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李英锋
《工人日报》(2023年11月08日 05版)
前不久,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调解室,一起合同纠纷案进入最后解决阶段,在专职调解员的详细分析和协调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顺利完成调解。这名专职调解员是律师,参与的此次调解是收费调解。这是杭州近年来推进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的一个缩影。(见11月6日《法治日报》)
在人们的印象中,调解大都是免费的,诸如消协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非诉讼程序的纠纷化解机制都是公益性的。那么,付费调解有何特别之处?行得通吗?能获得认可吗?
作为全国唯一的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城市,杭州市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已成功化解纠纷4.6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40.55%,解纷平均用时22天,为当事人节省纠纷解决成本1.5亿元。这份成绩单充分证明了付费调解的价值。
付费调解由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等出台方案保障调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律师事务所等主体成立市场化调解组织,由专兼职律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担任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付费调解积极对接人民调解、诉前调解、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正在成为过滤矛盾纠纷的一道新屏障。
比之传统的人民调解,付费调解更专业;比之法院调解,付费调解程序更简易,效率更高。比如,证券、保险理赔、建设工程、买卖合同、金融借款、知识产权等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往往比较复杂,走人民调解路径,难以解决问题,走诉讼路径,程序复杂,耗时长,成本高。而市场化调解组织依托专业法律力量,可以帮当事人准确剖析法律问题,梳理账目,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市场化调解组织属于居间第三方,更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找到调解的“公约数”,调解结果也更容易被当事人理解和接受。
付费调解在非诉讼环节化解大量关系复杂、专业性较强的民商事纠纷,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还能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司法机关在诉讼环节的压力,有助于司法机关集中有限的资源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付费调解的收费机制与专业化程度相匹配,调解不成功不收费,调解成功可收取不超过诉讼费一半的调解费。看似让当事人花了一笔调解费,实则省下了不少诉讼费或案件受理费,减轻了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当然,必须看到,付费调解是创新调解模式的一种尝试,是人民调解、法院调解等方式之外的有益补充,未来还需要持续探索和完善。期待试点城市不断完善市场化解纷机制,为后续更多地方跟进推广提供经验样本,让更多企业和民众从中受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