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09:25: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刘娥原本只是蜀中一个自幼父母双亡,没有任何兄弟姐妹的孤女,15岁时又被丈夫卖了换钱。

如此遭遇下,却凭借自身努力,抓住机遇,一路披荆斩棘,登顶权力之巅,成为执掌宋帝国最高权力的人。

事实上,刘娥真正的斗争史,是从登上皇后之位开始的。

在一个三角博弈的权力争夺战中,连北宋著名宰相寇准这种厉害人物都被她整垮了,紧接着她又将与她争权的奸臣丁谓一党也扳倒,彻底掌控大权。

自此以后,刘娥临朝称制,登上权力的最巅峰,小皇帝宋仁宗只能是个傀儡。

然而,刘娥是一个嗜权如命的人,即使小皇帝已经长大成人,她却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

她前后执掌宋帝国江山近20年,羽翼丰满,权力稳固,距离帝位仅一步之遥,却至死都没有效仿武则天称帝,十分奇怪。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后世对此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想和分析,今天咱们就抽丝剥茧,找出刘娥至死不肯称帝的原因。

要解开这一切的答案,还得从刘娥后半生的斗争史说起。

与丁谓结盟以整垮寇准

刘娥登上皇后之位时,已经是宋真宗中晚期时代,宋真宗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作为皇后,刘娥也渐渐从幕后走上前台。

从一开始协助宋真宗批阅奏章,再到后面,宋真宗身体不适的时候,干脆就让刘娥处理朝政,就是在这样条件下,刘娥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这期间,整个北宋政坛,分化成了三股势力,分别是:

以寇准为首的宰相一党,他们反对刘娥干政,也反对奸臣小人。

以刘娥为首的皇后党羽,他们力图扩充实力,并对抗寇准集团。

以丁谓为首的奸臣党羽,他们想整垮寇准,好取代现有宰相班子。

三大派系之间,围绕着宋帝国的权力分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刘娥与丁谓都想整垮寇准,于是结盟对抗寇准一党。

但双方势均力敌,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局势进入短暂的均势平衡中。

至于皇帝嘛,这位老兄的身体已经垮掉了,根本没有精力应付如此复杂的情况。

然而,率先出招打破这种僵局的,也正是这位病恹恹的皇帝。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当时刘娥把持朝政已经很长时间,宋真宗赵恒眼见自己身体快不行了,就想着让太子赵受益监国,趁自己还没死,让太子历练一下。

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身边宠信的宦官周怀政,并且还让周怀政把自己的意思转告宰相寇准,听听寇准的意见。

周怀政平素跟寇准的关系非常好,他也不敢大意,当即就奉旨来到寇准府中把这事儿告知了寇准。

谁知,寇准听完,十分激动,他一刻也等不及了,于是当场就跟着周怀政入宫面圣,商议太子监国。

因为一旦太子监国,那么朝廷的权力分配势必面临一次大洗牌,而自己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占据先机,可以抢到一手好牌,当然激动了。

见到皇帝时,君臣间一番对话后,寇准表示:

既然陛下决意让太子监国,臣等必定竭力辅佐,不过,眼下太子年幼,朝中尚有奸邪小人,如丁谓及其党羽,祸乱朝纲,陛下只有先将这些奸人清理出朝廷,才能给太子一个良好的历练环境啊。

宋真宗听完,当即表示同意,随即与寇准一起制定好将丁谓等人赶出朝廷,空出的岗位由寇准一党的人接替,并召见寇党重臣杨亿起草了诏书。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等他们谋划好一切,连诏书都起草好,回到家中以后,这项绝密居然泄密了。

收到消息的丁谓顿时大感不妙,当即就乘坐一顶女用的小轿,找到其党羽钱惟演、曹利用,商议好了应对之策。

第二天早朝,丁谓一党不等皇帝和寇准开口,率先发难,联名弹劾寇准,说他密谋策划太子监国,好挟太子以令天下,这是谋反!

宋真宗闻言,顿时大怒。

而站在下面的寇准顿时就被惊呆了!

满脸都是疑问:陛下啊,您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不是您自己要太子监国吗?不是您自己找我商议的吗?罢免丁谓等人不也是您同意的吗?

