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注]: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
上面是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撰写的《新五代史》中记载的一段文字。韬,即是温韬。
温韬(出生不详~公元928年),五代时期梁国人,后改名李彦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
温韬出生之际正赶上大唐王朝的末日。昔日的大唐盛世景象一去不复返,帝国状况江河日下,唐代统治阶级如同暴风雨中的树梢鸟巢,即将倾覆。
温韬生于朝代更迭的乱世,他塑造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必定受到周围环境和思想的影响,那就是为了达到目的做人没有底线,从而让他走上了一条充满骂名,被世人所唾弃的阴暗人生之路。
史书记载,温韬性格反复,朝三暮四。年轻时在家乡耀县为盗,后来跟随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军阀李茂贞为将。李茂贞是唐末的保驾功臣,唐朝灭亡后,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茂贞自立一国,而温韬背叛了李茂贞投靠了后梁,改名李彦韬。
投靠后梁步入仕途的温韬可谓是平步青云,曾担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的节度使(相当于现今军区司令员一职)。在担任耀州节度使期间短短七年时间,除了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外,其余十七座唐代皇陵都惨遭温韬的毒手,攥取了陵中无数珍贵的陪葬品。
唐代自建国以来共历21朝,也就是说唐朝一共有21位皇帝统治了中华大地289年之久,疆土之大,地域之广,在中国历史朝代中仅次于元朝和满清之后位列第三。
除了唐末被朱温挟持至洛阳的唐昭宗李晔,并被其弑君后葬在河南渑池县的和陵,以及唐哀帝李柷葬在山东荷泽的温陵外,包括武则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共十八座唐代皇陵坐落于中国陕西北面的渭河冲刷平原地区,史称“关中十八陵”。
关中十八陵以大唐帝国国都长安为中心,各据一山,以山为陵呈弧线形延伸,与中华三大龙脉之一的秦岭遥遥相对。
“关中十八陵”的建造可谓倾注了当时大唐举国之力大兴土木,有的封山为陵,或开山为陵,或以山势特点为陵,或峰回路转、地势险峻为陵,或百转千折、难寻山径为陵。汇聚了大唐盛世之时顶级工匠的心血和智慧结晶的“关中十八陵”占地广阔,陵墓外表宏伟壮观,内部构建合理精细,真真正正的固若金汤。
就是这坚不可摧的大唐顶尖皇陵,在唐代灭亡不久后的五代后梁时期,除乾陵外的其余十七座皇陵被温韬疯狂盗掘,真不负其“盗圣”之名。
历史上无数名著对温韬盗掘关中十七陵的文字记载都是累累控诉。除《新五代史.温韬传》外,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在他的著作《资治通鉴》中也记载道:“华原贼师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郡,唐帝诸陵发之殆遍。”雍州诸郡即是指关中地区。也许是为了印证这句话,传闻温韬出生之际有流星殒落嵯峨山,嵯峨山又比邻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所在九嵕山,南邻渭水,北邻黄土高原,有好事者预言唐代诸陵必迎来灭顶之祸,果不其然,这空穴来风的谣传一语成谶。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咸阳武功县),唐高祖李渊次子,中国历史上最享誉盛名的封建帝王之一,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用兵如神且勇敢果断,为大唐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任帝王,天下的共主,创造了一个史诗般强大的中国王朝,因此又被西北少数民族和部落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在世时曾经不止一次向天下百姓昭示了自己薄葬的意愿,却又偏偏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耗时13年在九嵕山这座巍峨险峻的山峰上修建了占地2万公顷,外观高大雄伟,地宫内部不亚于唐朝皇宫辉煌奢华的“昭陵”。
“昭陵”附近的陪葬墓近200座,墓主人全部都是唐太宗那一个朝代的皇室贵族,王侯将相和军事将领。
唐代灭亡不久,梁王朱全忠(朱温)崛起,“昭陵”迎来了它命中注定的掘墓人。
“昭陵”从墓道至地宫深达260米,温韬是通过墓门大摇大摆的进入地宫的,一路畅通无阻,墓道两边的工程量十分浩大,“昭陵”的地宫内除了数量骇人的珠宝首饰等陪葬品外,还有钟繇、王羲之等前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真迹,当中也包括了其代表作《兰亭序》这一书法史上的无价至宝。唐太宗生前喜爱墨宝丹青路人皆知,尤其仰慕王羲之,对其推崇备至,墓中陪葬这类名家字帖便不足为奇。虽然他得到《兰亭序》的过程并不光彩(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在此就不多以赘述)。
但又奇怪的是温韬在盗掘“昭陵”的过程中对出土的每一件珍宝都记录在案,又为何独独不见《兰亭序》呢?
历史学者对此多方猜测,也许唐太宗下葬“昭陵”时并没有将《兰亭序》陪葬在地下,因为继位的唐高宗李治也是个爱好书法之人,或许是李治死后将《兰亭序》带进了“乾陵”中。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有天“乾陵”地宫向外界敞开后,谜底才会真相大白于天下吧!
“乾陵”,唯一没有被温韬光顾过的唐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北梁山(今陵前村)主峰上。唐高宗李治驾崩于公元683年下葬乾陵,22年后,一代女帝武则天病逝,归葬乾陵。“乾陵”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合葬陵墓。
“乾陵”在关中十八陵中不管是外观还是占地规模,都号称为十八陵之首,仅陵园内的神道就长近5千米(飞机跑道?),神道两旁和陵园地表上石刻雕像无数,象征着大唐时期的鼎盛与辉煌。
“乾陵”为什么逃过这次劫难呢?原来发生了一桩奇事。温韬在对乾陵下手时,原本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间乌云蔽日,风雨交加,心中有鬼的温韬做贼心虚下以为是武则天她老人家显灵,老天爷怪罪;古人信奉鬼神之说由来已久,对此有深入到骨头里的畏惧,温韬不敢再对“乾陵”产生妄念,急匆匆下便率人离开了。于是,“乾陵”便从温韬这无良之人手下逃过一劫幸免于难。
“乾陵”的防盗措施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豆腐渣”。史料记载,乾陵玄厥石门,冶金固隙。也就是说乾陵墓道入口处至少有3000块石条挡住墓门,石条与石条间的缝隙用烧融的铁汁(水)灌注,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稳稳的固若金汤。而且,那个时期还没有炸药,要开启这样的墓门对盗墓贼来说考验巨大,否则当年的黄巢早就将“乾陵”挖的底掉。
温韬盗尽关中十七陵,无数珍贵的文物或损坏,或遗失,他本人最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只是“盗圣”之美名,对于他来说肯定不是赞美之词,而是后世历史学家们每每提及都要咬牙切齿,暗中腹诽一番的历史罪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