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儿科中成药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4-05-30 10: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儿科中成药拥有潜藏的经济价值和特殊性,应积极传承创新发展——

儿科中成药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 邓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儿科中成药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合计销售规模超过168亿元,2023年上半年已突破85亿元。

儿科中成药发展形势大好的同时,不仅要看到它潜藏的经济价值,也要充分考虑它作为药物的特殊性,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

儿科中成药的特殊性

•使用人群的特殊性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都在逐步成熟和完善,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儿童与成人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因此,儿童用药市场绝对不是一哄而上的“利益场”。在儿童用药时,应遵循明确诊断、全盘考虑的原则,选择疗效确切的成熟药物,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应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且应密切监护用药过程,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考虑到儿童幼小脆弱的心理特点,在药物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儿童专用的药物配方、规格、形状、颜色和口味,以提高儿童用药的依从性。

•中成药的特殊性

虽然理论上中成药的副作用更小、危害性更低,但是中成药中可能含有毒性药材,如朱砂、雄黄等,儿科中成药使用时应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材。此外,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包括严格把握药品用法用量、明确使用禁忌、正确辨证选药、严格控制疗程等多方面。儿童使用中成药时,应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确保用药剂量既有效又安全。

儿科中成药存在问题

•药品供给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药品种类难以满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0~17周岁儿童约为2.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我国儿科中成药种类明显匮乏。据有关报道,目前我国已上市儿科中成药509 种,占已上市中成药总量的 5.25%。其中儿童专用品种主要分布在肺系疾病及脾胃疾病治疗领域,其他如脑系、肾系疾病的儿童专用药品种较少,这对相关疾病的治疗造成严重阻碍。

缺乏适宜剂型和规格:与成人相比,儿科中成药的适宜品种相对较少,适宜的剂型和规格也不足。

•用药安全与有效性

缺少儿童专用药:我国目前大多数中成药都没有儿童专用药,在儿童患者的招募、儿童伦理、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临床试验实施等方面存在“难度较大、儿童临床试验开展较难、相关临床实验数据匮乏”等问题。加上儿童用药的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准更为严格,这些都制约了儿童专用中成药的研发。在一些情况下,儿童不得不使用成人药物,这可能会导致用药不当,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说明书安全信息缺失: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儿科常用中成药在说明书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有:辅料和不良反应标注不详实、儿童用法用量标注不全、禁忌与注意事项难以区分、药理毒理缺失等。安全信息的缺失会给药品使用增添不确定因素,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不合理用药: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其用药对精细化的要求更高。首先,儿童体质更加脆弱敏感,致病病因也往往更加复杂多样,在诊断病因、选择合适药物存在挑战。其次,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剂量调整需要特别小心,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带来问题,在儿童用药的剂量选择上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弱,患病时往往会出现多种病症,可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开具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可能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或产生副作用。

•研发难度大

企业研发压力大:由于儿童的生理特征和药物代谢的特殊性,儿科中成药的开发和生产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这也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给药企药品研发增添了压力。加上儿科中成药的研发周期长,持续投入精力多,实际利益相对有限,诸多因素挫伤了药企研发儿科中成药的积极性。

政策支持方面:虽然政策已经在推动儿童用药的研发和生产,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儿科中成药发展进行了支持指导,但儿科中成药的研发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定价机制、医保准入、招标采购等相关扶持政策尚不够倾斜,在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尚有提升空间。

儿科中成药发展建议

•加快儿科中成药新药研发

政策支持和鼓励:对于药企研发新药成本高、时间周期长、难度与压力大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研发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来对其进行鼓励支持。同时,对于儿科中成药的审批过程也可以适当优化,提高效率,或可实行“一企一策、提前介入、专人辅导、全程跟踪”的模式。除了经济支持外,还应提供专利保护,保护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儿科中成药的创新研发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资源,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可通过建立儿科用药研发创新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加快新药研发进程。鼓励药企、医疗机构、高校深度合作,统筹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儿科中成药的研究创新。

