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中考高考前家长别做这三件事
给孩子做心理减压真正为考试助力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爱科
通讯员刘芳
马上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大考前特别容易焦虑。心态不好自然会影响到复习进度和考试的发挥,那么考前应当如何调整心态,争取考出好成绩呢?青岛市市立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秦俊峰提醒家长们:中考、高考前,这三件事千万不要做。
不要传递焦虑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考前很焦虑,秦医生发现焦虑的不只是孩子,父母的焦虑程度可能更高,因此导致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一种非常压抑的氛围当中,我们该如何破局呢?
首先正确认识焦虑。考前焦虑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孩子只有十几岁,经历的事情还太少,会把这场考试看成目前人生中最大的一关,关乎着未来的人生路径。所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家长要稳住心态,开导孩子放下思想包袱,奋力拼搏就好,发挥出自己平日真实的水平即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坚持,就会在下个转弯实现超越,中考、高考只是人生马拉松上的一小段而已。
其次不要传递焦虑。有些家长总在孩子耳边灌输这样的话:“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考不好,你就上不了好大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你的人生呀,就剩吃苦了。”“一定要努力呀,你是我们全家的希望,爸爸妈妈辛苦工作就是为了你能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前程。”……这些话只反映了父母的焦虑,并不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把他们推向高压的深渊。家长们要学会隐藏、疏解自己的焦虑,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
不要唠叨,进行无效安慰
我们对待考试的态度决定了考试对我们的压力。
在心理学上,如果当人的焦虑达到一定程度,焦虑再加深的话会导致效率下降。所以如果孩子过度考虑考试后果,满脑子都是“如果我考不上,该怎么办?如果考不上,父母是不是会很失望?我对不起父母,同学看不起我”,他就很难在学习上集中精力,反而会影响复习和考试。
家长仅仅嘴上唠叨“别紧张,要放松”是没有用的,一定要行动起来,给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备考环境;趁饭后的休息时间,陪孩子下楼短时间活动一下;给孩子买杯喜欢的奶茶、适当听听音乐,让孩子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疏解。
不要死磕,有舍有得
一般大考都会有40%的题是比较简单的,还有40%的题是要拉开差距的,最后20%的题是给高材生准备的,所以碰到不会的题目先放一放,不要死磕浪费太多时间,导致卷子答不完。告诉孩子先答简单的,会的题目尽量都答对,避免失误,把能拿到的40%的分数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毕竟两道小题就顶一道大题了。
另外,很多同学容易出现一门没考好,就会陷入悲伤的沼泽无法自拔,影响以后的考试。其实大可不必,换个角度想,你不会别人也不会,与其浪费时间在一门已经考砸的科目上,不如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1 10: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