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6 09: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图为肖光信正紧盯电脑屏幕。刘俊聪摄

(新春走基层)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中新网柳州1月16日电 题: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作者 刘俊聪

15日,在柳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转向架车间内,59岁的肖光信手持超声波探头,对一条铁道车辆轮对进行探测。随着手臂的反复移动,电脑屏幕上的超声波纹不断跳动,他沉稳地盯着每一处变化。

“异常波纹转瞬即逝,其背后往往就是一条细微的裂纹。我们不得不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每天长时间盯着屏幕,和这些无声的波纹‘打交道’。”肖光信说。

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图为每次探测结束后,肖光信都会记录数据。刘俊聪 摄

铁道车辆轮对是铁路客货车运行的关键部位,其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肉眼无法察觉的缺陷和裂纹,需要探伤技师使用超声波探伤设备进行探测,根据反射波的大小和形状将其发现。

肖光信是该公司一名客货车轮探伤技师,身材瘦高的他从事探伤工作30余年,从未发生过一起错探和漏探事故。因总能准确无误地发现轮对各处裂纹的“蛛丝马迹”,肖光信常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列车“侦探”。

“铁道车辆轮对的裂纹可不是小问题,哪怕是0.1毫米的裂纹,在列车高速行驶时都有可能引发断轴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肖光信说道。

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图为肖光信正在工作。刘俊聪 摄

肖光信曾在部队担任过卫生员,将多名伤兵从死亡线上挽回,1984年,退役后的他经过努力成为该公司一名列车探伤技师。经历过两份“关乎性命”工作的肖光信,对于生命责任感有着深切的感悟。

“每天我们检修铁道车辆轮对六十余对,而轮对工件裂纹发生的概率仅有万分之几。”肖光信表示。

广西列车“侦探”的最后一次春运:细微裂纹难逃他手

图为肖光信手持超声波探头探伤。刘俊聪 摄

虽然肖光信已从事探伤工作数十年,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仍始终坚信这万分之几概率发生的可能,一旦他敏锐的眼睛捕捉到波纹异常,这条轮对将重新被他反复探测,如再次异常将直接被退回处理。

“这项工作不能仅凭经验干活,现在列车速度越来越快,此前不会发生的工况问题,现在都有可能发生,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肖光信说。

30多年来,通过探伤检测,肖光信将无数的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如今,肖光信也即将光荣退休,今年是他守护的最后一次春运。

