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开发的路径选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8 10: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日照日报

刘昌玮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补充。笔者立足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存现状,调查了现存的保护、开发情况,从建立健全保护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专业法律标准和多渠道拓展开发路径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对未来非遗档案的保护开发工作提供合理参考。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各国人民世代相承、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皿、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范围包含: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档案,作为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非遗档案作为真实记录和保存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地域、民族特色、风格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手资料,能够克服时间和地域限制,将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精华,以最本真的状态保留下来。

缺乏史料记载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缺少凭证记录的传统文化是孤立无援的。我们再也不要重蹈传统拔河、燃灯会、江陵端午祭、《东医宝鉴》、儒学书院、宗庙祭祀的覆辙,在当今文化起源的争夺中,损失几千年文明史中引为自豪的文化身份认同。由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非遗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充分发挥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传播过程中的自身优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于世界文化之林。

现状阐述

调查发现,当前我市非遗档案主要以文字、图片形式保存,也有少量视频形式档案。各级文化部门和相关从业者,虽然从思想上有保留和记录相关资料的意识,但仍在资料收集、规范建档、机制健全、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1.非遗档案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各非遗档案的收集、管理主体间缺乏有效沟通,未形成规范化、体系化的保护模式。权区分不明、信息重复交叉情况普遍。

2.非遗档案保护与开发的法律依据不完善。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国家、省、市、区县各级层面已开展多年,成效显著,但在非遗档案保护和开发方面仍未有专门性的,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律或规章,由此,各地非遗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标准不一、效果参差不齐。

3.非遗档案的开发路径仍需进一步拓展。调查发现,我市现存非遗档案的主要开发途径仍为传统模式,仅在高校学生撰写论文时发挥依据作用,开发力度不足,利用频率不高,成效不显著。

路径分析

针对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1 .建立健全非遗档案保护体制机制。

首先,要明确非遗档案保护的主体。调查发现,我市目前非遗档案呈现多主体分散保管的状况,各保管主体权责不明,存在信息交叉重复的现象。为此,建议由文化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方,划分权责。例如,根据各区县非遗分布的聚集性差异,可由各区县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实施保管和存放,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收集、鉴定和整理,对于部分涉及数量庞大档案规模的非遗项目,还可邀请有资质、专业性强的第三方机构合作。经鉴定、整理后的非遗档案,除依据不同项目的获批级别划分外,还可依据现存非遗的存续状况、濒危程度分类归档后统一移交市档案馆保存。

其次,要“因时”“因地”“因材”制宜,根据不同保存载体、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发源地区、艺术类别的非遗档案,设定不同的安保制度。

最后,要建立信息安全体系。从非遗档案的收集、归档;到划分不同保护密级,严防信息泄露、变卖等失泄密事故;最后到非人为灾难性事故的防范与事后修复全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

2.健全和完善非遗档案保护的法律标准。非遗档案保护工作,目前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和《档案法》,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这两部法律并不能完全指导非遗档案保护工作。仍需就档案安全保管过程中的所有权按定义、采集盒接收方式、管理标准、安全保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奖惩制度等进行明确规范,制定出一套全国性的规范性标准文件。

3.多渠道拓展非遗档案的开发路径。一方面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帮助深化非遗文化领域的探索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地方非遗保护中心、民间文化机构的合作,通过举办能够吸引大众广泛参与的非遗传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互动,通过活态传播的途径,丰富和拓展非遗传承的方式。

结语

过往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忽略了保护工作。现在能看到的是,很多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它们的活态原貌。而这正是由于保护意识不足与措施不完善所致。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时代发展,我们应避免历史的遗憾重演,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开发的进程。

