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薛嵩正在制作咖啡。□本报记者胡晓诗 文/摄
“一杯冰美式,一杯热拿铁。”近日阳光明媚,虽然是工作日,仍有不少顾客走进薛嵩开在中华路的咖啡店,享受片刻的悠闲。
10多年前,薛嵩在上海与咖啡结缘。彼时,他在上海从事旅游业,在这座全国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感受到了浓郁的咖啡文化氛围,“当时我就想着在旅游淡季的时候回桂林开一家咖啡馆作为副业”。
2012年底,薛嵩的咖啡店在社工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业,在当时的桂林,这样的独立咖啡店还不多见。时光流转,曾经的小众门店蜕变为10年老店,他也选择在10年这个节点上,把咖啡馆搬到中华路,正是看中了这里临街的优势。
10年一个刻度,再小的店也有它的故事。薛嵩告诉记者,每当小店面临关门的窘境时,总会有一些朋友、顾客用充值消费的方式支持他。但最难的时期还是刚刚过去的这三年。其间,他经历了主业旅游业的停滞,也遭遇过阳朔咖啡“快闪店”的铩羽而归,位于社工巷的老店虽然一直可以正常营业,但是消费者的消费频率下降,只能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随着对咖啡的注意力越来越多,薛嵩渐渐把这个以前的副业变成了主业,“我很庆幸当时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早些年我做咖啡的理念,就是传播咖啡知识与文化。”薛嵩在开店初期,咖啡店还兼售果汁、奶茶等饮料满足顾客需要,而现在专注于咖啡这一种饮品。在不断的学习中,他对制作咖啡有了自己的见解,同时认真做好创意咖啡的研发,让咖啡被更多人看到、喝到。“在传统咖啡的基础上,我还会把桂林本地的时令食材融入到咖啡中去,体现桂林本地的特色。”
去年秋天,在柿子大量上市的季节,薛嵩把来自恭城、平乐等地的柿子与椰奶、咖啡“混搭”在一起,推出了一款季节限定产品,取名“椰柿佬”,即桂林方言“夜屎佬”的谐音,获得了不少食客的“点赞”。
小店不缺“爆品”,目前最火的一款产品是桂味Dirty。薛嵩告诉记者,当时设计它的时候,是想直接把由桂花和糖熬制成的桂花露加到咖啡里,但是考虑到桂花本身的风味非常强,可能会掩盖咖啡和牛奶的味道,“于是我们就用雾化的形式,就像喷香水一样,把这个桂花露添加在咖啡的表层,顾客喝这杯咖啡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桂花盛开的香味,又不会觉得香味抢了咖啡的风头”。有文艺细胞的女顾客在品尝过这款咖啡后,给了一个很具象的评价:“感觉像在八九月份的桂林,在桂花树下面喝咖啡那样。”
薛嵩说,跟其他的咖啡店相比,自己的店面场地比较小,也不像网红店那样适合拍照。但在这随性自在的外表下,小店也有着一颗做好每一杯咖啡的内心——“好喝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更多的是想着做一杯还蛮好喝的咖啡给客户,他们能在这个地方坐一段时间,有那么一点情绪价值就够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