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1-02 09: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报通讯员 刘艳菊 宋志敏

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为什么读书、写作?王俊喜有自己的答案:“我的工作是扫大街,可我要是只会扫大街,日子还有啥奔头儿?”

她总说,在工作间隙读两页书、写两段文字,是最幸福的事。因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不仅要填饱肚子,还要填饱自己的心。“我一边扫地,一边琢磨文章,笤帚当笔,大地作纸,‘写’到天边也不嫌累。”

“骄阳散发了一天的热量,疲惫不堪躲到西山上,那金色的余晖依然闪烁着光芒,照耀着阡陌原野和村庄……”

这醉人一幕出现在王俊喜的工作间隙。“出工时,刚好能看到太阳下山,怪好看的。”她把车停在路旁,在手机上敲出上面这段文字。

69岁的王俊喜是肃宁县肃宁镇南辛庄村人。在当地报纸上,她的文章经常会被人们看到。她写诗,也写故事,从回忆到感悟,再到身边的人和事。

写作不是王俊喜的全部,清洁工是她另一个身份——在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上为生活奔波,在奔波的间隙与文字相伴,“我一边扫地,一边琢磨文章,笤帚当笔,大地作纸,‘写’到天边也不嫌累。”

“书阎王”

地上的半张报纸进入王俊喜视野。她像往常一样下车去捡,没带长夹和簸箕,脚步也比平时更快一些。

保持街面整洁是她的职责所在,而看到文字就忍不住去读,是她从小落下的“病”。她捡起那半张报纸,上面的文章既没头又没尾,却丝毫不妨碍她看得入迷。

从小到大,读书始终是王俊喜最大的爱好,却也是她最大的遗憾。她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被迫退学。50多年里,近乎痴迷地看书成为她弥补遗憾的唯一方式。

小时候,王俊喜每借到一本新书,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只想着立刻把书看完。尤其到了晚上,那时家里没有电灯,为了不让大人发现,她就把煤油灯藏在被窝里,用头顶着被子看。煤油灯烟气大,看一会儿就得出来透透气。有一次,她被母亲发现,母亲既心疼又生气,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白天,王俊喜要干活挣工分,撒种子、打草喂猪、养鸡放羊……但她依旧无时无刻不捧着一本书看。因为担心被认为是在偷懒,一有风吹草动,她就急忙把书揣起来,经常是没几天书皮就搓烂了,王俊喜因此得了“书阎王”的外号。

其实,王俊喜比谁都更在意这些书。

前些年,王俊喜的舅舅去世,孩子们决定卖掉老宅,他们问王俊喜有没有中意的家具、家电,她看了一圈,值钱的东西一件没要,却把那100多本旧书当成宝贝搬回了家。

村里人说,王俊喜看书看傻了。

“看书怎么会让人变傻呢?看书只会让人变得更通透。”人们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王俊喜没想这么多,就是单纯喜欢。

找寻慰藉

“在那洒满月光的空旷原野上,碧绿的麦田,垄沟里潺潺的流水,水底映着天上的明月,夜静得能听到机井流水的哗哗声。水自由自在地流进畦里,偶尔会被挡一下,月亮就像摔碎的玻璃杯,一片粼光。”

种地、浇水,一如这段文字所写的场景,一直以来,一边生活,一边写作,都是王俊喜的常态,尤其在最煎熬的那段日子里——

2012年春节,王俊喜找到清洁工的工作没多久,丈夫脑溢血、婆婆去世、儿媳尚在月子里……那段时间,她过得异常艰难。白天守灵,晚上脱了孝服还得去医院照顾丈夫。除夕夜里,别人都在家里团圆,她却蹬着三轮车两边跑,一连14天连衣服都没脱过。

家里的事,王俊喜不敢跟丈夫说,是文字给了她最多慰藉——

“火弱了,抓几把柴添上,火又着起来了。它们互不相让,真是轰轰烈烈,不分大小……”

这团火何尝不是她自己?

清洁工的工作全年无休,早上四五点钟开工,晚上七八点钟才到家。更让人揪心的是,几年前,王俊喜老伴儿再次病重,脑栓塞、肺气肿、心衰、失语……生活一度难以自理。

很多人为她担忧,可王俊喜硬是挺了过来。

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忙工作。十多年里,只有婆婆去世时,她请过几天假,其余时间,工作一天也没耽误。

她不愿麻烦别人,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就像她在诗里写的那样——

“骨子里有一份朴实和坚强,尽管生活多灾多难,把一切伤痛都藏在心里,在坎坷的人生路上,笑着迎接每一天初升的太阳。”

“宁静的书房”

“用文字码一间宁静的书房,放进唐诗宋词、百家文章,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书房里总是百花齐放,有了它们,生活才充满希望……”

这是王俊喜最近写的一首诗。事实上,她的“书房”并不宁静,严格来说,她根本就没有书房。

王俊喜大部分作品是在工作间隙完成的。看见有意思的人和事,或者来了灵感,就在马路边倚着笤帚在手机里敲上两句。她用微信把这些只言片语发给自己,每个对话框旁都带着发送失败的叹号。

