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6 15:10: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蛇文物成了大家打卡博物馆的关注热点。博物馆里寻蛇,会有哪些特别发现?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什么特别意义?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博物馆寻找蛇文物,梳理了不少与蛇有关的文物资料,并采访了对中国传统蛇文化有研究的专家。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杨曙明介绍,蛇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动物,且在全球分布很广。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蛇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图腾之一。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上就出现了蛇的形象。从现有遗存来看,蛇的形象主要出现在陶器、铜器、瓷器、瓦当、铜镜等文物上。从传统文化意义来看,这些与蛇形象有关的文物,大概可以分为图腾之蛇、化龙之蛇、创世之蛇、祥瑞之蛇、生肖之蛇、方位之蛇、礼器之蛇、爱情之蛇等。

1、图腾之蛇

红陶贴塑蛇纹罐

仰韶文化时期

1981年西安东郊南殿村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红陶贴塑蛇纹罐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摄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线上,有一件红陶贴塑蛇纹罐。

陕历博藏品保管部副科长白璐介绍,这是一件仰韶文化时期文物,1981年出土于西安东郊的南殿村。红陶质,造型口大底小。罐身两侧贴塑两条蛇的造型,两蛇反向缠绕于罐身,头露出罐口相向对视,造型简朴却栩栩如生。出土这件文物的南殿村仰韶文化遗址,北距半坡遗址约5公里。

南殿村仰韶文化遗址先民生活的时期是全新世中期的一段时间,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不仅浐河水量比现在大,且河谷中林木茂盛,禽兽繁多。先民们既可以到浐河中去捕鱼,又可利用河水淤积的肥沃土地发展原始农业,还可到林木茂盛的河谷中狩猎。但毒蛇猛兽出没,被伤害就不足为奇了。

文物上出现如此生动的蛇形象,一方面说明蛇是当时古代先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动物,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件贴塑蛇纹罐不仅是仰韶文化的瑰宝,更是古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专家说蛇:“蛇没有四肢却能迅速游动、攀高、穿缝、入洞,灵巧无比,给人一种神秘感。人们逐渐由恐惧、敬畏而发展为将蛇作为图腾加以崇拜。”杨曙明说,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贴塑蛇纹罐等文物来看,蛇被古代先民视为崇拜的对象,有些还可能作为部落图腾。

2、化龙之蛇

陶堆塑龙纹透底器

夏代 1992年二里头遗址出土

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陶堆塑龙纹透底器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摄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陈有一组陶堆塑龙纹透底器。说是“龙纹”,造型却是在陶罐一样的器物上盘了三条蛇。

展陈文字介绍,龙(蛇)的形象在二里头遗址中多有发现,除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还以陶塑形象、刻划图案等形式出现。有学者认为这些蛇纹就是龙。二里头文化装饰有龙形象的器物基本上仅见于二里头遗址,且都发现于宫城或其周围的重要地点,表明龙形象器物为社会上层所专有。龙(蛇)形象大多饰于陶透底器上,这种器物造型奇异,底部有中空的圆孔,可以肯定不是容器,有学者认为其应属于一种祭器。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距今3800——3500年,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王国都城遗址。因为一系列重要发现,被学术界广泛认为是中国目前唯一可确认的夏王朝都城遗址。

专家说蛇:龙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属于传说中的动物形象,是由蛇演化而来,龙的主体仍是蛇的形象,故人们常称蛇为“小龙”。杨曙明介绍,《述异记》中引民间传说“水虺百年化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从这些史料记载来看,传说中龙的形象应是由蛇演化而来。

3、创世之蛇

伏羲女娲帛画

唐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2024年陕历博秦汉馆借展)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唐伏羲女娲帛画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摄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2024年5月18日正式开放当天,推出了《从长安出发——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在这个展览中,展出了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第42号墓葬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帛画。

