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护平安
钢轨探伤裂纹检查精度可达3毫米
钢轨探伤作业
□白乐 绵报融媒记者 尹秦 文/图
日前,绵阳一处铁路轨道上,工作人员手推探伤仪,沿着一根根轨道缓步前行。刺骨的寒风吹过,他们的脸被冻得通红,飞驰而过的列车和绵延千里的铁轨,都见证着他们的付出和奉献。他们认真履行“望闻问切”的职责,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平安回家路。
绵阳北站作为宝成铁路出川入蜀的咽喉要道,每天有120余趟列车要从此处通过,铁路上的钢轨长期受到列车碾压,容易出现伤损。
“大家都对今天的作业内容清楚没有?安全注意事项是否明白?”1月17日,天刚蒙蒙亮,绵阳工务段绵阳探伤工区工长安少彬正在进行点名、分工和作业前的技术交底。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对宝成线绵阳北站进行钢轨探伤作业。
“从绵阳北站3道开始,我们要完成6条股道和20余组道岔的探伤作业。”安少彬介绍。
今年46岁的安少彬曾获“成都工匠”称号,在探伤领域已“行医”16年,并且取得了连续16年无损检测零失误的成绩。“我们的工作就像是给钢轨B超,利用超声波探测的方法对钢轨的状态进行检查,对发现的伤损处及时进行更换和加固,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安少彬说。
抬着重量超过40公斤的探伤设备,工作人员到达了作业现场。“我们对钢轨裂纹的检查精度可以达到3毫米,以此确保伤损钢轨能够被及时发现。”跟班干部杨子南介绍说。这无疑是体力、眼力与脑力的三重考验,但这群“钢轨医生”依旧在探伤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游刃有余和熟练有序,钢轨的波形在显示屏上一闪一闪的,稍纵即逝,如果没有平时练就的基本功,很难发现钢轨是否有伤损。
在一处疑似伤损前,工作人员停下脚步,仔细进行波形校对,同时辅以手工检查,最终判定为轻伤。做好标记和记录后,他们起身继续向前检查。这样的下蹲和起身,他们一天要重复上百次。为了确保对钢轨进行准确“问诊”,探伤作业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3公里,一个班下来要走6个小时。遇到异常波形、磨损严重等情况,他们还会放慢速度仔细检查,绝不遗漏和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的地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