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心有戒尺 行有所止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30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心有戒尺 行有所止

心有戒尺 行有所止

冯浩洋珍藏的传家宝戒尺

传家宝:奶奶留下的戒尺

讲述人:广州珠江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冯浩洋

“做人要像这把尺子一样,行得正、坐得直”,这是冯浩洋家中口口相传的一句话,也是祖孙三代传承的家规家训。在冯浩洋家中,珍藏着一把“戒尺”。尺子由竹子制作而成,仅有十寸之长,上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却承载着最醇厚的家风,是冯浩洋一家最珍贵的传家之宝。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崔琳、章程 通讯员穗纪宣

戒尺是诚实守信的谆谆教导

“奶奶生活在农村,从小没读过书,好在裁缝手艺不错,在村里做衣服也算小有名气。这把尺子原先是奶奶做裁缝时丈量布匹的工具,但对父亲和我的成长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冯浩洋介绍说。

在冯浩洋父亲10岁时,平时就一直羡慕小伙伴能买零食吃的他,终于找到了“挣零钱”机会。那天,冯浩洋奶奶一早外出做农活,临走时再三叮嘱儿子,村口的老张会来取衣服,要记得把做好的衣服给他并收取2元的工钱。老张平时喜欢捉弄村里的小孩,眼睛又不好使,冯浩洋父亲趁机多收了5毛钱。在那个年代,5毛钱对一个小孩来讲可是笔“巨款”,足够他去小卖部肆意挥霍一番,终于圆了“零食梦”。冯浩洋奶奶回家发现满地的零食,一番“拷问”得知实情后,拿起裁缝尺便往冯浩洋父亲手心打,随后带着儿子来到老张家里退钱赔礼道歉。

那次责打,冯浩洋奶奶下手重,打得冯浩洋父亲手心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数天后奶奶一边流泪,一边跟儿子说了一番话:“做人就要像这把尺子一样,一是一、二是二,行得正、坐得直;贫苦也好,富贵也罢,都不是放弃这个原则的借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平平安安过一生。”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做生意要诚信为本,做人要守得住底线,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不能做昧良心的买卖。

戒尺是清正廉洁的言传身教

身教无声,大教无痕。

2009年,冯浩洋父亲在煤矿基建科任职,负责单位的一个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投入巨大,项目竞标异常激烈。那年冬天的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冯浩洋放学回家,看到一位身着貂皮大衣的中年男子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在家门口徘徊,像是在等候着什么人。父亲给冯浩洋开门时,认出那是早年间在同一所中专读书的老同学。以为只是叙叙旧的父亲,热情地把他邀请回了家。刚开始二人相谈甚欢,当聊到书法时,老同学从黑色袋子中拿出一幅字画,就要赠予冯浩洋父亲。一边拿一边说:“冯兄啊,早就知道你对名家字画有些研究,最近刚好收了一幅,我也不懂这些,在我那放着也是浪费,不如干脆送你。”父亲警觉起来,一脸严肃。“最近听说你有个项目在招标……”还未等他说完,父亲脸色一沉,二话没说直接将他连人带画一起赶出了家。

之后,虽仍有一些特意来“拜访”冯浩洋父亲的“不速之客”,但全都被他拒之门外。原先柜子里放着的毛笔宣纸,也换成了那把戒尺。这把戒尺化有形为无形,展现了润物无声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直默默地影响着家人。

戒尺是接续奋斗的“星”火相传

血脉传承,精神接力。“我人生的启蒙就是这把戒尺。在成长的过程中,它时刻警示着我守牢道德的红线底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今我已从象牙塔走向工作岗位,我会守好这传家宝、接过接力棒,并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冯浩洋眼神坚定地说。

今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的冯浩洋步入职场。每当工作疲惫之时,想起那把戒尺,想起奶奶对父亲的严格要求和父亲的严于律己,冯浩洋便重新积蓄起前进的力量,继续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代代相传的戒尺蕴含的自律与奋进精神发扬光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如同一把精确标刻的戒尺,为党组织执纪问责在内容、时限和程序等方面提供了清晰指引。这把党纪戒尺的刻度,正日益精准地落于监督执纪执法问责的每个关键
2025-06-17 10:24:00
官方深夜通报“云南8岁小学生被老师用戒尺打破头”:严肃处理涉事教师
12月25日,云南曲靖会泽县一名三年级学生被老师用戒尺打破头的视频在网上出现,发布视频的网友称孩子是因为交作业时卷子出现破损,结果被老师用戒尺打头,受伤流血。25日深夜,会泽县教
2023-12-26 17:21:00
四川一女教师用戒尺打学生手掌,学校回应引质疑,教育局回应
一则四川巴中市职业中学旅游班女老师用戒尺抽打学生手掌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该视频中,女老师对着一名女生的手快速连续抽打了11下,学生表情痛苦,随后还
2023-12-08 13:50:00
教书育人,该如何挥动“戒尺”?丨睡前聊一会儿
...惩戒的内容和要求。老师获得更明确的“操作指南”,“戒尺”挥舞的边界和分寸更加明晰。“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追忆自己的私塾老师时,写到这一细
2024-09-27 11:00:00
...判决支持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引出话题——法规撑腰,“戒尺”为何依然难举□本报记者 陈月飞 顾敏 杨频萍 倪方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严是爱、宽是害,“先生”们举起“戒尺”并不存在
2023-05-06 06:07:00
教师“戒尺”还须法定“标尺”
...法。老师用尺狠抽学生的手,值得教育部门反思:教师“戒尺”还须法定“标尺”。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规定,惩戒与体罚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不利于教师履行教育管理职责,
2023-02-17 00:13:00
彭新杰: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就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
2025-08-28 21:11:00
...通过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让纪律和规矩的“戒尺”真正在心中立起来。念好“深”字诀,涤荡思想之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应该把全面从严学习、厚植理想信念摆在首位。广大党员干
2025-06-16 16:1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