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把救治危重症放在第一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1 11: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把救治危重症放在第一位

——本报记者探访我市急诊、重症救治一线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各地急重症就诊患者明显增加,我市各医院都出现了病人激增的情况。把救治危急症患者放在第一位,各医院一盘棋统筹调配资源,全体医护人员“拼”在一线,将患者从“死亡线”救回。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济南市第三人民急诊医学科与重症医学科,实地探访危重症救治一线。

迎战就诊高峰医护“拼”在第一现场

“现在每天的门诊量和120急救车的出车次数都已翻番,患者数量激增。”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急症医学科主任张强告诉记者。“接诊后,我们首先对患者进行问询分诊,但对急危重症的患者,我们会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进抢救室。”张强说,“为了应对患者大量增加的压力,我们增加抢救设备、优化住院流程,其他科室也派来同事支援我们,我们每天根据门诊量和病人数量实施动态调班,目前整体情况是平稳的。”

急诊救治工作要保持24小时高速运转,“很多同事带病上岗,有人实在坚持不住需要休息的时候,会马上有其他人主动站出来。”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刘燕说,“大家开玩笑地说,我们都治好了不吃早饭的毛病。”原来,为了全力抢救患者,这里的医生护士在工作期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工作起来就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如果不吃早饭,根本坚持不下来。”张强说。

2022年12月20日,刘燕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紧急送到抢救室,“当时突然感觉很难受,全身无力、浑身湿冷,我赶紧蹲下,这一蹲下就起不来了,”刘燕回忆当时的场景,“同事赶紧把我送到抢救室,当时已经测不出血压……”经过惊心动魄的半小时抢救,刘燕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经过5天的住院治疗后,刘燕在出院的第二天就上岗了。“病人太多了,大家也太忙了,能回来就赶紧回来。”刘燕说。

有序分流患者把救治危急症放在第一位

“我们重症医学科以收治需要机械通气、血液滤过等危重病人为主,同时,医院3号楼的1至4层,前期做了可转换ICU的准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病区,能收治一些重症病人,”急危重症诊疗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浩说。“目前,我们根据危重症、重症、普通三种情况对病人进行分类,按步骤、按危重程度收治病人。”

“目前收治的病人,最小的15岁,最大的92岁。”刘浩说,“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8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1/3。”老年人年龄大,脏器功能弱,合并基础病比较多,治疗起来也比较复杂。“有的病人喘憋非常严重,这时候需要紧急插管。”刘浩说,“目前,重症医学科的救治情况整体是比较乐观的。”

由于老年患者比较多,加上很多患者还做了插管,他们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让患者更快更清楚表达自己的诉求,护士做了卡通小卡片,将渴了、饿了等用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患者很容易将自己的诉求传达给医护人员。

特殊时期,医患双方的“双向奔赴”显得更加珍贵,他们用相互理解为救治工作增添了温暖与力量。

(本报记者赵倩通讯员王竹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阳’过,护士仅3人没‘阳’。”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急危重症诊疗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浩介绍,医护人员感染后熬过最困难的一两天,便会返岗工作,十分辛苦。刘浩告诉记者,经过前期准备
2023-01-04 10:55:00
大江东 | 基层抗疫㉒仁济医院:既救危重症,又防“轻转重”,还要下沉社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滴-滴-滴……”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监护仪发出提示音,医生和护士在病床间不间断穿梭,细致检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23-01-11 20:01:00
“最困难的十几天挺过来了”
...已经历一个多月时间,新冠感染者数量有何变化?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情况如何?感染重症过峰了吗?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实地探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
2023-01-13 08:36:00
市中心医院打造重症急诊一体化快速救治平台
...等患者由急诊科进行救治,轻症患者转至对应专科就诊,危重症患者直接收治在ICU。根据分流诊治,郑祥德对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的人员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急诊科的重点工作放在院前急
2023-09-13 09:14:00
共享诊疗经验 加强学术交流
...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市继续教育《危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学习班举办■通讯员 徐嘉翌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快市一院及本地区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紧跟学科前沿,提高
2023-12-12 01:58:00
...早上开诊一屁股坐下来就没起来过……这是近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的常态,每个看诊的医生都主动延长门诊时间,甚至是双休日、元旦节假日……候诊区充斥着一阵阵的咳嗽声,患者越来越
2023-01-05 09:44:00
...监护病房(ICU)从上月27日起接收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现在绝大部分是新冠患者。”为了迎战重症高峰,仁济医院内的综合ICU、专科ICU、可转换ICU等相关床位均按
2023-01-11 14:51:00
北京重症病房里的抗疫保卫战
...衰竭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也提示患者是否为重症或者是危重症。这里的患者即便吸着纯度100%的氧气,血氧饱和度常常也只有92%-93%,而正常人呼吸着正常空气时这个数值也在95%
2022-12-27 11:08:00
勇挑“重”担把守生命最后的防线
...疗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的危重症诊疗路径,带动整个大连市乃至东北地区的重症医学发展,在医疗特色、设备、规模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达到并保持国内先进水平。2
2023-12-13 00: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
10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角,“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标识格外醒目。接待桌上整齐摆放着民法典
2025-11-11 08:28:00
记者走基层|昔日老厂区 今朝运动场
11月6日,市民(右)在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学习网球。 河北日报记者 宋平摄“走,打球去!”11月6日18时许,廊坊市民冯墨离约上几个好友直奔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
2025-11-11 08:3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原以为是老用户的福利,没想到一步步掉进了诈骗圈套。”回忆起11月6日晚的经历,市民陈女士仍心有余悸
2025-11-11 08:38:00
记者走基层|校社联建,大学生“结亲”独居老人
11月7日,在秦皇岛市海建里社区居民刘志(中)家中,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亲人”正陪老人与其女儿视频聊天。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刘爷爷
2025-11-11 08:38: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数字技术编织便利的同时,也暗藏新的危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
2025-11-11 09:32:00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宸)从廊坊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74.4亿元,同比增长5.6%
2025-11-11 10:0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严打违法犯罪 净化社会环境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秉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精准打击,近日破获系列案件,全力营造安全
2025-11-11 10:58:00
“家长品餐会”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近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召开“家长品餐会”,邀请家长、社区、市场监管等部门代表对幼儿午餐的观感、口感、质量等进行评价
2025-11-11 09:57:00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双十一”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来临,各类食品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网购食品的安全与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6:00
11月6日,针对淘宝“双11”期间霸屏广告乱象,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相关举报,目前已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
2025-11-11 09:09:00
人工智能+,济南加出了什么?|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