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咋样避开APP消费陷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8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

关闭自动续费功能仍被扣费

咋样避开APP消费陷阱

近日,“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表示,他关闭了某APP自动续费功能,却还是被扣费了。现如今,在大多数APP上看剧、听歌、健身、读书都需要购买会员,一个步骤能快速成为会员,但想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却没那么容易。

开通自动续费会员后及时关闭,未必能躲过扣费套路。市民刘先生掉入“陷阱”,“我以为在APP里关闭了自动续费功能就好了,没想到并未彻底关闭。作为普通消费者,摸不清其中的套路啊!”

2021年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作出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2023年,工信部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中细化、完善了规定,应将短信、信息推送作为显著提醒方式予以明确,并重申要提供便捷的取消途径。

关闭后部分APP会以短信形式告知“自动续费服务已关闭”,如未收到短信提示,可在APP会员管理中进行查询确认。

如何关闭APP自动续费功能

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平台查看,苹果手机用户注意要关闭订阅功能。

途径一

打开微信进入“我”-设置-帮助与反馈-支付-自动扣费管理-关闭自动续费服务。

途径二

打开支付宝-搜索“自动续费”-点击“支付宝自动续费管理”-关闭相关服务。

途径三

苹果手机打开设置-Apple ID-订阅-取消订阅。

本报记者 魏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任旭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打假”和“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取消“强制自动续费”的呼吁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近年来,随着短视频App、付费网站的快
2024-03-14 12:11:00
褒贬不一 毁誉参半 使用先用后付 小心踩到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李燕京近年来,很多电商平台推出“先使用后付款”服务,允许消费者网上购物时无须立即付款,待商品确认收货后再进行支付
2025-01-22 10:58:00
...支付平台,以免密支付的方式实现自动扣费。然而,一些消费者关闭了续费功能,仍被持续扣费。自动续费往往涉及网络服务提供商、应用商店及支付平台等多个环节,续费政策不一,让消费者体验
2024-01-15 01:26:00
六大买家电坑曝光:看完能省上万元
...价格陷阱价格是购买家电时最直观的考量因素之一。很多消费者往往只关注价格,而忽略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一些商家可能会利用虚高的原价、不实的折扣等手段设置价格陷阱。因此,在购买家电
2024-02-15 14:56:00
轻信“代理退保”是救命稻草,结果却是踏入陷阱的开始
...现后,再想以原有的费率重新购买原有的保障就很难了。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保单有除外责任甚至被拒保的风险。轻信“代理退保”的风险现在还有一类
2024-01-23 16:38:00
壹点315|多款软件涉“套娃式”收费,AI功能成割韭菜“新刀”
...户的卖点。然而,这场技术盛宴背后,却暗藏着大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灰色操作,AI功能诱导开通会员、自动扣费规则模糊、AI功能“货不对板”等问题层出不穷。记者调查发现,从工具类软件
2025-03-14 12:20:00
...券,还必须要充值满一定额度才能使用一张抵扣券,不少消费者直呼上当。2月16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谨防“捡漏式”话费充值消费陷阱,对低价打折充值需保持理性,一定要看
2023-02-16 18:38:00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3月7日,江苏南京都市圈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盟根据区域消费投诉热点,结合“共筑满意消费”年主题,发出“六劝”特别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防范消费陷阱。一
2025-03-07 17:30:00
大众网记者 屈晨晨 通讯员 刘晓霞 烟台报道为提高广大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烟台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十大消费警示,涉及预付式消费、老年人消费、医疗美容、定金订金、网络
2024-08-16 18:2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