为中高考加分,以此刺激学校和家长的功利情绪;另一方面,基础
2023-01-09 00:03:00
...生要求,有利于让兴趣回归兴趣,遏制兴趣、特长培养的功利化,也促进高考公平。这启示所有学生和家长,不要再有功利的曲线进名校思维,把竞赛、升学作为发展特长的目标,而要立志成为拔尖
2024-01-30 11:45:00
...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除了宣传营造升学焦虑、学习目的功利化,少儿编程机构还存在缺乏行业标准、师资力量参差等行业乱象。“收费要看小孩的具体接收情况,6岁儿童的课时单价在170至1
2023-08-20 12:15:00
...务的主要途径。家长应有正确的育儿观念,不盲目跟风和功利化。眼下,不少家庭跟风“鸡娃”,相信各种竞赛证书可以“丰富三科简历”“为小升初助力”等,以为报班、考级越多越好。实际是盲
2024-01-29 00:44:00
...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竞赛的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了商品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和教育焦虑,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虽然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
2023-02-04 07:55:00
...策,不管是比赛还是奥数,让竞赛独立进行,减少竞赛的功利化色彩,可以鼓励那些真正有兴趣和天赋的青少年人才参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笔者认为,竞赛提供的结果都只能是一个参考性质,
2024-04-30 08:33:00
科创教育火了,家长们闯进了少儿编程赛道
...。但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教材、课堂的同时,还需避免功利化,以免忽视对学生素养和兴趣培养。(完)
2024-03-17 00:31:00
...法,切莫把竞赛当成孩子升学的敲门砖,一旦各类竞赛被功利化,除了会耗费家长诸多金钱和孩子大量的正常学习时间,也可能让孩子丧失对某一竞赛科目与领域的学习兴趣。让各类竞赛回归兴趣属
2023-01-13 09:0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