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出尔反尔,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当场卖了队友,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寇准。

于是,在丁谓等人的联合发难下,宋真宗只好将寇准免去宰相之职,降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

时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准请间曰:"皇太子人所属望,愿陛下思宗庙之重,传以神器,择方正大臣为羽翼。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帝然之。准密令翰林学士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且欲援亿辅政。已而谋泄,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宋史》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事实上,宋真宗为什么明明主动找寇准商议好太子监国,也同意罢免丁谓等人的情况下,事后又出卖队友,反悔不干?他们商议的机密又为何泄密?

我认为,刘娥发挥了作用,她已经插手朝政近10年,宫中也是耳目众多,皇宫密谈这种机密很容易被刘娥的人侦听到。

所以,刘娥收到消息后,在宋真宗那里吹了枕边风,才使得皇帝改了主意,事后反悔。

这一幕,与300多年前的武则天何其相似。

当年李治和上官仪密谋废了武则天,结果事情泄密,被武则天当场撞破,李治也是当场卖了上官仪。

只不过,寇准的运气比上官仪好,他最终只是被贬官,上官仪却是被武则天杀了全家男丁。

然而,祸不单行,寇准的队友实在是太菜了,尽给寇准添乱。

由于周怀政与寇准关系好,经常在皇帝面前替寇准美言,所以也被刘娥和丁谓盯上了。

周怀政眼见寇准失势,皇帝又病入膏肓,自己也岌岌可危,干脆密谋政变,试图杀了丁谓,废了刘娥,拥立太子登基,让寇准辅政,结果被人告密到刘娥那里。

丁谓等因疏斥怀政,使不得亲近,然以上及太子故,未即显加黜责。怀政忧惧不自安,阴谋杀谓等,复相准,奉帝为太上皇,传位太子,而废皇后。——《续资治通鉴长编》

于是,刘娥和丁谓提前将周怀政的政变计划扑灭,寇准作为和周怀政关系密切的人,也受到了牵连。

不过,周怀政也是很够义气,将所有事情一力承担,加上宋真宗也不想把寇准撵出京城,不然朝廷势力就会失去制衡,所以寇准暂时安全。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但丁谓等人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

他们眼见没把寇准弄垮,又拿出当年寇准经手的“乾佑天书”事件做文章,大肆攻击寇准。

指责寇准勾结宦官周怀政,串通心腹旧部朱能,伪造天书。

所谓天书,就是宋真宗这人比较好大喜功,又迷信,曾经为了给自己贴金,鼓励各地大臣发掘各种“天书”,说这是天降祥瑞,显得自己治国有方。

于是各地不是这里发现一块刻着字的奇怪石头,就是那里发现一件有字儿的吉祥物,然后宣称上面的文字是上天降下的天书,是祥瑞。

寇准的辖区也有部下谎称发现了天书,要进献给皇帝,但寇准并不支持,结果周怀政和部下朱能瞒着他,先斩后奏,把“天书”进献给了皇帝。

于是,寇准就这样被无故拉下水。

现在丁谓等人就拿这个攻击他,说当年进献的天书是假的,这是欺君罔上,是祸乱朝纲。

所以立马派人调查这起事件,说是调查,其实就是去抓人,而寇准的旧部朱能不想束手就擒,干脆带着一部分士兵反抗,结果兵败自尽。

朱能闻使者至,自度不免,衷甲以出,杀卢守明,帅所部兵,絜家属叛逸。永兴军奏其事,诏遣内殿承制江德明、入内供奉官于德润乘驿发兵捕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不得不说,朱能是个猪队友,他这一反抗,罪名就变成了谋反,而且坐实了伪造天书的罪名,要是没有伪造,为什么害怕,还要反抗呢?对吧。

既然坐实了天书案是伪造的骗局,那么这事儿发生在寇准的辖区,也是以寇准的名义进献的,所以寇准编造谎言、欺君罔上的罪名成立。

在丁谓一党的连续攻击下,朝廷决定将寇准贬官外放,不久之后,又对寇准一贬再贬,直到他再无翻身之地。

而这一切,宋真宗根本不知情,因为他病得很重,一切都是皇后刘娥在操纵。

甚至于,宋真宗病重之时,还想着寇准,就问左右侍从:寇准在哪里,怎么一直见不到他?而左右之人慑于刘娥的权势,根本不敢应答。

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宋史》

寇准被撵出京城后,他的其余党羽逐步也被排挤出去,空出来的权力真空全部被刘娥、丁谓的人填充进去。

至此,刘娥与丁谓联盟取得了胜利。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刘娥的地位还不稳固,昔日的盟友也很快演变成了敌人。

寇准被贬后不久,宋真宗也走到了人生尽头,终于还是死在了病床上,群臣得知消息后,纷纷在宋真宗灵前嚎啕大哭。

就在这当口,现场突然传来一个的女人声音:都别嚎了,哭的日子有的是,听我处分!

