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为高铁“保健”,看“手术机器人”大显身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2 05: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叶真 实习生 王邹红

高铁在夜间停止运营后,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当运行到不同的公里数时,高铁列车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检修。

由于高铁维修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技术队伍“老龄化”和人力成本成为高铁检修的痛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铁路局机务段正引进数字技术,为高铁配上“手术机器人”。在上海铁路局动车段,一些劳动力高聚集性的检修工序正在展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革,引进由盐城工学院与合作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如何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近日,记者前往盐城工学院探访“高铁动车检修后市场智能化改造服务与应用”技术团队,专访该院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研究所教授卢倩。

1号“手术机器人”:

远程监控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提升效率:330%

每天晚上,高铁会沿着轨道进入检修车间。在这里,轨道两侧竖立着三层高铁检修平台,相当于施工脚手架。检修人员可以顺着阶梯分别前往三层平台。第一层的高度大概到高铁车厢的窗户,第二层到车顶,第三层更高,离地大概20米,方便检修车顶受电弓。

由于脚手架的位置离车厢很近,在高铁列车开进来时,需要让这些“脚手架”的翻板垂直,防止碰触到车体。等车辆停稳后,再把翻板归位到水平位置,技术人员可以站上去检修。一般情况下,动车所需检修平台长达432米,共有196块翻板。在以往,技术人员会按动按钮控制这些翻板,但是时间长了难免出现设备老化,无法确保每一次都能够百分之百翻转成功。然而,当翻板没有全部翻下来,设备会采取保护机制,工人无法立刻开始维修,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从车头走到车尾,寻找到哪一块翻板出现了问题,排除故障后才可以工作,费时又费力。

为了及时查看这些翻板的状态,“高铁动车检修后市场智能化改造服务与应用”技术团队为它们装上了“眼睛”与“大脑”。“首先,我们在每一个翻板上都安装了非侵入式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出故障报警原因,看看是零件损坏或是线路短路等问题。而一旦出现哪一块翻板翻转不成功的情况,可以迅速定位,实现故障监测和故障诊断。”卢倩介绍。

目前,三层检修平台智能化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动车段、南京动车段,原本需要3—4个工人完成平台的巡视和检修,现在已不需要人工巡视,年均节约人力成本80万元,检修效率提高330%。“目前,团队正根据新的需求对这套系统进行机器视觉自动对接和算法优化。”卢倩说。

2号“手术机器人”:

物联网智能探伤机

提升效率:400%

高铁动车每天日晒雨淋,难免会产生裂纹,影响行车安全。但是,这些裂纹在初期并不明显,特别是在货运车辆连接两节车厢的轮轴处,尤其需要注意。防患于未然,我国铁路规定,轮轴轮对上的裂纹不能超过1.5毫米。多年来,寻找车辆是否存在裂纹十分重要,这项工作被叫作“探伤”。

以前,“探伤”需要工作人员喷涂磁粉后拿荧光灯照射,再拿着放大镜寻找。如此一来,不仅会损伤工作人员的视力,也会因为长期接触磁粉和荧光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一般情况下,一个轮轴轮对探伤大概是30分钟,也就是一个小时只能看2—3条,8个小时也就只能查看20条轮轴轮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视觉技术代替人眼做“探伤”,十分紧迫。2021年,“高铁动车检修后市场智能化改造服务与应用”技术团队设计了初代产品——将轮轴轮对放置在检修平台上,用高清分辨率摄像头代替人眼反复查看,一分钟即可检测一个轮轴轮对,将效率提高30倍。

2023年,团队对产品进行了升级,直接在检修平台上安装12个特殊的高清摄像头拍照,只要10秒就完成一条轮轴轮对的检查。

“拍照只是第一步,之后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对可能存在的裂纹进行识别。”卢倩告诉记者,当前,物联网智能探伤机已经取代了过去工人的工作,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电流跟踪算法也将探伤磁化时间缩短了80%,实现了毫秒级电流追踪,年均人力成本节约160万元。

3号“手术机器人”:

高铁转向架拆装数字孪生系统

提升效率:300%

高铁列车运行约120万公里后,就需要进行三级维修。这时,需要将高铁的车厢与下面的部分分离,即转向架的拆装。如何将这个重达3吨的“大家伙”从高铁上卸下来?

卢倩介绍,以往,转向架的拆除与小汽车装卸轮胎有些类似,需要使用液压系统慢慢顶起高铁车厢,让车轮露出,之后,工作人员钻到高铁下面进行卸螺丝等工作,再借助人力与吊装器具,将整个转向架平移出来进行检修。这一拆一装,需要6人次的技术人员工作4小时。

现在,依靠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安装机械臂等工作,全新的数字孪生系统已经应用于转向架拆装。

“现在的工作流程是,只需要1名技术工人点击pad屏幕后,就可以实现完全自动的顶起车厢、卸下螺丝等全过程。在pad的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动画模拟的现场装卸全过程。由此一来,拆装时间减少至半个小时,拆装效率提高300%,年均人力成本节约100万元。”卢倩告诉记者。

