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端午临近,贵阳市云岩区文笔街的“粽子一条街”准时苏醒,不足百米的街道上弥漫着浓郁的粽香,承载着贵阳人数十年的端午记忆。5月28日,记者来到这里,感受独特的粽香烟火气。
文笔街又被称为“粽子一条街”
老街粽香:历史与烟火的交织
文笔街一侧是书声琅琅的贵阳市第二中学,另一侧是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两者隔街相望,为这条小街平添了岁月的厚重。当天下着雨,十余家粽子摊铺沿街排开,白色糯米与深褐酱油米在大盆中散发出醇厚香气。这种历史厚重与市井烟火的奇妙交融,在雨天显得尤为鲜明——粽子摊的塑料棚顶滴着水珠,落在铝盆里的声响,与校园里传来的打铃声,共同构成老街独特的声景。雨棚下,老师傅们轻捻粽叶、舀米、卷成漏斗、填实、利落捆扎,不到一分钟,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完美呈现。
阿姨们坐在一起包粽子
多元口味:贵州风味的生动展台
“甜党”和“咸党”在这里达成和解。这里的粽子口味琳琅满目,从白米粽、灰粽到蜜枣粽,从香肠粽、腊肉粽到火腿肉粽、蛋黄肉粽、板栗肉粽等,十几种口味满足不同需求,价格在2元到8元不等(全家福10元)。清香的糯米带着青草香,白粽裹上豆面和引子、白糖,口感更丰富;咸口的肉粽则以丰富口味获得大批顾客青睐。
蛋黄肉粽算是咸粽中的高配
岁月传承:从一家到一条街的故事
文笔街“粽子一条街”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十多年前。相传最初是一位老奶奶在此自家卖粽子,因美味吸引了更多铺子集聚,形成今日盛景。如今每到端午,嬢嬢们围成圈,竹筷捅实粽身的 “笃笃” 声此起彼伏,一天能包上千个粽子。
“我们在这条街摆了二十七八年的摊了,端午卖粽子,平时卖小吃。今天下雨摊子少,平时二三十家密密麻麻的。” 李阿姨朴实的话语道出与老街的长久相伴。年轻的摊主张女士笑称自己是 “新人”,已做了十多年,平时也做礼盒粽子:“有的人喜欢甜的,有的人喜欢肉的,咸的甜的都走得好。前几天有个重庆游客,买了八个口味各两个,说要做‘粽子测评’发朋友圈。”
撑伞前来购买粽子的顾客
摊主廖阿姨告诉记者:“老贵阳人喜欢白粽,配起白糖引子吃好吃,这几年板栗的、香肠的也卖得特别好,反正各种味道都有人买。”
“这里的粽子可以称散装的,我喜欢甜粽,我爱人喜欢咸粽,来文笔街买,都买得到,家家都明码标价不会遭‘烫’,我们年年都来买。”市民李女士一口气买了四十个粽子,“四十个里面拿二十个送亲戚,你看这蛋黄肉粽,油都沁到粽叶上了,舒服得很。”
各种粽子满足不同人的口味
在这条老街上,粽叶清香年复一年飘散,包裹着对传统节俗的坚守和市井生活的温情。文笔街如同被时光包裹的粽子,糯米是烟火日常,粽叶是历史褶皱,缠绕着人间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侯萌 汪林静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