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打破运输堵点,让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实现——
“批量定,分批发;全世界,三天到” ■本报记者 唐玮婕
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市近三分之一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一张打破温控产品运输堵点的物流网络正在加速落地,可更好满足CAR-T细胞治疗产品、高端检测试剂的实际需求,以“批量定,分批发;全世界,三天到”,跑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加速度。
就在昨天,由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东航冷链物流(上海)有限公司揭牌运营,将专攻医药及高端制造温控货供应链服务、生鲜供应链服务、口岸服务及数字化平台运营。
近年,保税区域持续发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涵盖研发、检测、生产、仓储、贸易、供应链管理、医疗服务、临床试验等的全产业生态。2023年,保税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060亿元,比上年增长7.3%,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成为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随着CAR-T细胞治疗产品、高端检测试剂等进出口量持续增加,区域内不少生物医药企业也面临一个共同的产业痛点:温控货物在位移过程中容易遇到失温货损、信息断链、监控断链等问题。
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峰表示,保税区管理局决定携手东航物流共同破解这一难题,在确保相关医药制品安全稳定性的同时,实现“批量定,分批发;全世界,三天到”,由此充分激活产业新动能。
东航物流把冷链公司设在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也是瞄准了保税区域内良好的生物医药生态,为进一步延长业务链条、拓展业务空间提供更多可能性。“无论是CAR-T产品,还是体外检测试剂等,不仅保质期短,对运输温度控制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更好满足高端医疗的物流需求,我们借助科技赋能,采用无线温度标签和射频识别标签,可实时监控生物医药产品在运输全链路上的温度、位置、时间信息,一旦温度出现异常就能自动预警。”东航冷链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洪透露,通过向航空运输两端延伸,联通起生物医药供应链各环节,保税区域将形成一个从进口到终端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
东航物流董事长郭丽君表示,成立东航冷链公司,可充分发挥东航航线和机场口岸优势,在全国消费中心城市布局生鲜港和医药港,构建服务全国、覆盖全球各主要经济区的生鲜、医药、高端制造等快温控货的服务网络;助力提升上海口岸服务能级,畅通中国生产的医药制品、高端制造等温控货物出海之路,引领航空冷链新质生产力发展。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依托毗邻机场的区位优势与引领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已全面配套并集成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实现“全天候通关”保障,吸引众多亚太乃至全球供应链企业、分拨中心集聚发展。利用浦东机场综保区区位和贸易便利化优势,东航冷链在此将建立“产地工厂—浦东机场—终端用户”三级流通模式,通过供应链整合+数字化赋能,让供应链更透明、更智能,实现供应链环节更少、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