这个声音显然具有极强的震慑力,只见群臣顿时止住了哭声,刘娥随后缓步走上高台,下令由王曾宣读宋真宗遗诏:

皇太子赵受益即皇帝位,尊刘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一切军国大事兼权取太后处分。

江休复《杂志》亦云真宗上仙,明肃召两府入谕之,一时号泣。明肃曰:『有日哭,在且听处分。』——《续资治通鉴长编》

至此,刘娥正式登上前台,成为宋帝国的最高掌权者。

但刘娥并不开心,因为她感受到了一种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一个人——丁谓!

扳倒野心家丁谓

寇准倒台了,丁谓一党不仅填补了昔日寇准一党的权力真空,而且大肆地往朝廷各个部门安插自己的心腹,权势更甚。

正好这时宋真宗驾崩,小皇帝继位,刘娥摄政,丁谓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

小皇帝宋仁宗继位后,大臣们对接下来的权力分配进行了讨论,丁谓伸出了贪婪之手。

当时王曾建议效仿汉朝时的制度,太后和皇帝每隔5日亲临承明殿上朝听政,皇帝坐左边,太后坐右边。

但丁谓坚决不同意,他提出让太后和皇帝每个月只在朔、望两日(初一和十五)上朝听政即可,如果遇到大事,就由太后和皇帝召见重臣解决,没有大事就待在宫里,静静等着小皇帝长大。

平时的政务处理,则由丁谓带着宰相班子处理好日常事务,然后提交到刘娥那里,她负责签字盖章就行。

既得旨,而丁谓独欲皇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与帝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悉令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续资治通鉴长编》

很明显,这是要抢班夺权的意思。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当时丁谓大权独揽,他和宦官雷允恭勾结在一起,所有的重大事务,都他一个人说了算,然后由雷允恭负责递交到刘娥那边签字盖章。

他要刘娥每个月只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其余时间就待在宫里,意图也很明显,这是最大化减少刘娥与朝廷大臣接触,让她坐困于后宫,丁谓就可以独掌大权。

言外之意就是,一切军国大事由我处理就好了,你一个妇道人家就好好待在宫里养老,我送来的文件只管盖章就行,不要多问,也不要bb。

如此一来,丁谓就可以架空刘娥,大权独揽。

谁知,刘娥竟然破天荒地同意了!

不久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加深了刘娥和丁谓之间的裂痕。

有一天到了该上朝听政的日子,可13岁的小皇帝说什么也不肯起床,刘娥知道后,干脆就要求大臣们去她的宫中议事。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大臣上班都不去皇帝的正殿,反而去后宫商议处理政务,这明显是破坏了礼制。

因为上朝议事有专门的地方,是皇帝的特权,也是自古的规矩,这一下换到太后的宫里,属于僭越,破坏规矩,削弱皇权,显得太后才是天下之主。

所以在政事堂值班的大臣冯拯不敢擅自做主,立马就派出通知正在休假的丁谓。

收到消息后,丁谓当场就赶到刘娥的宫里,义正言辞地说道:

臣只知道皇帝陛下受先帝遗命登上帝位,是大宋唯一的天子,若听政移至他处,对于社稷不利,臣等难以遵命!

说完之后,丁谓连一句“再见、告辞”也没说,扭头就走,只剩刘娥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原地。

丁谓此举显然是在刻意给自己营造一个维护赵宋正统的宰辅形象,另一边则与雷允恭勾结,不让其他重臣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

一切都由他乾纲独断,处理好之后再递交到宫里让刘娥盖章。这样一来,刘娥和不少朝廷重臣就被排除在权力之外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丁谓就可以架空刘娥,彻底夺取她的权力。

至于不让刘娥在后宫接见朝政也是出于不想让刘娥跟大臣之间有过多接触,让刘娥坐困于后宫的把戏。

然而,刘娥最终也选择了妥协!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以她的能力,当真不明白丁谓的夺权之心吗?答案是否定的。

刘娥深知丁谓党羽遍布朝野,不能冒进,所以她选择了隐忍,静静地观察着丁谓的表演,等他露出破绽的那一刻,将其一击致命!

