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
呼唤更多专业人才来到乡村
见到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时,他的桌子上摞着厚厚的调研材料——从棠棣村到周边村,再到附近乡镇,每条路都有他的足迹,“为乡村发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是我的责任。”
刘建明说,乡村经济发展始终是他作为人大代表最关注的领域,过去的经历让他注意到了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缺少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我们村一直在做‘智慧农业’项目,却没有取得亮眼的成绩,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让刘建明烦恼的是,棠棣村虽然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技术和设备,但苦于没有农业专业人才,农产品产量质量还是上不去。
于是,刘建明又走访调研了邻近几个村庄,发现这种重“科技硬件”、轻“农业技术”的情况并不罕见。刘建明今年将围绕完善乡村产业政策机制提出建议,以完善的政策推动融合型农业人才下乡交流,给农村产业带来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使人才要素“聚起来”,农村产业“强起来”。
棠棣村以花木产业为人熟知,全村95%的村民从事该产业,九成以上收入来源于该产业。最近,和其他村的村干部以及本村产业大户座谈后,刘建明发现,不少像棠棣村这样有特色产业的乡村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刘建明说:“前年,我们村有位蝴蝶兰种植大户想要扩大种植规模,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种植基地。但最后苦于没地、没钱,这个项目只能搁置。”而其他村也曾遇到同样的难题。
对此,刘建明认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需要更完善的金融政策来“撑腰”。他希望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多考虑到乡村特色产业的现实情况,为未来留有发展的空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