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上汽大众,要降本20多亿元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8-12 16:47: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履新上汽大众总经理不到一个月,陶海龙的第一把火“烧”向降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时值年中,上汽大众重新评估了2024年成本优化潜力,计划在2024年优化20多亿元结构成本。

其中,开发许可费是研发成本优化的主力,约占优化潜力预估总额的近六成。开发许可费作为研发费用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知识产权的使用费用,如专利技术、商标的使用均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身为合资公司的上汽大众,需要支付德国大众一定的开发许可费。

其次是销售费用和人员费用的优化,分别占优化潜力预估总额的18%和8%,这也意味着上汽大众还将进一步提升人效。

22天前,上汽集团宣布,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不再兼任上汽大众总经理,由原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海龙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

和前任贾健旭一样,这位新掌门也曾是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一把手,深谙供应链业务。甚至从上汽大众质保、制造部门起步的陶海龙,对整车生产制造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

ID.3大降价!卖一台车亏损超4万元

价格战的本质是“成本之战”,自去年7月以来,上汽大众ID.3开启官方直降,部分地区降幅超过4万元,起售价甚至跌破12万元。

这次“背水一战”的决策代价十分大,但效果很好。贾健旭曾透露ID.3降价前每台车的亏损为2.7万元,降价后每台车的亏损超过4万元。但这一降价促销使上汽大众新能源的销量迎来转折,在去年下半年一路上涨,第四季度月销量均突破万辆大关。

上汽大众,要降本20多亿元

官方资料图

但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ID.系列仍然在亏损,原计划今年一季度更换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于技术验证问题推迟上车。

降本之外,还要增效。贾健旭在任曾提出“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的“九字方针”,都是“增效”的表现。

比如,上汽与奥迪联合开发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可以将产品上市周期大幅缩短超过30%。再比如,油车方面,途观L Pro搭载了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深度合作的IQ.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毋庸置疑,中国公司走在智能化前沿,上汽大众有选择大疆的理由。另据知情人士,与大疆合作,“硬件成本可以降低,大约6000元~7000元,配合度也很高”。

这显然是莫大的考验。摆在眼前的挑战则是扭转上汽大众的业绩表现。财报显示,2023年,上汽大众销量为121.5万辆,同比下滑8.01%,总营收为1402.8亿元,同比下滑14.8%,而净利润为31.3亿元,同比跌64%。

陶海龙接棒后的难题,在哪?

贾健旭的接班人陶海龙虽是上汽集团的老兵,却十分低调、务实。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一上任,陶便到研发部门亲自试车,“技术理工男”是内部人士对他的评价。

1968年出生的陶海龙是正高级工程师,拥有三十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他最早在上汽大众质保部、制造部工作,随后担任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质量保证部执行总监、副总经理,为自主品牌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品质标准体系。

此后,陶海龙进入零部件供应链领域,出任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华域汽车总经理。同是供应链出身,这与贾健旭在延锋的工作经历很是相似。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健康的保障。随着汽车行业进入高度竞争的时代,拥有供应链管理经验的人才逐渐成为车企一二把手的优选。他们熟悉零部件费用,能在产品开发阶段避免浪费。

今年年初,上汽集团宣布,王骏接任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飞凡汽车CEO,而王骏也出自华域汽车。去年成为小鹏汽车总裁的王凤英也深谙供应链之道。就连兰博基尼汽车中国总经理Francesco Scardaoni在来中国任职之前,也在零配件部门历练过五年时间。

陶海龙的到来也意味着降本增效还将是上汽大众接下来的主旋律。但懂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陶海龙急需担起技术创新的重任,技术降本才是长久之道。上汽大众目前面临的研发难题还在于研发人员流动率过高,“待遇不好,很内耗”,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财报显示,2023年,理想汽车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最高,可达88.26万元,蔚来汽车也高达80.19万元,是传统车企研发人员人均薪酬的3倍-4倍。

“没有销量,何谈降本?规模上来了,成本自然下去了。”理想CEO李想曾指出。现阶段,如何突破销量的现有瓶颈也是陶海龙需要直面的议题。

ID.系列产品在经历价格回调后,今年以来的月销量也难以与去年年底相提并论,月销量退坡至6000辆~7000辆,还面临着大众安徽新推出的ID.与众的“兄弟厮杀”;而全新的PHEV产品和上汽奥迪全新的纯电产品需要等到2025年才能上市。途观L Pro也未能给上汽大众带来新的增量,包含途观L Pro在内的途观L最新月销量不足万辆,“稳油车”之路道阻且长。

上汽大众销量表现在现阶段遇到瓶颈,而生产供应环节降本空间极其有限。此外,陶海龙既要稳住市场份额,还要保住利润;在外有“虎豹豺狼”,在内还需稳定信心。

“技术理工男”陶海龙不能不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吐槽湃|降价的特斯拉股价也跟着降了
...进入2024年,特斯拉遭遇开局不利,两周时间市值蒸发940多亿美元,市值下跌12%,创下自2016年以来同期最大跌幅
2024-01-22 10:51:00
暴跌200万辆,蒸发2700亿元!中国最大汽车集团碰壁
...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1. 五年销量暴跌200万辆2006年,上汽集团热销122.4万辆。作为一个地方国有车企,上汽一举超越一汽
2024-06-11 17:44:00
...左右,同比增长约30%。2023年国内汽车出口“扛鼎者”非上汽集团莫属。上汽集团凭借着资本、技术、产业链的全域融合,建立起的强大体系竞争力,连续7年问鼎海外销量冠军。最新数据
2023-12-29 15:07:00
换掉3个CEO 关停5家工厂 大众汽车集团刀口向内
作者 | 小崔编辑 | Juice上海车展后,大众汽车集团在转型的步伐上走得更快也更坚决了。变革最先从人员变动方面开始,并且直指企业高层,5、6、7三个月,大众汽车集团直接更换了
2023-07-11 15:02:00
大众7亿美元增资小鹏 占股比4.99% 奥迪与上汽合作开发专属中国市场车型
...车集团对外宣布,通过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奥迪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强化其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并不断推进在华电动化战略的发展,其目标是快速拓展全新客户群体及细
2023-07-26 21:28:00
面向中国 大众安徽2024年首款车型落地 大众小鹏共同开发的中型车2026年亮相
...长春正式投产首款车型:奥迪 Q6 L e-tron。• 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共同开发的新车型将进一步拓展奥迪的市场覆盖
2024-01-27 09:33:00
...挂大众LOGO的小鹏G9,将于2026年问世。与此同时,奥迪和上汽集团的合作也终于尘埃落定。大众集团在公布入股小鹏汽车的同时,也宣布已经和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双方将通过共
2023-07-29 20:46:00
大众汽车集团加码中国市场,吴博锐接任技术研发负责人
IT之家 1 月 29 日消息,大众汽车集团今日宣布,2024 年 4 月 1 日起,吴博锐(Thomas Ulbrich)将接任韩鸿铭(Marcus Hafkemeyer)负责集团在中国的研发工作
2024-01-30 09:41: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成立研发中心 在津启动运营大众汽车集团再次布局经开区万红本报讯(记者 万红)记者从天津经开区了解到,日前,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在经开区设立,将
2024-02-08 05:2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