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相信每一个吃降压药的人,都会在吃药一段时间后复测血压,一方面是看看现在到什么血压值了,另一方面是为了看看吃药的效果咋样。
测量后仪器上会显示一个数值,此时必须要有一个降压标准,这样一来通过对比才能知道自己的血压有没有恢复正常。可是你知道吗?血压标准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是一种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改变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成年人收缩≥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被定为高血压。
高血压不一定是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的诊断需要在安静状态下,由医生进行测量,并且需在不同时间段,连续三次测得血压升高,才称为高血压病。
因此,出现高血压时,无需过度焦虑,建议到心血管内科就诊,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
高血压会有什么症状?这6种情况,不妨对照看看
1.头痛
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可在血压下降后消失。可同时合并其他原因的头痛,往往与血压水平无关,例如精神焦虑性头痛、偏头痛等。
2.头晕
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有些患者的头晕表现为一时性的,一般在蹲下或者起立的时候,出现头晕的症状。
而有些患者的头晕,则是持续性的。头晕会使高血压患者十分痛苦,患者会出现沉闷的不适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与学习。
3.腰酸背疼
部分高血压患者有腰酸背疼的现象,但没有患高血压的人也会有这种现象。如同一种姿势保持太久,肩部的血液循环不好,或是患风湿性的炎症,以及肌腱发炎等也会发生腰酸背疼。
4.麻木
麻木也是高血压患者的早期的信号,患者主要的表现为手指、足趾麻木、皮肤如同针刺感,并且肌肉酸痛等的症状,部分的患者会有手指不灵活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高血压会导致全身小动脉出现痉挛缺血的情况,进而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足的情况。
5.胸闷心悸
如果心脏总是出现不适感,有胸闷,心慌心悸的感觉,除了排除本身心脏出现的器质性病变,还要通过高血压的症状来判断是否已经血压高。
因为在持续血压波动的过程中心脏周围的血管会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心脏正常的血液供应。
而心脏若处于缺血的状态中,功能会异常,严重时就容易胸闷,心慌,有时心率还会变化,需及时检查了解原因,不可耽误治疗。
6.失眠
如果有高血压,那么血压的持续升高会导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多梦等症状。睡眠质量差又会反过来导致血压升高,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你知道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标准吗?
确诊高血压后,最重要就是遵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除了要遵医嘱用药外,日常生活中还要坚持测量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准确的测量血压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加药、减药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方面面。
很多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的控制标准并不够了解,有些人可能稍微知道,但也仅限于知道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但其实这个标准并不准确,因为具体到个人,控制标准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天天吃降压药的人要注意,140/90不再是降压标准!知晓后再吃不迟
高血压的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控制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应该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有糖尿病、冠心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要进一步使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当然如果患者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服药后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虽然仍然高于正常,但由于年龄过大的老年人对低血压的耐受力差。因此血压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接受。
服用降压药有什么注意事项?罗列5点,第一点很多人都不在意
1.保持心情平稳
在服用降压药期间要尽量保持心态平稳,如果情绪经常出现波动,比如过度紧张或者非常生气,则有可能会使降压药的药效受到影响。
严重的时候还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要规律的作息,而且还要戒烟戒酒并控制体重。
2.勿擅自更改药物用法
有些药物一天需要服用2到3次,有的病人一天只服用一次,白天量血压确实正常了,晚上并没有量,以为控制的很好。其实并没有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一定要按照药物说明书的服用指导来用药。
3.不要频繁的去更换药物
很多患者觉得这种药物有依赖性,吃的时间久了就不管用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您吃一种到两种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理想,这时候您需要做的是继续保持,而不是随便去更换。
4.切忌无症状不服药
很多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即使血压高达200mmHg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仅仅在测量血压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对高血压危害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拒绝接受降压治疗,导致产生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因此,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定期监测血压。
5.不要在睡前服药
高血压患者一般还伴随着动脉硬化、血流量减少的并发症状。
如果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话,由于睡觉时人体的血压会降低,这时使用降压药会引起血压过度降低,从而容易在睡眠的时候出现心绞痛、脑血栓等危及病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