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寻找“聊城最美手艺人”,展示大国工匠风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8 09:4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寻找“聊城最美手艺人”,展示大国工匠风采

记者张同建通讯员梁兆坤

有一个群体,他们的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都展现着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和独特魅力,凝聚着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和强大创造力,这个群体,就是一代代潜心追梦的能工巧匠,我们的最美手艺人。

寻找“聊城最美手艺人”,展示大国工匠风采

推介技能技艺人才,展示聊城工匠风采

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姚晨提交《关于举办“寻找聊城最美手艺人”技艺展示活动的建议》,她说,为实现聊城市非遗文化及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手艺文化和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历史遗产,走进更多普通人的视野,展现和弘扬聊城市现代多元文化内涵和职业精神,促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建议在全市寻找“聊城最美手艺人”,推介聊城一线和民间技能技艺人才群体,展示聊城工匠风采,为建设“六个新聊城”助力添彩。

姚晨委员的建议包括:精确定位“聊城手艺人”概念;制作聊城“聊城手艺人”宣传片;现场设置聊城代表性手艺人展位,展示其精华作品和制作工艺。

已全面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

今年9月,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答复称,近年来,聊城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方法路径,从挖掘普查、建立名录、研究记录、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非遗保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09年,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系统梳理了全市四级名录体系,共调查非遗项目976项、传承人766名,采集照片、视频等数字信息3000余条,梳理归档338项,为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进一步夯实基础。截至目前,聊城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省级65项、市级261项;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31人、市级208人。

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有力有效

成立保护机构。自2009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先后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承担非遗保护的有关具体工作。通过设立传承人补助资金、举办拜师仪式、吸纳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力。

建设传习场馆。聊城市非遗陈列馆为聊城市综合性非遗精品陈列馆,建于2014年,面积400余平方米,承担了市级非遗项目的展陈、保护和宣传等功能。展厅共陈列非遗项目61项,通过图文、实景、多媒体影像以及节假日传承人现场互动展示等手段,展现聊城市丰富的非遗资源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部分县(市区)、乡镇围绕本地非遗资源建立了各类宣传展示场所,临清市博物馆二楼特设非遗展馆、冠县文化馆建有非遗展厅、莘县雁塔布置了非遗展区、道口铺街道建立了民间艺术博物馆等等。

加强资金扶持。设立了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0万元,制定了《聊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细则》;组织相关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19年以来,国家、省、市共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619.7万元,对94个非遗项目、199位传承人、1个大运河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试点、9项研培活动、8个非遗工坊、7项重点活动和集聚平台建设、8项县级非遗传承实践活动进行补助。

扩大政府采购。为推动非遗传统表演类项目发展,聊城杂技、山东梆子、蛤蟆嗡纳入“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政府采购范围。2019年以来,共采购1360场,金额788万元。

规范评估管理。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探索市级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开展十佳非遗传承人评选,同时对连续两次评估结果不合格取消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自2020年起,每两年对市级非遗传承人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估量化,并将评估结果对市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差异化补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不断完善

普及性保护。促进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及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利用非遗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场等普及性活动,推动非遗融入民群众日常生活,促进非遗在当地社区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积极作用。2022年,东昌府区被确定为“非遗在社区”全省五个试点县之一。

数字化保护。推动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普查成果数字化转化和运用。目前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现已进入优化测试阶段。自2020年起,分批次为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制作数字档案,截至目前,拍摄制作非遗短视频数字档案150部,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展播及各项非遗宣传推广活动。

区域性整体性保护。以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名村名镇”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性保护。目前聊城市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处,省级文化生态名镇1处。

产业性保护。推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项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齐鲁(临清)研究基地”、东阿阿胶城、古城非遗文创园建设,着力打造集非遗项目体验、产品交流交易、文化创意研发,集传习研学、娱乐休闲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市非遗集聚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之重器始于匠心 “航空手艺人”为职业教育发展“点题”
...把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干到无可挑剔。”被称为“航空手艺人”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中心技能大师胡双钱19日在2024中华职业教育上海
2024-05-19 20:29:00
小中见大,微中观艺 大国非遗工匠潘啟慧:这些财富只有传给后代子孙,才有意义
...啟慧工作室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他,作为一名大国非遗工匠的责任和担当。潘啟慧的非遗工作室并不大,但却珍藏了其几十年来的微雕作品。一块动物骨头,仅有5.29厘米长,0.24厘米宽
2024-09-19 17:28:00
...年轻人身影。现在,城乡建设对木匠、瓦匠、漆匠等传统手艺人的需求量很大,他们的收入也不错,但年轻人并不愿学,更不愿做,很多手艺人表示不理解。“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孩子长大后,如
2023-08-22 21:22:00
...实提升传统手工技艺的经济价值,让拥有这些技艺的农村手艺人能够凭借这些技艺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才能提升农村手工艺人从事技艺的积极性,进而吸引更多人自愿投入
2023-07-14 11:57:00
时代的底色就是这个时代里人的底色
...献智慧与汗水的高技能人才;既有为老品牌传承工匠魂的手艺人,也有站在新产业、新潮头的追梦人。作为以一部连更到第九季的老牌系列纪录片,《上海工匠》忠实记录的,是新时代上海工匠的\
2024-05-12 20:09:00
...的负责人开展数字化运营培训。这时原本是“师傅”的老手艺人,又摇身一变成了“学生”。“现在搞非遗文创,怎样才能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交流会上,一位从事多年剪纸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2024-12-12 06:54:00
东海水晶线上人气旺,抖音电商助力非遗拓宽传承路
...刘晋是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人,从事水晶雕刻已有16年,“手艺人就是守艺人,坚守传统,留住手艺”是他从业多年心得。“艺无止境,手艺人从入门到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天对着一块块
2023-12-14 16:33:00
...不争事实。乡村工匠面临老龄化问题,年轻人不愿意当“手艺人”,部分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失传风险。同时,传统手工艺产品多以小作坊式生产,难以规模化标准化量产,乡村工匠市场开拓
2023-01-04 05:40:00
青海近百名乡村工匠带动上千名农牧民创业就业
...不时赞叹他的高超技艺和唐卡的精美绝伦。“我与各地的手艺人在现场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讨,我们分享着各自的创作经验,也倾听着对方的见解和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
2024-05-10 15: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