高铁检修后市场是高铁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高铁检修后市场的规模和需求将持续增长,为高铁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近600个机器人大显身手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昨在京开幕 防火防盗具有防火防盗功能的巡逻机器人现场执勤,众多摄像头、感应器助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做手
2023-08-17 07:28:00
探馆“智”造大会  看世界首台协作机器人大显身手
...转自:金陵晚报探馆“智”造大会看世界首台协作机器人大显身手扫二维码登录紫金山新闻客户端观看精彩视频□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清 芦嘉晨12月6日—9日,2023世界智能制
2023-12-08 00:46:00
看“浮水机器人”大显身手 众多智能技术亮相智博会
...在地下管网的检测修复方面,这台智能检测机器人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它又被称为“浮水机器人”,能在暗河、沙地沼泽、高淤积等恶劣环境下作业,适用于城镇市政排水管道、暗渠、明渠等环境。
2023-09-07 11:36:00
...自:工人日报充电全过程代替人工公交全自动充电机器人大显身手《工人日报》(2024年03月13日 07版)本报讯 (记者陈丹丹)电动公交车进入充电站后,视觉系统捕捉车辆到位信息
2024-03-13 04:03:00
...项规模及参赛人数再创新高。比赛现场,“机”智少年们大显身手,有的神情专注编写程序,有的沉着冷静调试设备,有的则娴熟地操作机器人完成每一个比赛步骤。学生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物理知
2024-04-13 19:44: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通讯员 李学益)今年,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引进一批智能机器人嫁接机械,极大提高了育苗效率及自动化作业水平,机械嫁接生产效率是人
2023-05-05 03:35:00
水下大显身手,堪称“王者段位”
田佳玉 威海报道 通讯员 崔宏园“扑通”一声,在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的试验码头,一个黄色“大块头”沉入海底,开始进行性能测试——这是智真海洋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最新升级的第4代水下智
2024-05-15 12:14:00
春节期间,这些机器人“大显身手”
...能分拣、自动配送……春节期间,各类机器人纷纷上岗“大显身手”。出行更智能今年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90亿人次。为应对春运客流高峰,机器人陆续投入使用。京张高铁部分沿
2024-02-20 05:58:00
高矮胖瘦都有  多场景大显身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高矮胖瘦都有 多场景大显身手“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加速走向世界有搬运的,有分拣的,有焊接的,还有给轮胎刻字的……上海新时达机器人位于嘉定的工厂里,各式各样的机
2024-05-25 14:3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AI大数据专委会揭牌
大皖新闻讯 11月20日,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AI大数据专委会揭牌仪式暨人工智能前沿洞察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中国视界举行。人工智能是安徽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5-11-21 12:23:00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中消协网站21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批盗版剧APP,这些APP不仅盗用大量剧集资源,更会窃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
2025-11-21 12:37:00
“消失的法老”回来了!“BesTV上海博物馆”今天上线 计划实现上海电视用户全覆盖
11月18日,“廿念不忘,帧帧日上——百视通成立20周年分享会”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20周年重磅发布之一,由百视通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打造的“BesTV上海博物馆”产品正式亮相并登陆上海移动高清电视
2025-11-20 08:06:00
入住4年仍甲醛超标!福建卫视《现场》探访实录,解码智能门的健康升级路径
近日,福州居然之家王力安防门店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消费者丁先生专程送来一面写有“贴心服务暖人心,智能监测护健康”的锦旗
2025-11-20 08:0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近日,专注于毫米波雷达芯片研发的厦企——矽杰微电子(厦门)有限公司(简称“矽杰微电子”)完成C1轮增资
2025-11-20 08:29:00
厦门围绕“金鸡”品牌 在影视产业链上持续发力
陈铎(中)指导员工进行《活宝档案》动画制作。海丝(厦门)电影工业产业基地施工现场。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走进位于软件园一期的继来之(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5-11-20 08:30:00
记者走基层|集装箱“搬上”无人车 解锁配送新技能
11月1日,在廊坊座头鲸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对蓝丁智能无人配送车底盘进行性能测试。 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11月1日清晨
2025-11-20 08:49:00
破局之法,精耕之道 《精耕者访谈》第三季·区域之王重磅开启!
11月18日,由蓝河乳业独家冠名的《精耕者访谈》第三季·区域之王正式启动。作为母婴行业首个高端访谈栏目,其始终着眼于市场一线
2025-11-20 09:06:00
北京博大健康体检管理中心盛大启幕 以“科技+精准”重新定义健康管理新标杆
11月18日上午,北京博大健康体检管理中心(简称“博大体检”或“中心”)在京举行开业典礼,正式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绿茵国际园区
2025-11-20 09:06:00
以儿童为本——赖园青的幼儿教育科学实践之路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幼儿认知发展?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普瑞姆幼儿园园长赖园青用贯穿理论与实践的智慧教育探索
2025-11-20 10:06:00
山东移动招远分公司秋冬宽带服务义诊暖心启动 专业服务守护数字生活
胶东在线11月19日讯(通讯员王少娜徐冰鑫)秋冬时节,居民居家上网需求激增,网络卡顿、信号盲区、设备老化等问题更易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2025-11-20 10:17:00
四梯科技重磅发布智能产业工程师证书项目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025年11月14日,在深圳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二届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论坛上,北京四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梯科技”)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发布“四梯智能产业工程师证书项目”(4T SIEC)
2025-11-20 11:37:00
一屏承古韵,元景越千年!联通数智重构文博文创新范式的野望
11月17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看·见殷商’”展览总结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会上回顾了“看·见殷商”展览的创新实践
2025-11-20 12:07:00
名创优品斩获国际零售地产大奖MAPIC 2025\
在法国戛纳举办的 2025 年全球零售商业地产峰会大奖(MAPIC Awards)中,名创优品凭借其MINISO LAND战略级店态
2025-11-20 1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