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为患者牢筑坚不可摧的“防波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9 09: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江苏省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做好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

为患者牢筑坚不可摧的“防波堤”

□ 本报记者 仲崇山 通讯员 杜丽娜 宫丹丹

连日来,面对迅速增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院动员,全面统筹,沉着应对,为守护人民健康牢牢筑起坚不可摧的“防波堤”。

应对感染高峰,“我们就是病人最后的依靠”

尽管此前,省人民医院已经在物资储备、统筹资源上做了充分准备,这次疫情的“攻势”,还是让所有医护人员猝不及防。

昨晚10点左右,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内一片灯火通明,医生、护士都忙得脚不沾地。坐在急诊的诊台前,有医生边问诊边忍不住地咳嗽,但戴着面屏和N95口罩,一个班都喝不上一口水。预诊分诊台前,被来就诊和咨询的病人和家属围得水泄不通。两个值班护士应接不暇,根本来不及缓口气……

“最近一周,我们日接诊量都在1200—1400人次,是平时工作量的3—5倍。”该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孙昊告诉记者,全科44名医生、200多名护士,全部阳过一遍了,大家都是吃着退烧药硬撑着上班,“没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人主动请假。没办法,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是病人最后的依靠。”

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季学丽说,过去每个护士管4—5个病人,而现在每人要管15—16个病人,抢救室内20张病床,整整收下了60多个病人,“今天已经输送到病房70多位病人,但目前抢救室还有58位病人。”她告诉记者,负责总协调的周娟护士,从早上8点接班,一直忙碌到晚上6点多,一天十几个小时连凳子边都没沾,嗓子也哑了。

科学决策,全面动员集中资源打硬仗

“无论这场疫情歼灭战有多艰难,上下同欲者胜!”党委书记丁强的讲话掷地有声。12月12日,“新十条”甫一发布没多久,院领导班子紧急召开院周会,要求全院职工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任务,同时间赛跑,全力以赴做好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第二天,院党委发布《袍泽偕行同担风雨 众志成城共待春风——致全院干部职工的倡议书》,在全院引发强烈反响。

“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救治、医务人员的保护,是当前两项最主要任务。”经历过多场战“疫”的刘云院长,第一时间统筹协调,增加急诊诊间、急诊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建立危重症患者专家巡诊制度、建立65岁以上老人专用区、扩大ICU等。

目前,医院建立了疫情防控数据库,数据库由应急办扎口,医务处、护理部、组织人事处、临床工程处、采购供应办公室、信息处以及各临床科室专人负责、及时反馈汇总,实时反映患者收治情况、阳性患者数、65岁以上老年阳性患者数、医务人员感染率、可用床位数、可用呼吸机等急救设备数、防护物资储备等重点数据,供院领导班子科学决策。

“全院一盘棋”,优先保障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保健康、防重症,ICU是为生命托底的最后一道防线。ICU科曹权主任从支援新疆抗疫归来后就没有离开过岗位,感染了但查房、会诊一点不耽搁,一直奋战在一线。“科里19位医生,阳性的已经有16位,症状轻的已经逐步返岗替换症状重的人员,医生目前9人在岗,6人是带病上班,还要承担和之前一样100%的工作量。”曹权说。

“我们采取‘前仆后继’的模式,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护士顶上。有很多护士高热40℃,吃完退烧药继续上班;有人刚刚上完早班,为了补缺口继续上夜班。”重症医学科柳莹护士长说。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左祥荣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在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重症病人的救治,医院也在积极筹备增加资源,扩容增加床位,增加呼吸机,并且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希望能对重症患者有帮助。”左祥荣说。

加倍的患者人数和骤减的人手,使得重症医学科正在高负荷运转。“平时一个护士可能负责一两位重症病人,现在人员紧缩,一个护士要负责6位危重病人,这是相当罕见的情况。”柳莹说。科室100多名护士,现在阴性的人仅有13人,很多人休息了两三天便返岗了。

但“人力少了,质量不能下降”,柳莹说,对阴性病人的保护必须要做到位,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一个班次6个小时不能喝水、去洗手间,累了就在排班间隙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科室目前实行“四班倒”排班,上完夜班接着上白班的情况比比皆是。柳莹的微信里有一个“ICU护士群”,只要有人在岗位上“倒下”,就有人顶上——“我来吧”“我可以上”……微信群中,满屏皆是这样的信息。

