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批量制造各类卫星 年产量可达到150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0 00: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银河航天南通工厂引入多种先进手段,自主创新摸索打造智慧流水生产线—

批量制造各类卫星 年产量可达到150颗

批量制造各类卫星 年产量可达到150颗

AGV搬运小车有序忙碌地工作,低轨卫星智能产线上一台台智能装备机器人正举起机械臂抓取、精准装配……16日,走进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江苏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井然有序的产线上,一台台卫星正在批量生产中。

“卫星,一直是复杂、高难度、集合多种技术手段的高科技产品,如今在我们工厂,也能像制造汽车一样在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了。”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负责人成明颇为自豪地说。

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是我国首个立足长三角地区具备完整承研资质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卫星生产线采用人机协作模式,大量引入装配机器人、智能设备、数字化制造系统等多种先进手段,实现了100至2000公斤级卫星的完整制造闭环。

据了解,该生产线可适应各类型卫星,实现生产柔性化,具备总装自动化、测试程序化等特点,可以满足年产100到150颗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整星研制时间大幅压缩,研制周期比传统的卫星生产模式缩短80%。

成明介绍说,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全天候、高宽带、低时延的卫星服务有需求,组网式建设低轨卫星星座成为卫星技术的重要趋势,这就要求快速和低成本地制造大量卫星。

“虽然目前国内工业体系中智能工厂已经很普遍,但应用在航天领域还是起步阶段。如何将以手工为主的传统卫星装配方式转化为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成明透露,设计师们首先要将传统装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和工艺流程“吃透”,然后研究如何将某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后的工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工艺流程。这背后都要靠自主创新不断摸索。

“智慧流水线框架搭起来后,工作人员就在每一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上面下功夫,攻克难关。例如,某个卫星型号舱板热控销钉粘贴工作,传统模式是设计师提供图纸,工艺人员编制工艺,然后现场操作人员在舱板上进行划线和粘贴。这种方式,耗时耗力,一个舱板几十颗销钉粘贴往往需要1天时间。”而在银河航天南通工厂,制造工程师从设计师和工艺人员的角度出发,创新采用三维模型投影的先进技术,将模型轻量化处理后,直接投影到舱板上,操作人员按照投影进行快速粘贴,效率提升90%以上,粘贴位置的准确性也大幅提升。

此外,卫星零部件通常尺寸较大,重量较重。面对大部件装备高精度的难题,该企业制造工艺师在传统工业机器人基础上优化升级,开发柔顺力控装备系统,实现了人机协作和自动装配的有效融合,将装配效率提升80%以上,装配时间缩短70%。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银河航天南通工厂生产线上的每一处优化升级,都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引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成明说。

2020年,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落户南通开发区。2022年3月,我国首次批量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02批卫星成功发射,其中一颗被命名为“南通一号”。3年来,南通卫星智慧工厂不仅组建了涵盖航天、智能制造等多领域的科研团队,也与央企、高校、科研机构、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数百家单位,围绕卫星研制、星座组网、卫星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合作。

