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17: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1、狸猫换王子

宋仁宗生于大中祥符三年,真宗赐名赵友仪。真宗皇后刘娥因未能生下儿子,便让李臣妃的儿子赵一一过来亲自抚养。

赵一一从小就是一个内向安静的孩子,看不见他的喜怒哀乐。宋真宗天熙元年,被真宗册封为太子。

五年后真宗驾崩,年仅12岁的赵一一即位为皇帝,改名赵祯。太后刘娥代行军务。每次有朝会,太后都会在承明殿的龙椅旁搭上帘子,挂起来听大臣们的演奏。

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圣元年。刘娥太后将仪仗队的人数增加到与皇帝同等的数量,引起了很多大臣的警惕。

十年后,赵祯的生母李妃去世。次年,养母刘娥太后去世。后来,有大臣建议追封李妃为皇太后。宋仁宗对这突如其来的建议感到困惑。妃子怎么能称为太后呢?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宰相吕夷简说:“关公,你是丽妃的儿子。”然后他向他解释了整个故事。

李氏原本是刘娥还是妃子时的宫女。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真宗非常喜欢她,封她为妃。真宗的后宫曾生过五个孩子,但都夭折了。

人到中年的真宗开始担心自己是否应该尽快生下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

此时李夫人正好怀孕了。有一次,我和真宗玩耍时,头上的发簪不小心被碰掉了。

真宗心里一紧:让柴焕来为我出战吧。如果发夹断了,就是女孩。反而是龙子的庇佑。玉簪原来很脆,并没有折断。真宗很高兴,看来自己有了继任者了。

虽然这个记载并不意味着玉簪可以辨别男女,但确实反映出真宗确实着急了。

怀孕十个月后,李某生下一名男婴,取名赵一一。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真宗中年得子,大喜,大宴群臣。仁宗赵祯还没有得到母亲的悉心照顾,在父亲真宗皇帝的默许下,就被刘娥强行收为己有。因为李氏没有多大的地位,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跟着别人,打碎牙齿,吞进肚子里。

这件事历代积累,最后演变成《三侠五义》中的貉猫为太子做事。

仁宗觉得自己亏欠母亲很多,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尊母亲为太后。后来多次被封为皇太后,地位与养母刘娥平起平坐。

有权有势的刘太后去世了,她终于可以执掌大权了。

2、用武将平息外侮

仁宗即位后,看似天下太平,实则暗藏诸多内忧外患。内部忧虑可以先缓解,但外部边忧自北宋建国以来就没有停止过。

仁宗即位前,他的父亲给了他解决契丹问题的办法。

但他即位后不久就遇到了两大麻烦。西夏元昊反宋、南蛮农志高的入侵,一度让北宋头疼不已。

起初,仁宗使用具有军事头脑的文官(范仲淹和韩琦)来解决问题。后来他发现文官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他等待有能力的将领脱颖而出。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狄青是他要等的人。

宋仁宗即位不久,恰巧在西北地区遭遇了赵元浩(西夏开国皇帝)的叛乱。庆历元年,元昊攻打涠州。还庆路马步军副军长任福在好水川失败。任辅及将士六千余人战死。

宋仁宗赶紧召开朝会,准备策略。自从他的父亲真宗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之后,北宋就没有打过多少仗。谁能想到,西北地区突然出现了一个能力特别强的赵元浩。

庆历二年,韩琦、范仲淹、庞籍等奉命出任招安使,在西北各地驻兵,抵御元昊对西北的侵扰。次年,赵元浩投降北宋。仁宗非常高兴,赏赐三人每人一百万元。任命韩琦、范仲淹为副枢密使(国防部副部长)。

同年,范仲淹升任参事参事,富弼升任副枢密使。韩琦接替范仲淹,前往西北边境镇守陕西。

韩琦、范仲淹抵御西夏主要以守为攻。起初很有效,有谣言说“军中有汉人,西夏闻之惊恐;军中有模范,西夏闻之惊恐”。”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但范仲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韩琦也惨败。这时,狄青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狄青的家人都是农民。宋仁宗宝元年间,赵元昊反宋自力,屡侵西北边境。

狄青决定参军,一是因为当时军人的待遇比农民好,二来他也有建功立业的打算。

当时的宋军习惯了和平相处,根本无法战胜用刀剑舔血的西夏人。宋、夏每次交战,逃兵、懦夫不计其数。

狄青在宋军中绝对是一个异类。他每次上阵,都是身先士卒,披头散发,戴着青铜獠牙面具,手持长枪,每次都能杀掉数十人。看到他这么努力,大家都开始有了斗志。

那么狄青为什么要戴面具呢?其实原因和兰陵王高长恭类似。狄青本人也比较帅气。戴上面具会防止别人看到他的表情,而且面具还能起到恐吓他人的作用。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宋夏四年战争期间,狄青亲自参加了二十多次战斗,身上的伤疤多达八处。由于狄青作战勇敢,受到当时负责西北战事的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高度认可。

狄青自己也认为管先生也喜欢读《春秋》。于是经过战斗,他结合了历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摸索出了自己的用兵之道。

范仲淹回到朝堂后,向仁宗推荐了狄青这个好青年。另外,仁宗本人也收到了很多好消息,这都是狄青的功劳,让他对这个年轻人喜爱有加。

狄青原本是一名普通军人,脸上还留有早年入伍时的纹身。仁宗特旨说狄青可以去除他的“纹身”。

狄青也是读过《春秋》的人。他情商很高,懂得如何当部长。他回应说,他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这个纹身一直激励着他,他想保留它,以激励军人士气,并表明普通士兵也有美好的未来。

