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扁鹊为何被移出语文教科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16: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扁鹊被移出语文教科书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但仍有讨论的必要。

很多讨论资料认为扁鹊被请出教科书的原因多集中在《史记》中关于扁鹊记载的巨大漏洞。

《史记》扁鹊列传中记载了赵简子、虢公子、齐桓公三个医案,而这三个人物的历史时间相差二百年以上,所以由此认为《史记》关于扁鹊的记载多系道听途说,难以令人信服。

而发出这种议论,应该有三点基础性的认识偏差:

1,对古人的治学态度缺乏了解。古人写东西并不是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尤其是史官,更以直笔为使命。所以古代的很多史料,尤其是先秦的史料,虽然纰漏在所难免,但其严谨性和真实性不可置疑。

扁鹊为何被移出语文教科书

2、认为古人所掌握的资料匮乏。虽然古代的记录工具十分落后,但自文字产生之后,对于

重大事件的记载一直是十分重视的。就以春秋战国为例,如果没有丰富而详尽的历史资料的积累,也不会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的出现。

3、东周秦汉时文字的传承主要以竹简为媒介,所以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编次混乱等情况。比如《史记》鲁仲连列传中记载了劝说赵国不要帝秦和协助田单劝降聊城两个事件,现在的《史记》中就把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弄颠倒了。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竹简散落之后重新编排时出现了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在读《史记》等古代史料时,在存疑的同时,也要对古人的艰难劳动成果予以足够的尊重和敬畏。

《史记》扁鹊列传中所记载的三个医案,关于赵简子的医案没有什么问题,而齐桓公和虢公子两个医案则有诸多疑点。

一、关于齐桓公的记载极大的可能是错的。

根据古人的记录习惯,扁鹊列传中所提及的齐桓公应该是有问题的。虽然齐国有姜姓和田姓两个桓公,但应该都不是。

扁鹊为何被移出语文教科书

无论是《史记》、《春秋》,还是《东周列国传》,对于国君的称谓都是极为严谨的。这其中主要有两种表述方式:

一是按爵位表述:比如宋公、虢公、卫侯、蔡侯、郑伯、秦伯、许男、楚子等等,齐国是侯爵,所以齐国的国君为齐侯。

另一种是按谥号表述:比如楚国虽然是子爵,但楚国国君自武王开始就称王了,所以即便是《春秋》中也会很尊重地用楚某王进行表述。春秋时期很多国君虽然不是公爵,但谥号中也会使用“公”。不过,根据《史记》等资料的记载,蔡国国君的谥号一直是侯,比如很有名气的蔡哀侯。

《韩非子》中是扁鹊见蔡桓公、《史记》是扁鹊见齐桓公,在具体行文过程中,都是使用的桓侯,如果指的是齐国桓公,那是不符合写作惯例的。所以这里所提到的桓侯,是不是蔡桓公很难说,但极大的可能不是齐桓公。当然,也就没有是姜姓齐桓公还是田姓齐桓公之争的必要了。

此外,扁鹊见蔡桓公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问题,因为蔡国国君的谥号都是蔡*侯,没有蔡*公。

根据《史记》的记载,蔡国确实有一位蔡桓侯,不过与赵简子的时间也对应不上,这就需要再研究了,是记录错误,还是在撰写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因为与赵简子同时代的一位蔡国国君没记载谥号。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不是蔡的桓侯,而是其他国的桓侯。

二、关于虢国的三个疑义。

1、《史记》中原文:扁鹊过虢。这里的虢,指的是地名还是国名呢?

2、虢国确实在春秋时期就被晋国所灭,但晋国是否同时废掉了虢国的宗庙和祭祀。虢国虽然是小国,但爵位很高,同晋国又同属姬姓。所以晋国虽然灭掉了虢国,但也有可能保留了虢国的宗庙或祭祀。

扁鹊为何被移出语文教科书

虢国博物馆

3、虢国被灭掉后,国君虢公丑逃到了王都。虢国的地位很高,对周王室贡献也很大,是否周王又会给虢君一个小小的封地呢?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虢君的新封地就又可以称为虢国了。只不过这时的影响实在太小,虽然延续了宗祀,但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被史料记录的资格和必要了。

上面这些分析是我搜集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所做出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扁鹊列传中所列举的三个医案,在时间上是有吻合的可能的。

并且,也不能因为三个医案在发生时间上有争议,便把三个医案的真实性完全否定。难道可以因为一个人说过一句谎话,便认定这个人说的所有话都不可信吗?

