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养生吧 小暑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08 14:19: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养生吧 小暑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小暑节气推着一波波热浪如约而至,标志着盛夏的正式到来。小暑药食养生是健脾化湿清心火,益气养阴消暑热。今天,就给大家介绍适合小暑养生的一菜一粥一茶。

绿豆莲子粥

准备绿豆30g、莲子20g、粳米50g、冰糖适量。将绿豆、莲子提前浸泡2小时;与粳米同煮成粥,加冰糖调味。

绿豆性寒味甘,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养心安神、健脾止泻。三者搭配绿豆清解暑热,莲子养心健脾,粳米补中益气。全方清补结合,兼顾祛湿与养心。此粥适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者。

凉拌藕

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小暑时节,新鲜莲藕,开水焯后,加姜、醋凉拌,可清热解暑。适宜于小暑湿热伤脾,脾失健运,消化不良者。

清暑益气茶

准备西洋参3克、西瓜翠衣15克、石斛5克、麦冬5克、竹叶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西洋参性凉味微苦甘,入心脾肺肾经,可益气养阴、清热生津、补心气、益脾气、养心阴、滋脾阴;西瓜翠衣性凉味甘,入脾、胃经,可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肾胃经,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止渴、明目;麦冬性微寒味微苦甘,入心肺胃经,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安神、养阴清热止渴;竹叶性寒味辛甘淡,入心胃小肠经,可清热泻火、清心除烦、清胃热、生津止渴、利尿。五药合用可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此茶适于小暑天气,暑热气津两伤,体倦少气、口渴、汗多、精神不振、心烦、尿黄者。

·划重点·

清补结合顺应自然

小暑时节,气温持续高热,空气湿度增大,暑热与湿气交织,气候特征“暑多夹湿”。昼长夜短,人体易耗气伤津,脾胃功能减弱,易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心烦失眠等问题。此时的养生核心在于“清补结合”,顺应自然,方能安然度夏。

小暑时节应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勤补水。需静心养神,保持情绪平和,可听听轻音乐,疏解烦躁。宜运动适度,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八段锦等,避免大汗。

饮食上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多食瓜果蔬菜,如冬瓜、苦瓜、绿豆等。忌贪凉过度,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冷饮需适量,避免损伤脾胃阳气。脏腑调理首宜健脾祛湿,暑湿易困脾,导致腹胀、便溏,可选用茯苓、薏苡仁、白扁豆等。同时,注意养心护阳,夏季对应心,需防心火亢盛,推荐莲子、百合、麦冬等清心滋阴之品。

需要提醒大家,药膳需根据体质调整:湿热体质可加荷叶、赤小豆;阴虚者可添麦冬、百合。若遇持续不适,请及时就医。

文/李金辉责任编辑:冯莉(EN01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消暑健脾、清热利湿 老少咸宜 向您推荐四款养生粥
...烧开,转小火慢熬约2小时;4、最后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一点冰糖进去,不喜欢吃甜的人可不加。绿豆百合粥绿豆清热解毒,百合润肺生津,薏米清热利湿,绿豆百合粥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夏季美
2023-08-12 06:26:00
明日芒种!“吃对四样,忌做三事” 养生攻略请查收
明天(5日)17时57分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雨水增多、气温升高、昼长夜短芒种时节养生攻略已为你备好芒种之后这样吃效果“杠杠滴”在湿热的环
2025-06-04 17:40:00
大暑,不懂规矩要吃亏!喝1汤、饮1茶、吃1粥,健康度伏天!
随着季节的更迭,明日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大暑。大暑时节,烈日炎炎,暑气蒸腾,人体易出汗,消耗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中暑或其他健康问题。古语有云:“顺时而食,不时不食
2024-07-24 09:52:00
癌患立夏时段需做到哪三点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自然表示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 立夏”也 。现代人对于节气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视,但在古代,据记载, 周朝时
2023-06-27 13:48:00
2023兔年养生月历请收好
...很简单,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中医历来重视节气养生,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养生方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作了一份“2023兔年养生月历”,请收好。图源 视觉中国农历一月
2022-12-31 16:12:00
...很多,是否能有成效,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中医历来重视节气养生,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养生方案?请看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作的“2023兔年养生月历”。农历一月适当“春捂”,穿着应“
2023-02-03 15:29:00
...小时,泡松软和百合、陈皮一起来煮,煮到软烂了,可以加一点桂花、冰糖,这种老少咸宜。保护我们的健康 你“踩雷”了吗?立夏节气,呵护健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下面这些误区,请务必
2025-05-04 11:29:00
夏至之后,有钱没钱,别忘了吃“3宝汤”,顺应节气,安然入伏!
夏至,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盛夏的来临,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三伏天。在这个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汗,消耗的能量也随
2024-06-24 20:02:00
夏至节气,气温再度攀升。专家表示,此时人体处于新陈代谢加速的状态,是阳气最旺的季节,也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要从饮食起居上进行调节。晚睡早起饮食清补夏至前后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
2023-01-10 20: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
胃溃疡,你真的了解吗?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
2025-11-08 05:24:00
重症肺炎的“隐形杀手”如何打破免疫防线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当普通肺炎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时,这场与病原体的“战争”便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2025-11-08 05:24:00
拔罐养生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温和调理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忽视护理细节,没达到养生效果,引发皮肤损伤、邪气入侵等问题
2025-11-08 05:24:00
深呼吸真的能减压吗?科学原理揭秘
面对堆积的事务、突发的挑战,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叹口气或做几次深呼吸,随后便感觉紧绷的神经稍有舒缓。但也有人疑惑:这不过是简单的呼吸动作
2025-11-08 05:24: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与诊疗进展:聚焦扁桃体与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