仁宗听后,觉得此人可以成为一代名将。

元昊向北宋求和后,仁宗提拔狄青为副枢密使。这个职位原本是由范仲淹等众多文臣担任的,可见仁宗对狄青的重视。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狄青也主动寻求帮助。他向仁宗发誓,一定会将农志高押送到东京,供皇帝处置。有了狄青的保证,仁宗立刻转忧为喜。以狄青的实力,绝对可以做到。

狄青战胜农智高最精彩的就是仁铺之战。

战争前夕,为了增加士兵们的信心,狄青在战争讲座中当众用铜钱占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宋军肯定会获胜。扔了几次,结果都是正面。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在战斗中,一等于十。

后来才知道,这枚钱币是狄青特制的,正反面都是。

有句话说,狄青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除了其自身原因外,也与仁宗王朝的大环境密不可分。纵观整个宋朝,人们津津乐道的武将就只有狄青和岳飞了。然而岳飞却无缘无故被杀,足见宋仁宗识人之道,任用武将。

狄青死后,仁宗悲痛万分。他给这位官员下了书面命令,并亲自为他题写了“精忠元勋”的纪念碑。

3、利用公务员主持内政

解决了外患之后,仁宗开始解决内政。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少年范仲淹虽然身世不幸,但胸怀远大。

早年的学习条件艰苦,别人难以忍受,但他却能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且非常享受。范仲淹曾将一碗冻粥切成块来吃,足见他的毅力。

聊聊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不久范仲淹入朝。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宋仁宗的赏识。他在主持西北边疆乱事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朝臣的认可。

庆历新政后来虽然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像前几代维新派一样落得死亡和耻辱的下场。而是写了《岳阳楼》,先忧后乐。这与宋仁宗对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包容有很大关系。

不仅是范仲淹,当时的韩琦、富弼、包拯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活跃在仁宗时期,可见仁宗王朝的文化治理有多么辉煌。

结论

仁宗在位共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的四十年堪称中国古代最幸福的四十年。早年因养母刘娥太过强势,养成了他温柔却又柔弱的性格。他虽然没有宋太祖的武功和勇气,但在文政上却超越了前朝,开创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识人,善于分配任务。他在位期间,提拔和重用了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不用说,那是文人最幸福的时代。但在重文学、抑军事的国策下,他大胆任用狄青等人。真是太神奇了。因此,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很多名臣。

总的来说,仁宗被认为是一位有成就的皇帝。《左传》说,为王止于仁。他一生都在践行“仁”字的含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仁宗: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带出史上“最强”的男子天团
...度让北宋头疼不已。一开始仁宗用有点军事头脑的文官(范仲淹、韩琦)来解决,后来发现文官治标治不治本,他便等有能力的武将脱颖而出。韩琦狄青就是他要等的人。宋仁宗亲政不久,正好遇上
2024-08-18 14:35:00
...将范雍降职,罢免了只知道吹牛的宰相张士逊等人,并派范仲淹、韩琦到西北担任夏竦的副手,分别主持泾原路和鄜延路,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范仲淹和韩琦,都是优秀士大夫代表,两人私交
2024-07-23 20:58:00
宋仁宗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他到底有多得人心?
...臣直谏,他的手下也涌现了不少正直的官员,比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等耳熟能详的能臣。欧阳修最著名的头衔,当属“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却也没耽误他在朝政上的作为。宋
2022-12-23 14:15:00
好水川之战宋军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李元昊为什么敢称帝?
...失去了约束,真正谋得了独立。和西夏对阵的乃是韩琦、范仲淹,他们都被认为是宋仁宗时期的名臣,但二人在对夏战争上却陷入争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好水川之战的战败。好水川之战本身就是一
2022-12-31 19:48:00
吴育与苏轼齐名,为何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任上吴育性格耿直,办事公正。他出任开封府尹时,名臣范仲淹在朝执政。吴育与范仲淹因政见不同,越走越远成为对立面。多年后,范仲淹遭贬河东,吴育高居庙堂,二人身份互换。范仲淹的奏疏
2023-07-05 12:11:00
神童晏殊到底有多么逆天
...一位就是号称“神童”的晏殊,因为没有他,就可能没有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千古流传的大文豪了。晏殊自幼聪颖,五岁的时候就能创作诗词,被誉为“神童”。在景德元年,晏殊受到江南按抚张
2024-04-19 13:20:00
北宋与辽朝的军事对峙:高梁河车神与两次惨败
...赵曦夭折,自此以后宋仁宗再未诞育皇子。同年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主持改革事宜,史称庆历新政,包含“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
2023-09-28 11:53:00
北宋的三次败仗:从高梁河之败到好水川之耻
...始不断挑战北宋的权威。宋仁宗继位后,北宋能臣辈出,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苏辙、司马光等人都是名噪一时的人才。北宋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军事力量也变得强盛了起来。这时,
2024-01-29 09:17:00
北宋宰相庞籍的故事
...荒地,并俢筑要塞,以“堡垒战术”抗衡李元昊。庞籍、范仲淹关系很好,两人相互配合,边境情况有所好转。北宋“重文轻武”,军队战斗力低下,也没多少名将,与西夏作战很吃力。庞籍训练精
2023-08-20 1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