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铭记她的高远志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07:56: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历史铭记她的高远志向

慧仙女士遗像

历史铭记她的高远志向

慧仙碑

◎夏晓虹(北大中文系教授)

动念写作此文,乃是缘于2017年的一次春游。那年4月,照例带学生在北京一些景点行走。到五塔寺之前,已查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附设此间。游览过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真觉寺后,观赏展室内外众多的石刻便成为继发的兴奋点。我在碑林间游荡时,意外地发现一座额端署为“慧仙女工学校”的石碑,不禁喜出望外。

关于慧仙的事迹,以现存五塔寺内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这块“慧仙女工学校”碑文所记最为详细。此碑两面刻字。正面碑额篆书“慧仙女工学校”,所署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正是建校之际。碑阴则刻录了“叙述改建慧仙女工学校为祠堂之缘由”,时间是中华民国七年(1918)四月十五日。二文均由邓诚璋撰写。记述慧仙生平的文字见于碑面,因文字繁密,碑体高大,很难看清,且已历百余年,不无漫漶,故未见地方志资料移录全文。不过,1907年1月,慧仙女工学校正式开学前,此碑文已在北京《顺天时报》先行登载。

慧仙的父亲库克吉泰,姓额者特氏,蒙古正黄旗人,1873年(同治十二年)卒于热河都统任上。《顺天时报》因此称慧仙为“名门之女”。其夫承厚姓布鲁特氏(《清史稿》记为“布库鲁氏”),蒙古正白旗人,为工部郎中。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冬,承厚病殁。至次年春,慧仙由于伤心过度,也追随亡夫而去。临死前,她嘱咐其母将遗产托交诚璋,用以兴办女工学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慧仙做此选择的背景与用意。

慧仙关于女子“以分利为男子累”之说,先由梁启超1897年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提出,后流传广远,成为兴办女学堂、以使女性自立的必引论据。尽管因“无子嗣”,慧仙可以将遗产全部捐献,但其捐款的去向并非佛门道观或一般的慈善机构,而是学堂,尤其是女学堂,从而彰显了其人将维新意识付诸实践的决心。

特别应该说明的是,此议尚发生在清廷学部颁发奏定女学章程之前一年,慧仙之为女界先进实无疑义。何况,其捐出遗产“以举公众事业、造社会幸福”的想法,本怀有改良社会风习的用心,也显示出慧仙本人高远的志向。

将遗产全部捐出,化私为公,既是对“以家产遗子孙”的传统风俗的改变,也表现出对艰难起步的女子教育事业的倾力支持,本身就是一个创举。

当然,慧仙已逝,遗愿的实现须依赖他人。而所托得人,也正见出其识断高明。诚璋,字裕如,又字玉如,汉军正黄旗人。由内务府郎中,授农工商部左参议,曾任京师劝工陈列所总办、农事试验场总办。其人不仅与承厚一家关系密切,而且在办学方面已有心得。以其改设三旗小学堂、创办公立学堂的办学经历,以及内务府学堂总提调的身份,诚璋无疑是慧仙心目中最合适的遗嘱执行人。

不同于一般的女学堂,慧仙有意建立的是女工学校,并预订了“女工习艺所”的校名,自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既认定女子均应成为有独立职业的生利者,家庭与国家才能摆脱贫弱,那么,学校就应当教授女子所需要具备的“普通知识,或一艺之长”。而当时的民办女学中,传授“普通知识”者居多,传习“一艺之长”的女工学校则很少见。当慧仙订立遗嘱之时,女工学校在京城更是缺项。慧仙意欲补阙,为女子自立提供更实在的帮助,确系眼光敏锐。

遵照慧仙的遗愿,诚璋用这二万六千七百两经费在净土寺街(位于今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北锣鼓巷)购地一方,兴建学校。校舍于1907年1月中旬(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落成。最初的方案是以慧仙女工厂为主,“招收女生,不收学费,并供一餐,附设女学一班,均以十五至二十岁者为合格”。但很快附庸即蔚为大国,校名确定为慧仙女工学校。1907年3月9日(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慧仙女工学校开课。诚璋任该校总办。招收的学生有一百多人,分为高等、初等与女工三班。所谓“高等”“初等”者,都属于普通科。但无论如何,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女工班,这也符合创办者的初衷,凸显了学校特色。

一个月后,4月7日(二月二十五日),因慈禧太后赐予“培才劝学”匾额,该校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而在慈禧太后赐匾之前,光绪皇帝先已颁给学校“育才兴学”匾额。应该说,能够一并得到太后与皇帝赏赐匾文的学校十分罕见,当时视为极高荣耀也很自然,难怪《北京女报》要推许慧仙女士“名垂千古”了。