“看到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过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平淡枯燥,但也非常有意义。”肖光信说道。(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钢轨探伤裂纹检查精度可达3毫米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护平安钢轨探伤裂纹检查精度可达3毫米钢轨探伤作业□白乐 绵报融媒记者 尹秦 文/图日前,绵阳一处铁路轨道上,工作人员手推探伤仪,沿着一根根轨道缓步前行。刺骨的寒
2023-02-02 08:15:00
...是对车轮表面看得见的缺陷进行修复,轮对内部不可见的裂纹等“内伤”还需要更为专业的探伤检测。在轮轴车间轮对探伤间,在一间拉着帘子的“小黑屋”里,探伤工郭玉春正熟练地操作着机器,
2023-02-01 01:06:00
张静:“列车医院”里 “铿锵玫瑰”静静绽放
...心呵护着车辆运行的“腿脚”,两次发现轮座镶入部内侧裂纹重大故障,将故障隐患扼杀在了“摇篮里”,有力保障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有序。“我师傅从不吝啬关于探伤的经验技巧,作为青工带头人
2024-03-08 22:17:00
北京地铁将用机器人“探伤”列车焊缝,作业周期可缩短一周
...产生振动,转向架构架焊缝容易出现肉眼不易发现的疲劳裂纹。当前,房山线电动列车转向架构架探伤工作需要将构架拆解后运输到厂家进行作业,从构架送出到运回大概需要15天,人工检测时要
2024-04-12 13:44:00
跟着“铁路神探”去探伤
...后拿着探头对着轮对上的裂痕往复移动。“这些都是人工裂纹,‘做试验’的目的是将这些裂纹参数输入探伤仪内。”户卫钦说,由于每天探伤都会对探头造成磨损,导致原来输入的参数不准确,所
2024-02-28 08:48:00
...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查找车辆配件是否存在内部缺陷和裂纹,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探伤检查是车辆检修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要仔细查找细如发丝的裂纹,所以我们探伤工必须练就一对‘火
2023-08-29 03:58:00
探伤工为钢轨“把脉问诊”
...!京九线K1857上行重伤钢轨已换下,确认钢轨内部为螺孔裂纹伤损!”听到消息,一夜没睡好的4名回放员不约而同地起身欢呼,“我们的判断没错!”“太好了,这下放心了!”15个小时
2023-01-12 14:52:00
...伤机提升效率:400%高铁动车每天日晒雨淋,难免会产生裂纹,影响行车安全。但是,这些裂纹在初期并不明显,特别是在货运车辆连接两节车厢的轮轴处,尤其需要注意。防患于未然,我国铁
2024-06-12 05:16:00
...仔细触摸着车轮,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寻找轮对上潜藏的裂纹和暗伤。随着闫鹏举的手臂反复移动,显示屏幕上的超声波纹上下跳动,“异常波纹就在一瞬间,稍微有一点放松就可能放过细微的裂纹
2024-02-08 04: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崂山区人社政策“周周讲”第十九期——试用期用不用签劳动合同?
鲁网10月13日讯青岛市崂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周周讲”与“月月答”栏目,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类各项政策法规
2025-10-13 16:38:00
因“未按规定实施电梯救援案”,蒂升电梯深圳分公司被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公示栏获悉,10月11日,蒂升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下称“蒂升电梯深圳分公司”)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10-13 16:23:00
成都交警通报一小米SU7失控起火:酒驾事故,致1人死亡
中国网10月13日讯 据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通报: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我市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13 16:07:00
国庆携娃回娘家,感恩济南嘉乐生殖医院圆她母亲梦!
秋阳和煦,情暖泉城。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济南嘉乐生殖医院内欢声笑语,其双节活2025第三季“宝宝回娘家”温馨启幕。活动现场
2025-10-13 15:45:00
山东省首届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火热进行中!万元大奖等你来
10月13日,由中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工会委员会承办的“山东省首届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2025-10-13 15:48:00
小叶医探 | 告别“马桶边的煎熬”!“一站式”手术解决七旬老人“难言之隐”
大皖新闻讯 受先天性直肠狭窄合并外痔困扰,70岁的杨阿姨常年与便秘为伴,随着年龄增长,这项“难言之隐”也日益加重。“小叶医探”了解到
2025-10-13 13:22:00
41天生命守护——泰安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 助力重症热射病患者重获新生
夏末秋初,一场与“热射病”的生死较量在泰安市中心医院综合ICU一区紧张上演。一名因在户外高温下劳作而突发高热、意识昏迷的危重患者被紧急送入科室
2025-10-13 12:52:00
【医疗满意在人民】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微光成炬,用温暖点亮长者人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的玻璃窗,洒在走廊的扶手旁——这里没有普通医院的紧张压抑,取而代之的是照护人员轻声的叮嘱
2025-10-13 12:52:00
【医疗满意在人民】普通妇科,国庆守安康:以坚守诠释医者初心,用温情守护生命之光
一盏无影灯,照亮的是生命至上的誓言;一颗仁爱心,温暖的是无数焦虑的心灵。在医院这个充满希望与未知的地方,每一天都有无数医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与奉献
2025-10-13 12:51:00
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黄河发生2025年第1号洪水。据“中国水利”微信号消息,受近日降雨影响,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渭河
2025-10-13 10:44:00
老人突发晕倒,南苑街道水景园社区 网格员紧急救助化险为夷
近日,水景园社区上演了暖心而紧急的一幕。一名老人在送孙辈上学返家途中,于B区东门突然晕倒。所幸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2025-10-13 10:35:00
南苑街道博古庄社区居民家中漏水,网格员及时“解忧”
近日,南苑街道博古庄社区博古园小区居民反映,楼上居民家中暖气管道漏水,将自家的屋顶泡坏导致墙皮掉落,网格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往刘先生家中实地查看
2025-10-13 10:34:00
广州从化自来水有限公司因擅自占用挖掘公路被处罚2.5万元
近日,广州市从化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对广州从化自来水有限公司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罚款2
2025-10-13 09:57: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跃进街支行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坚持业务合规前提下灵活服务
2025-10-13 10:17:00
青岛平度: 信用建设 以“信”为炬 点亮生命之光
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医生的信用,从不是写在合同上的条款,而是刻在白大褂里的承诺。这承诺,是医务人员用脚步
2025-10-1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