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
实习生孔佳琦
“夏天,我这半条命是空调给的,半条命是冰品给的。”三伏天,连续高温加上高湿,冷饮雪糕等冰品俨然已成了年轻人的续命神器。而中医专家认为,过量吃“冰”有健康隐患,可能会“爽”一时伤很久。
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记者发现,各个饮品店、奶茶店生意火爆,门口接单的外卖小哥排起了队伍。“你有新订单了。”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在新街口某茶饮店门口看到,这家不大的店铺几乎每分钟都能接到订单,其中一半以上选择的是“正常冰”或“少冰”的选项。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支冰激凌、一杯冰奶茶成很多人最近的“标配”。
然而,在这“透心凉、心飞扬”的畅爽一刻之后的问题也引起了众人关注。一些人在个人社交账户上发出的“吃冰后如何补救”“贪冰的危害”等帖子引起共鸣。“一瓶冰水,三个冰激凌球,一杯热奶茶,人已经反反复复发高烧两天了,还伴有腹泻。”网友木木分享道,谈及“吃冰”这件事,她追悔莫及,“夏天短时间吃太多冰的,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真是‘作死’。”“今天干了3杯冰咖啡,头疼欲裂”……
对此,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医师沈佳。他说,“从大的原则上说,热则寒,夏天天气炎热,想要吃冷的东西,也是人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冰激凌冷饮之类,太凉太寒,我们是不推荐经常食用的。”
沈佳说,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吃冰”可能引发健康隐患。例如,女性体质偏阴,多吃冷饮会影响自己的生理系统,还有可能引发痛经、子宫肌瘤等问题,因此女性在生理期和生理期前后几天都不应食用冷饮。此外,无论性别、年龄,本身体弱、脾虚或寒气重的人也不适宜食用过多冷饮,有一些孩子怕热但脸色发黄,并不红润,就有可能属于这一类,不宜多吃。
另外,冰激凌虽然偏寒,但奶油含量多,糖分高热量高,因此也不适宜血糖血脂高或有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食用,肥胖人群也应少吃。江苏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王卉主任介绍,吃冰激凌、雪糕,喝冰饮料、冰镇西瓜,这种低温刺激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损伤胃黏膜,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
沈佳介绍,按照中医的说法,夏天天气燥热时,人体的热度其实都聚集在体表,所谓“热在上焦”,中焦和下焦并不是很热。因此最养生且安全的解暑饮品,其实是温开水,一方面补充了人体的水分,一方面也帮助人们微微出点汗,将人体产出的热量带走。除此之外,绿豆汤、酸梅汤和竹叶泡茶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