不久之后,丁谓这只老狐狸果然露出了破绽。

当时丁谓还担任了山陵使,负责督建宋真宗的陵墓,雷允恭也不甘落后,主动申请到施工现场督造。

没想到的是,雷允恭到了现场后,听信下属的胡言乱语,觉得有一个新的选址比原来更好,于是在刘娥和丁谓面前大肆吹嘘新的选址风水更好。

事实上,丁谓不想更换陵墓选址,因为这个选址是宋真宗在世时,亲自定好的,而且经过长期勘测,没有问题,即便选址出了事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但如果更换选址,一旦出问题,自己作为山陵使,必然受到牵连。

但王允恭是丁谓夺取权力、架空刘娥的重要角色,所以也不能拒绝,于是只好选择沉默,实际就是默许。

但祸患的种子也就此埋下。

不久之后,王允恭在新的选址上开挖了,结果挖出了地下水,这要是把老皇帝埋在里面,那不得被水淹了啊。

消息很快就传回朝廷,刘娥十分震怒,当即下令严查。

雷允恭这个角色对丁谓十分重要,所以丁谓十分卖力地要保住雷允恭,结果没保住,被刘娥杀掉了。

寇准一党的幸存者王曾细致地察觉出刘娥和丁谓裂痕明显,认为时机成熟,当即找到刘娥,密奏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图谋不轨。

刘娥听完,嘴角露出了邪魅一笑,丁谓的末日终于要来了!

于是当即下令进行秘密调查,果然搜出了大量的罪证。

办案人员在雷允恭家中不仅搜出了丁谓秘密让雷允恭安排宫中匠人打造的金制酒器,还搜出了大量丁谓和雷允恭往来的书信。

里面记载了两人之间勾结的不少事情,还有雷允恭明目张胆向丁谓要官要爵的事情。

私交皇宫内的宦官,买官卖爵,以权谋私,随便一样都足以整治丁谓了。

而丁谓本人,则是因为霸占权力,不让其他人染指,使得丁谓一党很多人也对他不满,于是当丁谓倒霉的时候,直接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现象。

不仅没人帮他说话,而且还有不少要求严惩的声音。

但刘娥只是给丁谓进行了降职,还没有一次性打死,因为要打倒丁谓得一步一步来。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过了些日子,办案人员又抓捕了一个女道士刘德妙,此人曾经与丁谓勾结,到皇宫搞一些迷信活动。

谁都知道那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但架不住当时的宋真宗就迷信这些,丁谓也因此受到宋真宗赏赐。

现在经过审讯,根据刘德妙招供,当年丁谓和刘德妙在皇宫的搞的迷信活动都是些骗人的把戏,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所以,丁谓这是勾结妖人,欺君罔上,妖言惑众,罪不容诛。

好了证据齐全,丁谓可以下岗了。

得到刘德妙的供词后,刘娥当即下令将丁谓贬黜发配到海南岛摸鱼。

不久后,刘娥宣布恢复五日上一次朝的惯例,临朝称制,彻底掌控宋帝国的江山,再无人能与之争锋。

自此以后,刘娥执掌了宋帝国江山长达11年,与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基本没有区别。

然而,刘娥掌握最高权力11年,地位稳固,她就没想过称帝吗?

事实上,称帝这事儿,她是想过的。

称帝风波

在刘娥临朝称制的11年里,有着众多的证据表明,她对皇帝那个位置,是很有兴趣的。

其一,刘娥临朝称制,僭越礼制,使用了大量皇帝才能用的规制。

在她临朝称制的第二年(1023年),将自己的生日定为“长宁节”,庆贺的仪制规格与天子等同,还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款太后乘坐的“太安辇”,和皇帝乘坐的规格相当。

刘娥每次出行,仪仗队规模达到一千零八人,与皇帝的配置几乎一样。

1024年,朝廷决定给宋真宗上谥号,给刘娥和小皇帝上尊号,按规定要举行册命大典,刘娥受册命时用了纯金。

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用金还是银是有严格规定的,小皇帝赵受益都因为是第一次受册命,才勉强用了纯金,还规定小皇帝以后必须用涂金。

这都还不算事儿大。

她还要求在天安殿举办册命典礼,这地儿一般是最顶级的大典才会使用,而且是皇帝独有的特权,刘娥只是个太后,她提这样的要求,明显是僭越礼制,对皇帝的特权打起了主意。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二,刘娥去世前一年,穿着皇袍去太庙祭祀。

咱就问一句,皇袍是可以随便穿的吗?