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从中医角度是讲述防治未病,而其社会教育意义则更为广泛,是解释讳疾忌医、防微杜渐概念的绝佳案例。

实在不能理解这个故事为何会被移出教科书,其他诸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惊弓之鸟等源自春秋的故事是否也尚在教科书之中呢?

或许,扁鹊被移出教科书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些编委专家对于史书中所记载的扁鹊的神奇医术是持很大的怀疑态度或否定态度的。

扁鹊列传中所写的扁鹊从长桑君获得医术的过程确实是夸张的,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不过这种写作手法是也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也并不能以此否定所具体阐发的所有内容。

没有人能生而知之,但有些人确实做出超越所有人,超越所有时代的成就,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圣人”。

扁鹊为何被移出语文教科书

就以中医领域而言,能被成为经典的著作公认的只有四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这四部书均出现在两千年前,而直到现在依然未被超越。如果不承认圣人的存在,是很难解释这种情况的。

当然这几部书中都有一些虚妄、不正确的内容,但相比较于整体内容而言,只能说是白璧微瑕。

这几部经典的形成,显然并非是一时一日之功,而是经过了若干代的探索、积累和传承,扁鹊应该即是其中之一。

而扁鹊列传所记载的:“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以及其提出的“六不治”,不但不是韩非子、司马迁所能杜撰而出,也不是医德不高、医术不深、医学实践不广的医生所能总结出的。

扁鹊为何被移出语文教科书

很多国家的专家为了给自己国家增添一分荣耀,不惜篡改历史,甚至凭空杜撰历史。而我们的专家能够如此认真,实在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清流。

只是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是否是炎黄子孙是否也应该考证一下了呢?,而在确切考证之前,也把炎黄字样移出教科书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扁鹊为什么会被移出教科书,一起来看看
...神医,但这人有多神,你就未必清楚了,并且扁鹊被移出教科书后,你对扁鹊的了解,大概也就只限于神医了。《史记》记载,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但是他却给赵简子治病了,治好了赵简子
2024-05-28 17:38:00
为什么要把扁鹊移出课本
...他们以医术之手,治愈病人的身体和心灵创伤。在中国的教科书中,为何不再提及扁鹊的故事呢?专家解释说,扁鹊所救治的病人涉及年龄问题。被神秘化的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名医,出生于
2024-05-03 19:12:00
专家挖掘四川古墓,挖到9部罕见医书,或揭晓扁鹊身世之谜
...否真实存在,此前一直备受争议,甚至有人传出扁鹊要被教科书移除。然而,考古专家考察四川一座古墓,墓中出土9部医书,直接揭晓扁鹊的身世之谜。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扁鹊,春秋战
2024-11-26 15:01:00
课本为何要把神医扁鹊移除
...扁鹊的医学水平真的很高超。这个故事就在初中生的语文教科书里相传了好多年,可现在却被课本移除了,这是为何呢?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关于扁鹊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据部分历史学家认
2024-06-16 16:01:00
被世人称为神医的扁鹊,为何被移出历史课本?
...于80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那时候它走进了我们的教科书:“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
2023-05-06 13:55:00
扁鹊医书究竟是如何发现的呢
...然出土了扁鹊的相关著作,为什么在2017年,还把扁鹊从教科书上删除了呢?扁鹊不是他的真名,他原本姓秦,名越人,就是因为医术高超,所以才被人们神话了,称他为活神仙扁鹊。教科书上
2024-05-11 13:33:00
中国古代最牛的神医并非是扁鹊和华佗,而是他
...公》。这个故事很有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当然,按照教科书的解释,主要夸大的应该是扁鹊的医术有多么了不起。可是,这么牛逼的人,怎么跑了?因为他得罪了当时的领导。如果你冒犯了领导
2023-02-18 18:56:00
神医扁鹊为了扬名专为“重者”看病?
...,哀哉不豫谋。贪生讳闻死,天下几桓侯。——刘克庄《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不仅因为这段时期孕育着中国即将到来的大一统,而且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包
2023-04-17 12:01:00
鹊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小人刺杀而亡
...深”,想必这句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是《史记》中,扁鹊见齐桓公时候对他说的话。扁鹊也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神医,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他的结局并不清楚。扁鹊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小人
2023-11-07 17: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