展陈文字介绍,这幅帛画用三片原白色绢缝合,上面彩绘伏羲女娲,二人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右为伏羲,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左手执带墨斗的矩尺;左为女娲,女娲发束高警,右手执规。二人共穿饰有白色横条纹的红色花裙,两尾相交,色彩分别为黑、红、白三色。二人上方有太阳,尾下是月亮,两边是星辰。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伏羲女娲分执规矩其意为“司天规地”。伏羲女娲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神,在宫殿或墓室中描绘这类传说故事,是祈求他们保护并造福子孙,保佑逝者灵魂升天。

专家说蛇:杨曙明说,中西方创世神话中,“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首蛇神的伏羲、女娲是中国创世神话中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伏羲和女娲的人首蛇身形象暗示着生殖与繁衍,他们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较常见,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

4、祥瑞之蛇

玄武钮印章、仙山并照四神镜

明代、隋代

西安博物院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明玄武钮印章(西安博物院供图)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隋仙山并照四神镜(西安博物院供图)

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代玄武钮印章。这件玄武形钮高3.4、边长4.3厘米,蛇盘绕于龟身,张口撕咬龟首。印面为正方形,印文为阳文道教符号。

西安博物院基本陈列里还展陈有一件隋代的仙山并照四神镜,1974年出土于西安柴油机械厂。这面铜镜直径19.5厘米,兽形钮座,座外有双线方栏。一周立墙式凸棱将镜背纹饰分成内外两区。内区主纹为简化博局纹和四神纹,分别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武形象为蛇盘绕于龟身。外区有楷书铭文一周32字,顺时针读为:“仙山并照,智水齐名,花朝艳采,月夜流明,龙盘五瑞,鸾舞双情,传闻仁寿,始验销兵。”

专家说蛇:杨曙明介绍,蛇还被视为象征吉祥之物。在《诗经》中,蛇是生女的吉梦,所谓:“维虺维蛇,女子之祥”。魏晋志怪小说《拾遗记》载,三国时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曾乘轻舟游于江上,忽有长蛇腾入舟中。卜人告之,此吉祥也,子孙当贵,后其孙张昭位至丞相。所以,蛇的出现往往被视为吉兆,其形象也常被制作在瓦当、印纽、铜镜等器物之上。

5、生肖之蛇

彩绘十二生肖陶俑之蛇俑

2002年出土于唐兵部常选孙承嗣夫妇合葬墓

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唐彩绘十二生肖陶俑之蛇俑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摄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陈有一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蛇俑和龙俑摆放在一起。

陕历博藏品保管部副科长白璐介绍,这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出土于西安南郊唐兵部常选孙承嗣及其夫人高氏合葬墓。整组俑组合完整,高21.5-25.8厘米,造型生动,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十二个生肖陶俑均兽首人身,皆昂首挺立,作拱手状,两手在袖内遮蔽,身穿交领宽袖垂地长袍。它们在墓葬中有一定排列顺序,分别置于墓室四角,东、南、西、北各3个,以鼠为始,以猪为终,按子南午北顺时针方向布置,旨在用它们轮流值班,守护墓主。

从隋唐开始,高门大户的墓葬中开始出现这种特殊陶俑,多为陶质,也有铁质、石质的,宋代则出现了瓷质生肖俑。但宋代之后,在墓中摆放十二生肖俑的习俗已不再盛行。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唐十二生肖蛇首俑(西安博物院供图)

在西安博物院,也收藏有唐代十二生肖的兽首人身陶俑。其中蛇首俑高34厘米,蛇首人身,身着宽袖曳地长袍,双手筒于袖内拱于胸前。

专家说蛇: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观天察地、顺应四时的智慧表达。早在《诗经·小雅·吉日》中就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将午与马相对应的文字。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就已存在。而后在历史的演进中,生肖逐渐与民间信仰、占卜习俗、文学艺术等相结合,发展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同时这种将动物与纪时相结合的信仰在世界各地也广泛存在并流行,成为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