在古代,哪怕是皇帝的亲生儿子,要是私自穿了皇袍,都会被认为是谋反,何况她只是个太后。

其三,刘娥上朝的时候,询问大臣如何看待武则天。

谁都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帝,刘娥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她心里如果没有想过效仿武则天,又为何发出此问?

只不过,当时的朝廷大臣,哪怕是刘娥的心腹,也都不支持她称帝。

所以大臣们的回答是: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差一点就葬送了李唐江山。

刘娥听完之后沉默不语。

既然种种迹象都表明,刘娥是想过称帝的,可她又为何到死都没有去触碰过皇位呢?

刘娥为什么不称帝?

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但总结起来说,是这么几点原因。

其一,刘娥没有称帝的土壤,缺乏支持者。

当时有人给刘娥上书,建议她给自己的宗族建立“七庙”,这事儿自古以来也都是皇帝独享的特权。

当年武则天称帝时,就是建立了武氏七庙,同时把李唐的宗庙进行了降级。

但刘娥一时举棋不定,所以才会出现刘娥向大臣询问武则天的事情,其实她在试探大臣们的态度,谁知群臣纷纷指责武则天,没有一个人是支持的。

这些大臣里,有很多都是刘娥的心腹,连自己的心腹都不支持,她拿什么称帝?

要知道,武则天称帝时,她的心腹可都是一致地支持她的。

随后,刘娥建立刘氏七庙的事情也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不仅仅是各个重臣不支持,言官们更是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了了之。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不甘心的刘娥又找到驸马,问道:外边人都怎么说我?

驸马答道:臣没有听说其他的事情,就是有人说,天子已经长大,太后应该及时还政于天子。

刘娥听完之后,深感称帝的阻力太大,已经超过了她的掌控。

要知道,权力的本质是自下而上的支持,一旦她走出称帝这一步,说不定手下这帮大臣会搞个政变什么的,再废了她,拥立皇帝亲政。

所以,她没有称帝的土壤,更没有支持者,无法称帝。

其二,有两个人喝阻,或者说警醒了她,一个叫王曾,另一个叫吕夷简。

刘娥临朝称制之初,王曾就担心会再次重演武则天的历史覆辙,所以他特意找刘娥的心腹钱惟演喝酒。

当酒过三巡时,只听王曾说道:

太子年幼,必须得要太后摄政才行,然而,太后只有施恩于太子,太子才能安定,太子安定,刘氏一族才能安定。

此话之意很明显,这是在警示刘娥,当年吕后死了之后,吕氏一族被清算了,武则天死后,武家的人也不好过。

想要将来保全自己的家族,就要好好对待太子,将来他才会感恩,不会清算刘氏宗族。

钱惟演是个聪明人,立马就听懂了言外之意,随后便将此话传给了刘娥。

自此以后,刘娥对待宋仁宗就像亲生儿子一样,不曾有过半点亏待。

到了刘娥去世前一年,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去世,刘娥本打算悄悄拉出去挖个坑埋了。

谁知却遭到了大臣吕夷简的阻拦!

那一日,只见吕夷简突然挡住刘娥的去路,说道:太后,你难道不想再保全自己的家族了吗?

按理说,这种当堂拦住太后去路,出言不逊的行为,是很严重的罪行,可刘娥却沉默十几秒后,径直离开,事后也根本不追究吕夷简。

眼见刘娥不搭理自己,吕夷简干脆强行进宫,请求太后按照皇后之礼安葬李宸妃。

双方对峙一段时间后,刘娥经过一番思考,想起了当初王曾之言,也深知权力早晚要交给宋仁宗,于是做出了妥协,下令给李氏封“宸妃”封号,以皇后之礼安葬。

刘娥嗜权如命却至死不称帝,有三方面的原因

这两个人的警示行动,拯救了刘娥!