这是王俊喜独有的创作方式——她每个月的手机资费只有8元钱,出了门就没法上网。于是,她把想到的文字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晚上到家后再整理成完整的文章,既省钱又好用。

其实,即便是在家里,真正属于王俊喜的时间也十分有限。晚上七八点钟到家后,还要做饭、收拾家务、喂鸡喂鸭、给丈夫做按摩……等到把这些事情全忙完,已经是夜里10点以后。她躺在被窝里整理文章,“每天只有躺在床上的时间,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踏实、自由、没有顾忌。”她经常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写完立马就给报社编辑发过去。好几次,文章发过去才意识到已是后半夜。天亮第一件事,就是向对方说抱歉。

怎能忘记

年少辍学、婆婆病逝、老伴生病……在王俊喜心里,人生中,唯有读书和写作,是她能够掌控得了的事情。

有一次,她应邀参加肃宁百姓读书会。主持人介绍她的作品时,她哭了。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主持人问她为什么流泪,王俊喜又哭了。“我就是个扫大街的。平时,老有人说我装文化人,就连老伴儿也不愿听我念文章。可这次,我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

生活充满了艰辛,是文字给了王俊喜勇气和力量——

“如果人人都有一份能量发一份热,就会到处充满温暖。国如此,家亦如此。”

她乐观地看着世界,也更达观地应对偏见。“扫大街的就不能看书、写文章了吗?”王俊喜自问自答,“我要是只会扫大街,日子还有啥奔头儿?人不是动物,不能光想着填饱肚子。”

说着,王俊喜流下泪来,一滴接一滴,她压低抽泣的声音,“其实我就写写自己的生活,谁的生活不值得记一记呢?”

王俊喜有两个孩子,女儿在北京当律师,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儿子也非常能干,在县城有份稳定工作。“以前为了儿女,总想着多挣点儿钱,现在不用操心了,他们都比我强。”

王俊喜有个愿望,等退休了,她想写本回忆录,名字就叫《怎能忘记》。“谁的生活不值得记一记呢?”她又重复道。

“我的工作是扫大街,可我要是只会扫大街,日子还有啥奔头儿?”王俊喜说。

王俊喜大部分作品是在工作间隙完成的。看见有意思的人和事,或者来了灵感,就在马路边用手机敲上两句。

她用微信把这些只言片语发给自己,每个对话框旁都带着发送失败的叹号,这是王俊喜独有的创作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肃宁借智完善食品安全快检模式
...甚至几秒钟,即可得出检测结果。肃宁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俊龙介绍,长期以来,基层食品安全检测检验能力不强,一些地方没有食品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时效相对滞后,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又存在
2023-02-28 03:54:00
... 4月10日,在沧州市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第31号烈士遗骸胸口处发现一枚可能被他紧握的镶有照片的小镜子。此前初步判断镜子内可能会有文字信息。4月24日清
2024-04-25 16:59:00
全国多家媒体联动 为31号烈士寻亲
...洲芬)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现场,工作人员发现,第31号烈士遗骸手中紧握一枚夹着年轻女子照片的小圆镜,虽深埋82年,但女子清秀年轻的面容仍清晰可辨。这一幕,令
2024-04-29 07:30:00
“非遗不是个人‘专利’,而是社会的财富”
...:“只要我能干得动,圆梦计划就不会停。将来,我想在马路上看到人人穿的都是自己设计的衣裳,让非遗技艺‘遍地开花’。”第一场公益课迎来了30多位学员,其中有很多熟悉面孔。“我这次
2024-03-23 11:45:00
王俊凯超童真暖心举动,会把小熊玩偶、小仓鼠、小海龟当作好朋友
...何人!以前公司养了一只仓鼠了,而王俊凯在公司拍摄的间隙就常常会和小动物在一起玩。(本文由凯家军原创,抄袭必究)在热闹的,很挤又很小的公司里,就一个人在角落里给常熟剥坚果吃。有
2023-02-12 00:14:00
王俊凯深夜机场遭人群包围,愤怒指责代拍无视公共安全!
...不通的洪流,工作人员高喊让路,也无人理会。在拥挤的间隙,王俊凯整个人被围在中间动弹不得,险些喘不过气。在工作人员拼了命地挤开人群让路后,王俊凯这才得以挪到检票厅入口。走进检票
2024-01-18 00:27:00
河北肃宁:小鱼竿“钓出”国际大市场
...日,河北省肃宁县一家鱼竿渔具生产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工作。鱼竿渔具产业是河北省肃宁县传统特色产业,现有相关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值近30亿元。近年来,肃宁县通
2023-11-14 15:50:00
河北肃宁奏响乐器产业“交响乐”
...人民网-河北频道工人在肃宁县一家乐器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 苑立伟摄近年来,河北省肃宁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对接国家级音乐院校、对标国内行业龙头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壮大乐器制作产
2023-09-16 22:10:00
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现场
4月10日,在肃宁县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现场,工作人员发现,第31号烈士遗骸两只手抱在胸前,手中紧握一枚小圆镜,小圆镜内夹有一张照片,虽深埋82年,但上面年轻女性清秀的面容仍清晰可
2024-04-14 14:0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