6、方位之蛇

四神瓦当、玄武纹空心砖、韩休墓玄武图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玄武瓦当(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供图)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汉阳陵德阳庙遗址出土的玄武纹空心砖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摄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汉玄武纹空心砖(西安博物院供图)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修复完成的韩休墓玄武图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摄

中国古代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体)四大神兽合称为“四神”,是古人对星宿崇拜的产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均可看到“四神瓦当”。

其中,陕西考古博物馆展陈有玄武纹空心砖,出土于汉阳陵德阳庙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汉陵考古队队长曹龙介绍,德阳庙是汉阳陵的陵庙,这块空心砖是作为踏步即台阶来使用的。德阳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踏步空心砖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形象。这块玄武纹空心砖是北边的踏步砖,用减地浅浮雕形式刻画了两组玄武形象,每组为一龟一蛇,两组玄武形象左右对称。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汉代玄武纹空心砖,则是三面饰玄武纹样,其中龟背有六角形甲纹,口衔水藻,蛇身有鳞。

古墓葬也经常以“四神”作为壁画题材,且一般都绘制在相应方位。在盛唐宰相韩休与其夫人的合葬墓中发现的玄武图,龟与蛇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这幅玄武图发现时已遭盗墓分子破坏,壁画残块散落于墓室地面。通过比对盗墓分子所拍照片,文保人员将在考古现场提取的千余片壁画残块拼接回贴于原位,经过历时近一年修复,才使玄武图原貌得以重现。2024年3月,历时10年完成修复的韩休墓21幅壁画在陕历博正式展出,春节打卡可别忘了参观。

专家说蛇:在我国古代方位学说中,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而在“五行”学说中,东方青色为木,西方白色为金,南方赤色为火,北方黑色为水,中央黄色为土。玄武往往以龟蛇合体的形象出现,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的冬季,同时也是天之北陆。

7、礼器之蛇

三星堆青铜蛇、商代蛇首匕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青铜蛇(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商代蛇首匕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摄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展陈有一件青铜蛇,记者2016年参观时拍摄了这件照片并做了详细了解。据展陈文字及相关资料介绍,这件青铜蛇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它头部微上昂,头上有耳,眼球呈圆形凸起,左颈下有一环钮。整体系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铸件之间有铆孔,分段铸成后再铆嵌连接成形。蛇身上饰菱形纹和鳞甲,头顶和背部有镂空的刀状羽翅,可能是表意其具有飞行功能。从蛇颈下和腹部的环钮看,估计是挂在某种物体上作为神物膜拜的。据媒体近日报道,乙巳蛇年将至,三星堆博物馆这件青铜蛇从一众“人气明星”文物中脱颖而出,站上了“C位”。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陈有一件商代蛇首匕。陕历博藏品保管部副科长白璐介绍,这件蛇首匕出土于榆林市绥德县墕头村,带有典型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匕是商周时期比较少见的短兵器,既可以刺,也可以劈砍,类似于早期的短剑。这件匕可能是餐具或生活用品,匕柄为蛇头形,蛇头吻部突出夸张,整体形象生动逼真,是青铜匕中的珍品。

专家说蛇:“商周时期,龙的形象日渐丰富,青铜器上的蛇纹开始渐渐失去主纹地位,成为一种附属纹饰,但并不妨碍器物上出现精美的蛇造型。”杨曙明介绍,比如著名青铜器何尊的颈部,就有蕉叶纹和蛇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则盛行蟠螭纹和蟠虺纹,这一时期龙、蛇造型都是人们喜爱的装饰。与龙类似,蛇元素常被用于兵器之上,人们相信蛇的敏捷、威猛能帮助取得胜利。陕历博展陈的这件青铜匕在商代非一般人可用,应该具有一定礼器性质。