一年后,刘娥去世,宋仁宗得知了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怀疑刘娥故意搞事情,于是派兵包围了刘娥的干哥哥兼前夫刘美的住宅。

然后亲自查验李宸妃的棺椁,发现是以皇后之礼安葬的,大为感动,此后不仅没有对刘美一家动手,反而给了更多恩宠。

其三,称帝对刘娥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她是个孤女,自幼父母双亡,没有兄弟、没有姐妹,连堂兄弟都没有,而且一生没有诞下过任何子嗣。

现任的皇帝虽然是她儿子,但那是李宸妃生的。

如果称帝,将来皇位传给谁?

称了帝,自己过了一把皇帝瘾,一旦自己死了,必然遭到反攻倒算,不仅死后不得安生,连干哥哥兼前夫的刘美一家也得遭殃。

所以,对于刘娥来说,称帝危害极大,收益极低,不称帝的话,不仅能在历史上落个好名声,还能庇护自己的家族(虽然不是亲的),收益极高。

反正已经大权在握了,不称帝也好,那龙椅不还是照样坐,各种仪制规格照样和皇帝一样,甚至还穿龙袍,一样可以享受皇帝的待遇。

这三个方面,就是刘娥不称帝的主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13: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名相寇准为什么被贬雷州,客死他乡?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曾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两代君主的信任,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特别是在辽国南侵,北宋危机之时,寇准力劝想迁都逃跑的宋真宗御驾亲征,迫使辽国在澶州城外定立了“澶
2022-12-18 20:50
丁谓是宋真宗时期的权臣,在北宋的历史上名声并不好,被人称为奸臣,但是他才高八斗,与寇准成为了朋友。宋真宗执政晚期时丁谓却与寇准反目成仇了,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关系突然破裂?两人之间又
2023-10-09 16:16:00
街头卖艺的已婚歌女为何能成为北宋传奇皇后
...任皇后,史称武宣皇后;另一个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宋真宗赵恒皇后刘娥,史称章献明肃皇后。在中国封建帝王众多后妃中,刘娥不是才貌最出众的,也不是最有贤能学识的,但她绝对是最另类
2023-05-23 09:33:00
宰相寇准为何被罢相逐出京城
...罢官,还被逐出了京城。那么,宰相寇准:为什么斗不过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反倒罢相被逐出京城呢?一、宋朝名相寇准 寇准是宋朝时期的名相,寇家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寇准出身于这样的家
2024-04-24 20:38:00
寇准经常在宋真宗面前揭发王旦,王旦为什么还推荐寇准为宰相?
王旦是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他颇受宋真宗的信任和倚重。王旦为人少言寡语,但是工作却一丝不苟,他多次向宋真宗推荐人才,其中就有寇准。然而寇准经常在宋真宗面前揭发王旦的缺点,那么王旦为什
2023-01-25 20:56:00
一代名相寇准,为何结局那么惨?与寇准的三个性格缺陷相关
...不凄惨。寇准刚正不阿,才华横溢,深得宋太宗、宋真宗两任皇帝的信任,两次做到宰相高位。可是,这样能干的寇准,是怎样才会落到连魂魄都无法归乡的地步呢?
2022-12-11 15:25
宋真宗反思城下之盟,贤相寇准蒙冤遭贬
北宋景德五年即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动员了从开封到山东沿途百官,前往泰山脚下,他准备举行此前仅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和唐高宗才举行过的“泰山封禅大典”。宋真宗的队伍,浩浩荡荡
2023-04-25 13:37:00
宋朝是从何时种下恐辽症这“可恨可叹的根苗”的
...十六州,而先后离去,北宋带着“先天残疾”,进入到了宋真宗时期,从此开启了守成时代。因为宋真宗跟北方的辽国签署了一个著名的盟约——澶渊之盟!这个盟约可谓是宋朝“可恨和叹”的源头
2024-03-26 16:57:00
寇准屡遭被贬最终惨死,究竟是为何?
...通过获得政治权力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三、寇准贬官与宋真宗后期政治不无关系 1、天书封祀宋真宗在前期可以说是一个守成之君,促成了澶渊之盟,打下宋辽两国百年友好的基础。真宗统治
2023-02-27 22: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