【日照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与开发实践路径探析”(课题编号:20231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家级名录+1!泸州老窖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为中国酒类行业首家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三大国家级名录的企业。△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部分截图)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2025-06-13 11:47:00
档见枣庄——城市记忆综合展焕新开放 6·9国际档案日邂逅非遗文化
...感受城市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感。这次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一次富有价值的探索——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非遗作为活态传承的文化实践,二者相辅相
2025-06-12 12:19:00
...的优势(一)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与活态传承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人亡技失”困境,AI推动了非遗保护从“经验传承”向“数据传承”转型。河南省建立的非遗数字化档案库
2025-06-27 19:36:00
寻找“聊城最美手艺人”,展示大国工匠风采
...艺人展位,展示其精华作品和制作工艺。已全面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今年9月,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答复称,近年来,聊城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方法路径,从挖掘普查
2023-11-08 09:47:00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赴山东开展非遗文化调研
...版年画、风筝、剪纸、扎染、绒绣、莱州毛笔、螳螂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座谈会、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等方式,对当地非遗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7月8日—12日,实践团队在潍坊进行
2023-07-16 12:28:00
...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
2025-06-17 20:04:00
“解码”非遗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来潍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团队与潍坊市寒亭区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现状、地区非遗“传统+产业+创意”发展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举措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寒亭区文
2023-08-05 14:53:00
临沂职业学院举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教联盟年会
鲁网6月16日讯6月13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教联盟年会在临沂职业学院举行。作为临沂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一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配套活动之一,本
2025-06-16 16:54:00
...世界记忆名录属于世界记忆项目,与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在少林寺碑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之前,2010年,包含少林寺在
2025-04-18 22: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正定乒乓”全民联赛,全域联动玩法多样
9月7日,选手在正定阳和楼东广场参加2025“正定乒乓”全民联赛。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摄在景区参加比赛是什么感觉?现场报名当即参赛是什么场景
2025-09-15 08:00:00
民生一线|菜市场,烟火气里有新意
9月10日,年轻人在石家庄市长安区的菜鲜生市民生活服务中心选购商品。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屈玉琪摄菜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2025-09-15 08:00:00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即将启帷主会场七大展区预计展出设计新品3200件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9月9日,从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09-15 08:02:00
记者走基层|打“飞的”游太行“红川绿谷”
9月9日上午,记者乘坐小型直升机在400米高空俯瞰邢台大峡谷风光。 河北日报记者 吕若汐摄9月9日上午10时,一架深蓝色罗宾逊R44小型直升机停在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停机坪
2025-09-15 08:04:00
掘金副产物 串起产业链解锁一粒海盐的循环密码——海洋经济新脉动(五)8月29日,在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离子膜烧碱车间内
2025-09-15 08:04:00
9月14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项目现场一派火热景象,T3航站楼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东、西、中指廊区域,60余台印着“TZ”标识的高空作业平台格外醒目
2025-09-15 06:42:00
央媒看太原9月13日,央广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为题
2025-09-15 06:42:00
不止于奖项!江西科学技术奖因何“宝贵”?
9月11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召开。这场大会不仅是对江西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礼赞,更通过奖项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全省科技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2025-09-15 06:50:00
石墩遭移位,机动车违规驶入景观桥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南昌市新建区兴国南路延伸景观桥自正式通车后,打通了曾经阻隔居民出行的“断头路”,为周边居民架起了一座通行便利的“民心桥”
2025-09-15 06:50:00
江西创业担保贷款总量居全国首位
“十四五”期间,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达到352万人和561万人;实施一揽子稳就业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3亿元
2025-09-15 06:50:00
这场红茶盛会为啥选择修水?
修水悠悠,九岭延绵,九江修水,这个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小城,即将迎来一场国家级盛事。 9月12日,记者从“2025中国红茶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09-15 06:50:00
江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9月13日晚,萍乡市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灯火璀璨,人流如织。伴随着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江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2025-09-15 06:50: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9月14日,太原天然气公司开展2025年度小微营福用户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燃气安全事故
2025-09-15 07:12:00
9月13日14时30分,一架由匈牙利飞来的空客A320民航客机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这是我省落地的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2025-09-15 07:13:00
今年秋季学期,小店区老年大学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团队为支撑、艺术展示为延伸,深化“课程扩容”、做活“团队入驻”、点亮“风采展示”
2025-09-15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