重视儿童群体特殊性:为提高儿童服用药品的依从性,儿科中成药新药的研发要特别注意剂型的研究,尽量研发成颗粒剂、口服液和糖浆等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也可尝试研发具优势特点的新剂型,多角度创新。

•提高儿科中成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完善药品说明书:药企在生产药品时,对药品要深入研究,说明书信息要尽量详实、细化用法用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提供详细的剂量指南。

积极开展药品上市后评价工作:药品上市后要及时开展药品追踪评价工作,发现药品在具体使用中的潜在风险,并对药品的使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具体落实主要是收集药品上市后的使用数据,包括销售数据、处方数据、不良反应报告等。

优化院内交代服务:儿科中成药院内交代服务是指在医院内部提供的关于儿科中成药使用的指导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用药咨询、剂量调整、副作用监控等,对优化儿科中成药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院方和药师要根据儿科中成药的特点,建立清晰的用药指导模式,可实行医患“一对一”责任制诊疗服务,如有用药不良反应出现,可及时制定对策。此外,应鼓励医疗人员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成药。

加强监管:我国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儿科中成药质量的监管,定期抽查抽样,对监测中发现的风险信号及时组织评估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应加强对儿科中成药说明书的审核,重点关注药品说明书样本与市场流通版本是否存在差异,相关信息是否漏缺,是否属实,保证说明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要推进对已上市中药说明书中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修改完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健康大家谈丨为何中成药频现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这场学术会议给出解释
...嗽会引发大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医生会在治疗中加入中成药?关于这些疑问,在“同心通络 健康中国行”——2024年中原络病学术会议期间,相关专家进行了解答。疑问一:为什么儿童更
2024-06-21 16:36:00
孩子抵抗力差,如何预防新冠?
...症状,该如何用药?要点:建议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合适中成药。必要时及时就医。王晓鸣说:“比如孩子咽干、咽痛,且伴有发烧,这是风热感冒的症状,可以选择鱼腥草颗粒、小儿枳壳感冒颗粒
2022-12-20 06:12
...流感门诊统筹资源开设儿科延时门诊和夜间门诊做好相关中成药、中药饮片储备调配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目前,本市处于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与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
2023-03-04 00:2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郑军主任|家中常备“小药箱”,应对宝宝鼻咽炎不慌张
...推荐几种适合儿童使用的中医外治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帮助家长们在家中也能有效应对孩子的鼻咽炎。郑军主任为大家分享一些中医外治方法1.中药喷鼻中药喷鼻是一种直接作用于鼻咽
2024-09-09 15:34:00
...两种退热药交替服用。家中还可以备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中成药,减轻孩子发热、咳嗽症状,但一般选择服用一种即可,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的中成药。中成药建议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2022-12-19 07:21
...预后可在短期内痊愈。轻症患者居家治疗即可,合理选用中成药,如桑菊银翘散、感冒疏风丸、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多喝温水、热粥可帮助减轻症状。但如出现精神欠佳、高热持续不退、嗜睡乏力
2023-03-18 07:05:00
...热药交替服用。此外,家中还可以备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中成药,减轻孩子发热、咳嗽症状,但一般选择服用一种即可,也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的中成药。中成药的选择建议参考国家中医药管
2022-12-19 06:59
社卫走访①|流感季大医院“人满为患”,市民盼加强社区儿科
...姐拿着医生的药单前往开药,从处方看,她需要购买两款中成药口服液。“已经咳了很久了,不知道中成药药效如何?”社区医院。 事实上,跟刘小姐一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既不希望前往大
2023-11-08 15:08:00
陕西中医药品牌“长安医学”“秦药”发布
...动了“秦药”品牌发布仪式,并为45个中药材种植养殖及中成药生产厂家代表授牌。省中医药管理局于2017至2018年开展了“长安医学”中医学术流派品牌建设工作,“长安米氏内科流派
2023-12-13 04:45: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