“未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银河航天将依托南通卫星智慧工厂,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南通乃至全省卫星互联网产业配套跟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形成集群式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陈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厂正在筹建,预计今年7月投产。建成后,该工厂卫星年产量可达100颗,不仅可生产自主研发的卫星,还将承接国内外商业卫星生产订单,有望培育出新增长引擎。
2024-04-01 02:21:00
...忙的城市群;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一颗颗“吉林一号”卫星在太空轨道遥望着大地;吉林西部,“风光”正好,白色“风车”与黑色光伏发电板在广袤的平原上交相辉映;碳纤车间,机械轰鸣,雪
2023-10-04 02:10:00
1天产1颗卫星!中国版星链千帆星座第四批组网卫星发射已在紧张筹备中
...于传统工艺定制一颗卫星约需两三个月,G60卫星数字工厂年产量可达300颗卫星,最快1天就可以生产一颗,预计到2026年工厂可实现每年500-600颗卫星的产量
2025-01-15 11:24:00
...公司金刚线全年产量约1000万千米,预计到22年末全年产能可达到2500万千米以上;公司推出的GC-SCDW6500碳化硅金刚线切片专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023-01-02 10:44:00
...公司金刚线全年产量约1000万千米,预计到22年末全年产能可达到2500万千米以上;公司推出的GC-SCDW6500碳化硅金刚线切片专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023-01-02 10:39:00
...公司金刚线全年产量约1000万千米,预计到22年末全年产能可达到2500万千米以上;公司推出的GC-SCDW6500碳化硅金刚线切片专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023-01-02 10:54:00
长江岸边的“钢铁侠”
...先进技术,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架起数十座桥梁,钢结构年产量也从2万吨跃至20万吨。致力于打造国内工艺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钢桥梁制造基地,中铁山桥南通公司坚持向新技术要生产力
2024-02-23 00:59:00
新速度、新高度、新纪录!中国制造步伐稳健 “新”喜不断
...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1月9日15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01-10 14:09:00
...公司金刚线全年产量约1000万千米,预计到22年末全年产能可达到2500万千米以上;公司推出的GC-SCDW6500碳化硅金刚线切片专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023-01-02 10:4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集护眼、通透、高刷新率于一体的天马 “天工屏”;“全球最窄四等边设计”的手机屏幕……今年以来
2025-10-10 08:28:00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观察:全球智慧赋能未来智造
全球智慧赋能未来智造——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观察9月20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主会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5-10-10 08:40:00
工信部日前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太原福莱瑞达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是国家落实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公共服务载体
2025-10-10 08:42:00
10月9日,从太原第二热电厂获悉,为全力保障太原市冬季供热安全稳定,持续提升供热服务质效,太原二热秉持“早谋划、早部署
2025-10-10 08:4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山东移动威海乳山分公司移动社区营销团队实现品牌口碑与业务发展的双赢
2025-10-10 11:07:00
优优绿能(301590)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直流充电桩模块领军企业之一,2024年在国内充电模块市占率达16%,位居行业第二
2025-10-10 23:06:00
恒润达生信披“迷雾”:“消失”的研发总监与首席科学家?
除研发核心人员离职或在外创办同行业企业外,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润达生”)招股书对研发团队人员信披的真实性
2025-10-10 23:06:00
互联网贷款普及后,不少初次接触的用户常因平台选择难、流程不熟悉犯愁。其实只要按步骤操作执行,安全又高效,下面由榕易有钱为大家梳理了几项关键步骤
2025-10-10 11:34:00
从志愿翻译到时装新星 河南姑娘在非洲书写青春与梦想
大河网讯 非洲大陆,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这里扎根创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的何方方便是其中之一
2025-10-10 12:11:00
姜杰秀:心中有梦,创业有方,用执着与努力让喜龙果出海
鲁网10月10日讯“我父亲就是做农副产品加工的,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我对农副产品加工就有别样的情愫。于是,我就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了梦想
2025-10-10 13:56: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市说新语”微信号10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
2025-10-10 14:06:00
解锁工业自动化密码,威图与易盼2025IAS硬核破圈瞬间
"新质驱动、高端引领、数智赋能"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聚焦新工业新经济,旨在拉开加快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帷幕
2025-10-10 14:59:00
圆满收官 | 威图RiLineX全新一代配电平台正式发布
制造业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要求日益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将面临集人力、技术、时间和成本全面优化的巨大挑战。配电系统作为工业场景下能源传输的载体
2025-10-10 14:59:00
河北日报讯(许君强、李晴宇)9月24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辛集分会场活动在辛集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启动。此次分会场以“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为主题
2025-10-10 15:2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抢着把“国宝”贴冰箱上作者 周慎 中国科大先研院人工智能文旅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十一黄金周刚过
2025-10-10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