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淮南毛集实验区
机械插秧提效增产
■ 本报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通过农业托管,我今年种植近2000亩水稻,现有6台插秧机在田里作业,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50亩左右,效率是人工移栽的50倍以上。我们种粮的信心更足了!”近日,在淮南毛集实验区唐柱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负责人唐柱洋在田间指挥调度,插秧机来回奔忙,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水田很快披上了“绿装”。
这是毛集实验区今年机械强农项目农事服务中心使用机械插秧的一个场景,像唐柱洋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150个以上。今年,该区成立32个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组织,选聘60名村级技术员,通过土地托管将原来零散、小规模的种植模式变成规模化经营,配备大型拖拉机、播种施肥一体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切实解决了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新建村致富农机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育秧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把秧苗装车派送到各个农田。
“为了推进机插秧,保证秧苗质量,我们采取订单式育秧。这块稻秧基地有26亩,提供的秧苗能插2800亩。”合作社负责人董家会说。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关键期,毛集实验区农业部门组织各镇各村抢抓农时,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紧锣密鼓地开展机械插秧工作,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插秧不仅具有省时省力省肥等优势,而且秧苗深度、间距和行距更加均匀,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唐柱洋说。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在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中,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指导、市场运作等措施,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全区机插秧水稻面积12.1万亩,配备插秧机208台。从基地育秧、插秧到田管,全程机械化作业,这样更能促进水稻分蘖,实现增产增收。”毛集实验区农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徐从前告诉记者,今年该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率99%以上,其中机插秧率55%,预计6月20日前后可全面完成插秧作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2: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