8、爱情之蛇

元青白釉《白蛇传》戏曲人物枕、宋釉陶人首蛇身俑

江西省丰城市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元代青白釉白蛇传戏曲人物枕(江西省丰城市博物馆官网)

文化中国行|图腾、化龙、创世、祥瑞、生肖、方位、礼器、爱情……蛇有多神秘 蛇文物含义就有多丰富

△宋釉陶人首蛇身俑(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在江西省丰城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白釉白蛇传戏曲人物枕。枕呈长方形,枕身雕塑成一座仿木结构的彩棚戏台,棚台内有各不相同的演出场面,分别为传统戏曲“白蛇传”中断桥、借伞、还伞、水漫金山等四出场景。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可以看到一件未展出文物——宋釉陶人首蛇身俑。其形象为双人首蛇身造型,身体交缠在一起,一端为男子形象,另一端为女子形象。长27、高12厘米,重0.697千克。据了解,类似文物在我国多地都有出土。

专家说蛇:“在民间,蛇还是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象征,主要体现在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蛇传戏曲人物枕比较突出地表达了这一点。”杨曙明说,虽然多地出土的双人首蛇身俑可以和伏羲女娲、神仙思想、阴阳思想等联系起来解读,也可以和普通人生活联系起来归为“爱情之蛇”。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龙腾迎春岁序更新 精妙之作颂祥瑞年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DIOR GRAND SOIR系列龙年特别款腕表。梵克雅宝 Dragon胸针,黄K金、红玉髓、缟玛瑙
2024-01-31 03:12:00
既要“探源”,更要“汇流”,看“龙茅”济南鉴赏会的文脉传承
...播也不断增强。既要“探源”:酒以成礼,龙山文化中的礼器、酒器“我很期待,‘龙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文化启示?”活动前夕,唐先生抱着这样的疑问走进现场,他希望通过鉴赏会,
2024-06-08 16:56:00
...的棱形雷纹,这是蛇类纹饰作为装饰题材出现在商周青铜礼器上的一种典型代表。为了更清晰看到这条小蛇的形容,不少观众举起相机或手机,不断放大拍摄时的取景倍数,边拍边啧啧称赞。三星堆
2025-01-29 09:50:00
“生肖祥瑞金龙”系列产品发布 2023-12-20
...首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雅福)共同打造的“生肖祥瑞金龙”系列产品正式发布。据了解,“生肖祥瑞金龙”产品为限量发行,有50g和100g两种规格。该系列产品将从2024年起逐
2023-12-20 16:14: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黄河畔的“龙”图腾
...分西方文化中喷火恶兽的形象,强调中国龙智慧、团结与祥瑞的精神内核,既是中华龙图腾的嬗变,又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从二里头绿松石龙到今日的“Loong”,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长河
2025-04-24 11:11:00
文化中国行 | 春节逛灯会看民俗 年味奔腾乡土间
1月30日,大年初二,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2025贵阳观山湖灯会庙市热闹非凡,高跷巡游、不倒翁互动秀、杂技表演、花灯表演等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把市民和游客汇聚在一
2025-01-31 19:10:00
...是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的,正是传说中的祥瑞——龙。古老而又神秘的龙,在2024年成为爆款。龙年春节前夕,“冰墩墩”换上“新皮肤”后的“龙墩墩”一经推出,就让北京王
2024-02-08 11:55:00
...莫衷一是。以下是关于十二生肖起源的几种说法。第一,图腾说。早在氏族社会时期,生肖是人们区分氏族的标志,他们将某种动物作为本部落的图腾,以此来祭祀和崇拜。例如黄帝部族图腾使用动
2024-04-24 13:30:00
...品。在中国人的印象当中,兔子是冰清玉洁的形象,也是祥瑞的象征动物。创作这方印章,吸收汉代鸟虫印的风格特点,融合自己的审美趣味,意在表达对癸卯年的回顾以及对新年的期望。”辰年迎
2024-01-07 07: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