供图/夏晓虹责任编辑:李晓(EN03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年,年号“光绪”。今天给大家讲讲:光绪皇帝是位蛮有志向的年轻皇帝,但他的一生始终摆脱不了慈禧太后的控制,这是为何呢?一.年幼幸运即位,故被垂帘听政爱新觉罗·载湉4岁时,同治帝
2023-01-11 23:01:00
...百多年前,为余杭一带悠久的蚕桑文化留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塘栖周边农村盛产土种三眠蚕,所谓“三眠蚕”,指的是幼虫期眠三次即结茧化蛹的一个品种。由于三眠蚕的幼虫期较短,食桑量
2024-05-31 12:54:00
光绪为何一辈子都没争赢慈禧
...觉得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悲剧,心中有着振兴中国的大志向却总是没有机会实现。到后来历史资料看得多了之后,才会发现,历史的走向其实就是历史发生事情最好的结局。光绪皇帝远非你当初历
2024-04-19 09:56:00
清朝皇帝的年号有什么含义呢
...影响之深。并且,这是他继承汗位后所用的年号,可见他志向远大。【庙号】清太宗【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崇德崇德(1636年—1643年)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
2023-02-20 21:41:00
...得出头”。这对对联传为佳话,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情和志向。1893年,骆成骧参加了四川乡试,考中秀才第一名。他接着入京参加会试,但次年的恩科会试表现不佳,只得留在北京谋生。他以
2023-10-15 17:2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正在清扫马路的淮北市杜集区环卫工人梁环荣发现路面上有一个卡包,里面装有19万元存折和7张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她第一时间报警并在原地等待警察到来。面对
2025-03-18 16:30:00
19张清朝美女旧照,珍妃、婉容、慈禧、谁说清朝没有美女?
...,权倾朝野。至父辈,家道中衰。后与溥仪离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女人! 8、对着镜子自己梳妆的清朝妇女,那时候的穿衣镜真是很大,配上旁边的精致雕花。 也因该是富贵
2025-01-11 21:44:00
百年文化沉淀待开掘
...贡院旧址”的石碑立在了兰大二院内的至公堂前,有134年历史的甘肃贡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甘肃贡院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主持修建的。光绪十一年(公元1
2023-02-15 17:07:00
光绪帝为何死后才是“真皇帝”?
...们之间的还是有感情的,等到光绪长大以后毕竟也是个有志向有野心的男子,在那个年代自然不愿意屈居于一个女子的掌控之下,两个人都不愿意放弃权利,渐渐地他们的关系就跌入低谷。就在光绪
2023-06-22 15: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代民国百家书法展在北京圣佳艺术中心展出
11月24日始,北京圣佳艺术中心将精心呈现“墨薮星辉——柳溪书屋藏清代民国百家书法展”。据圣佳艺术中心负责人薛世清介绍
2025-11-27 11:17:00
《爷爷的白鹿原》是一曲以黄土为基、血脉为弦的深沉颂歌。诗人通过“爷爷”这一意象,将个人家族记忆与地域文明史巧妙缝合,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坐标系
2025-11-27 11:17:00
6米长、2.5米高的书柜里,1000多本日记从底层整齐码放到顶层。83岁的太原晋源区晋祠镇老人郭永安,用61年时间将个人生活
2025-11-27 12:56:00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考古发掘一处西晋十六国时期家族墓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周陵镇豆家村东南,考古发掘一处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家族墓地。不久前出版的《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刊发了《陕西西咸新区豆家村西晋十六国墓发掘简报》
2025-11-27 13:41:00
县在发生|福州人必看!永泰藏了400多年的“神秘文书”亮相
近日,200余件永泰文书在永泰县博物馆首次集体亮相,这些展品时间跨度达400余年,不仅承载着明清时期永泰社会经济变迁的密码
2025-11-27 19:17:00
咸阳地区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出土陶俑有浓厚“鲜卑风”
先后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洛阳的北魏,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2025-11-26 16:26:00
步屧深林晚,春池赏不稀。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野日荒荒白,悲风稍稍飞。无由睹雄略,寥落壮心违。———清·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亭题壁》清代诗人朱彝尊曾五游晋祠
2025-11-26 20:24:00
11月2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运城市垣曲县西窑墓地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该墓地为春秋晚期贵族墓葬,很可能与历史上晋国讨伐皋落氏后设置的“瓠丘”邑的管理者有关
2025-11-26 20:24:00
“国保”背后的故事(15)古刹深处映“霜红”
【多福寺】多福寺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乡庄头村。始建于唐,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
2025-11-26 20:24:00
高欢与晋阳霸府
蒙山脚下北齐开化寺连理塔(资料图片)晋阳霸府,又称大将军府、大丞相府,是高欢与其子高澄、高洋在晋阳建立的权力机构,也是我国历史上东魏与北齐王朝的统治重心
2025-11-26 20:24:00
江苏南京:“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28日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1月28日,“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将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幕,约140件(套)来自意大利的殿堂级馆藏珍宝将集中亮相
2025-11-26 10:27:00
一场有趣的讲座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 苏轼与王安石的交锋 对年轻人成长有何启示?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王蒙李荔慧)11月25日下午
2025-11-26 10:27:00
谭知耕——忆金牛山反袭击战【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谭知耕,1917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11-26 10:2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近日,记者从白口城考古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文章中获悉,白口城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白口城考古队发现了白口城外城南门三次大规模营建的情况
2025-11-26 07:08:00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将在苏博西馆展览
江南时报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展览将于2025年11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25件代表性创作以及相关手稿
2025-11-24 1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