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图片由海宁人民医院提供
■撰文 陆怡
秦大伯今年83岁,是一位镜面右位心的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近日,该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秦大伯实施了房颤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及左束支起搏术,为广大高龄及右位心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
一般而言,普通人的心脏偏左,位于左胸腔,但也有一部分人长在了右侧,其心房、心室和大血管的位置宛如正常心脏的镜中象,被称为“右位心”,又称“镜面心”。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在人群中约占1%。
为右位心患者行左束支起搏手术,目前国内外仅有个案报道。据悉,本次该院心内科成功为“右位心”患者实施房颤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及左束支起搏术,为浙江省首例。
83岁的秦大伯,在2个月前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长时间的心衰、房颤让秦大伯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该院心内科主任吉亚军、主刀医生张渊决定为秦大伯首先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通过使用射频能量和热能,借助电极导管将热能传递到心脏内的病变部位,从而破坏病变的细胞,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通过心腔内超声及心脏三维电标测系统精确标测,精准消融。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秦大伯恢复窦性心律。
然而,在术后检查中,秦大伯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出现了多次停搏,最长停搏时间超过了4秒,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
考虑到秦大伯自身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结合基本病史情况,心内科起搏团队吉亚军主任,冯莉、沈晓易医师经过仔细讨论,认为选择传导系统起搏的方式能避免心功能的持续恶化。
传导系统起搏方式较传统的右室起搏更为复杂,面对和正常解剖完全不同的镜面右位心则更具挑战。
起搏团队在术前反复研讨手术策略,完成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伟剑教授的指导下,经过持续2小时的手术,该院完成了浙江省首例右位心传导系统起搏植入。
术后,秦大伯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