“我们都是怀抱最美好的愿景,怀着最坚强的信念,坚持再坚持。”曹权说,这一周肯定很难熬,但他们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春天的第一缕阳光已经在路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患同心筑起重症“防波堤”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医患同心筑起重症“防波堤”——本报记者直击三甲医院急诊和重症救治一线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忙碌着。“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保障医
2022-12-31 11:41:00
第一波感染高峰冲击下的医院第一周:有科室“阳”了八成,坚守筑起抗疫“防波堤”
...黎明之前”,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那道“防波堤”。急诊抢救室里,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翻身第一波感染高峰,比预想来得更早、更猛焦虑的患者等在抢救室门前,广播里喊着“**
2022-12-25 14:11:00
鼎“医”守护  用爱相伴
...巨塔,医护——一身白衣的“他们”,再次成为人民的“防波堤”和“守护者”。急诊科——“人肉盾牌”的“辛”与“酸”作为新冠救治的最前线,福鼎市医院急诊科每天接诊量最高达500多人
2023-01-20 11:28:00
第一波冲击下,北京的医护“防波堤”
2022年12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大厅的分诊台前,排队的患者没有断过。新京报记者 乔迟 摄“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了医疗救治。”2022年12月15
2022-12-18 21:44:00
第一波冲击下,北京的医护“防波堤”
2022年12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大厅的分诊台前,排队的患者没有断过。新京报记者 乔迟 摄“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了医疗救治。”2022年12月15
2022-12-19 08:38:00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努力”
...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和ICU在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中首当其冲。“冬天本来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期,也要注意新冠感染后会加重基
2023-01-12 08:33:00
白衣天使的隐藏角色有多少
...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带领组员配合医疗组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是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工作重点。基于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张文静带领组员配合医
2024-05-10 07:33:00
...护理中耐心而周到。自2010年大学毕业至今,他一直在急危重症护理一线工作,一干就是14年。每当遇到急危重症患者,他更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我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因为它是为病
2024-05-11 09:46:00
“最困难的十几天挺过来了”
...已经历一个多月时间,新冠感染者数量有何变化?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情况如何?感染重症过峰了吗?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实地探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
2023-01-13 08:3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宝宝腹泻为何频频来袭?专家解读小儿腹泻的真相与科学应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王川 刚换好的尿不湿又被黄色稀便浸透,宝宝哭闹着蹬腿,小肚皮一阵阵发紧——这场景,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噩梦”
2025-08-26 10:58:00
专业护肝期刊十大品牌深度解析,Livereliv排名赢得认可
眼下市场上的肝脏养护单品种类很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哪款效果更好,选起来常常让人犯难。本文结合了交易热度、用户反馈和单品细节整理出的这份排行榜
2025-08-25 11:00:00
眼睛闹脾气 警惕脑梗搞突袭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从医学视角看,它也是大脑疾病的“监视器”。视神经作为大脑的直接延伸,眼底血管与脑血管具有同源的解剖学结构
2025-08-25 11:30: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王海峰医生提醒:吞咽不畅别大意!食管癌的早期信号,莫忽视
前不久,家住宁阳的宫先生因进食梗阻、反酸烧心等不适来到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门诊寻求治疗。胸外科医生王海峰为宫先生行全面检查后
2025-08-25 11:41:00
妙可蓝多奶酪坚果脆进驻山姆,产品创新“跑步”迎来新发展
8月22日,妙可蓝多官宣旗下新产品“奶酪坚果脆”正式进驻全国山姆系统开售。该产品以奶酪为主料,其上覆盖各类坚果,口感香脆
2025-08-25 12:10:00
科技赋能心灵守护:上海众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引领在线心理咨询规范
作为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平台之一,上海众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严谨的运营标准,正悄然从乱局中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2025-08-25 12:1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喘不上气?中药有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5 13:31:00
处暑到,秋燥来!临沂市中医医院养生要点帮您敛神润燥,安然入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宋晓雪处暑已至,意味着 “出暑” 的信号正式拉响。“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2025-08-25 13:55:00
什么大牌子的益生菌好用?看完这篇不迷茫
益生菌作为肠道微生态的重要调节者,不仅能帮助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还与免疫力、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尤其现代人饮食不规律
2025-08-25 13:57:00
什么大牌子的益生菌好?看完这篇不纠结
选益生菌不是看广告多响亮,而是要看配方是否科学、活菌是否真实有效、配料是否足够干净。尤其对家庭日常养护来说,安全、稳定
2025-08-25 13:58:00
《中国婴幼儿肌肤特护指南》重磅推出,松达被选中“成为年轻家长的首选“
日前,由小红书和睿丛联合发布的《中国婴幼儿肌肤特护指南》重磅推出,松达被《中国婴幼儿肌肤特护指南》选中:“成为年轻家长的首选”
2025-08-25 13:5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别让哮喘偷走你的呼吸自由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25 14:02:00
东城中医医院王宏煜医师:中医辨证+推拿,巧解小儿腹痛难题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夜诊,周日上午王宏煜,执业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学硕士,自研究生阶段开始至今一直专注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2025-08-25 15:02:00
贵阳卫健投:深耕大健康十年的破局之路与民生答卷
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铸就健康基石;十年蜕变飞跃,坚守正道创新引领产业前行。2015年到2025年,贵阳市卫生健康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贵阳卫健投公司”)从初期3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医院管理平台
2025-08-25 15:33:00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悄无声息”的癌症,很多发现已晚期
“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症?”“年年体检,发现时却已是癌症晚期?”这样的案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新闻中并不少见。事实上,很多时候并非我们忽视了身体的信号
2025-08-25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