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6月17日,《全史(1902-1949)》新书首发,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原院长吴廷俊领衔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系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果。该书由“报史”“年表”和“报人”三卷构成,共五册,合计300万字。三卷内容相辅相成,“报史”卷本着“论从史出”的治史原则,更新了以往《大公报》史研究的诸多观点;“年表”卷为撰史准备了翔实的史料;“报人”卷为《大公报》人立传,共收入56人,其内容更为生动、丰满。《全史(1902-1949)》突破了以往《大公报》断代史的研究,对《大公报》47年历史进行全史研究,英记时期、王记时期和新记时期的《大公报》,均有详论。该书也是迄今为止有关《大公报》史最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这部300万字的煌煌著作,是几十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认为,“专著刷新和订正了《大公报》研究,代表了《大公报》史研究最高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对《大公报》的研究弥补了前人研究的很多缺口,是新闻史研究的卓越学者,研究成果远迈前人。”
据了解,《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6月17日,今年是121周年。《大公报》诞生于天津,成长于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去年6月13日,《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公报》秉承“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立言为公,文章报国,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香港回归祖国、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大公报》旗帜鲜明发出正面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为维护香港社会稳定、增进香港与内地交流、促进人心回归作出了贡献。。《大公报》作为世界上仍在发行的、历史悠久的中文报纸,对近代和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