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保身家】父母健康,孩子为啥会患罕见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5 12: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罕见病患者中,有近80%是由明确的遗传基因变异导致。

【保身家】父母健康,孩子为啥会患罕见病?

2月28日是第十六届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是一类很罕见、发生率很低的疾病,但种类众多,已经有7000多种,且每年还会有几十种新的罕见病。虽然每一种的患者数不多,但累加起来的总和发病率却达到1-1.5%。也就是说每一百名新生儿中,就会有至少一名是罕见病患儿。

罕见病患者中,有近80%是由明确的遗传基因变异导致,所以大部分罕见病都是遗传病。但很多患儿的父母是健康的,各自的亲属也都很健康,他们的孩子怎么会患遗传病呢?是从哪里遗传来的呢?

1. 夫妇双方是遗传病隐性携带者

罕见病中绝大多数是单基因病相关,包括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不难理解,家族中可能会有多个相似症状的患者;而隐性遗传病的夫妇双方大多是正常的,且家族中也很少有相似的患者,这种情况下最主要原因是,夫妇双方同时是某个遗传基因致病变异的携带者。

在医学遗传学中携带者一般指某个体携带了某种遗传变异,其本身并不患该遗传病,但可将变异遗传给后代,导致其后代患病。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的上万例大样本数据显示,在没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四千多对夫妇的遗传基因检查中,60%-80%的个体都是某个遗传基因致病突变的携带者,有些人甚至携带多个,其中夫妇双方同时携带某个遗传基因致病变异的概率在3%左右,有些研究报道的比例甚至在5%-10%。也就是说,每100对健康的夫妇中,至少有3对夫妇会有非常高的风险生育遗传病的患儿,这也和目前遗传病患者的总和发病率比较吻合。

2.随着生育年龄增加,精子/卵子中新发遗传基因变异风险大大增加

除了夫妇双方是遗传病隐性携带者外,还有一种可能是“生殖细胞新发遗传变异”,即夫妇双方没有这个变异,但是精子或卵子在发育成熟时发生了新的变异。根据《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新生儿携带的新发变异的数量会随着父母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多。母亲年龄每增长一岁,胎儿获得的新发变异数会增加0.37个,而父亲的年龄每增长一岁,胎儿获得的新发变异则增加1.51个。由此可见,父亲年龄的增加也是造成新生儿遗传病高发的危险因素。

3. 其他因素

不良母体因素、环境因素等也会增加精子或卵子突变的风险,进而导致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比如妊娠早期病原体感染、叶酸及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接触高剂量放射线及重金属离子等,这些不良外界因素是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对于育龄夫妇,如何做到预防罕见遗传病患儿出生?

罕见遗传病往往为严重性疾病、死亡率高,研究显示50%罕见病患者在儿童期发病,35%的1岁内婴儿死亡病因是罕见病,30%罹患罕见病的儿童在5岁前死亡。但非常遗憾的是,罕见病中只有不到5%有治疗方法。美国数据显示:95% 的罕见病没有FDA 批准的可供治疗药物,研发一个罕见遗传病治疗药物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研发投入大、但受众患者少,很少有药企愿意开发罕见遗传病药物,所以又被称为“孤儿药”。即便有少数罕见病的治疗药物已经上市,但价格昂贵,非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因此,罕见遗传病的重在“预防”。

目前预防罕见遗传病最关键的措施是,对备孕夫妇双方开展“孕前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如自然妊娠后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或直接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即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筛选不发病的胚胎移植等,这是预防遗传病患儿的一级预防措施,效果最直接有效,也符合卫生经济学。此外,还包括适龄婚育、孕前优生检查、适量营养、远离有毒有害化学物等。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遗传性疾病不会引起胎儿的发育结构畸形,而仅仅是功能性的异常,因此在孕期不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被发现,如白化病、甲基丙二酸等遗传代谢病,必须通过遗传学检查才能确诊。因此,对于高危夫妇,如果选择自然妊娠,则必须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遗传中心 妇产科学/遗传学联合博士)栏目主编:顾泳文字编辑:刘惠宇题图来源:上观题图图片编辑:邵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5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5种病遗传率高,隔代也可能中招,一文科普下
...那么孩子患有此类病的概率就会比其他人大一些。当然,遗传病只是理论上父母遗传给孩子的概率会大一些,并不是说百分之百的遗传,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哪些病的遗传性会比较高呢?01.过敏
2023-03-08 21:20:00
爹妈的有哪些特征,还真有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科普下
...遗传给孩子,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狐臭、痔疮等。这些遗传病并不会刚生下来就立刻显现在孩子身上,而是要通过慢慢长大成年,甚至中年以后才会发病,这一点父母们还要注意。8、性格孩子性
2023-05-18 23:08:00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英国最近迎来了一个特殊新闻 —— 经证实,该国第一次诞生了体内含有三个人DNA的婴儿。目前,包括婴儿性别在内的所有信息依旧处于保密状态。只能通过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HFE
2023-05-11 12:39:00
因多囊肾不敢生育,中年夫妇欲“借精生子” 终止家族遗传性疾病的“魔咒” 三代试管助力“好孕”
...健康成长是父母对子女的最大期望,但是对于一些有家族遗传病的夫妻而言,毫无准备地试孕,存在极大的风险。面对“生存还是死亡”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时,他们应该怎么办?中年夫妇因遗传病想
2024-01-13 07:11:00
...州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咨询门诊为广大准爸妈讲解携带遗传病的发病原因、遗传方式、诊断、治疗、预后等,并对再发风险作出评估,给出建议和指导。提供遗传咨询服务。婚前、孕前、产前以及
2023-07-20 00:44:00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中心:守护新生,无“陷”未来
...、孕妇休息观察室以及先进的超声诊断平台,全方位保障遗传病诊疗及介入性穿刺的安全性与并发症处理。在产前筛查方面,2005年获省卫生厅产前诊断(包括筛查)技术《执业许可证》,率先
2024-12-27 10:02:00
他要让科学成果真正服务亿万人
...病他要让科学成果真正服务亿万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遗传病大国。用自己的技术,解决中国人的出生缺陷问题,这便是上海亿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陆思嘉当年决定回国
2024-05-25 09:59:00
抽丝剥茧,寻找生命无“缺”的真相
...低下,不幸的是,她的舅舅、弟弟也患有同一种病,家族遗传病的梦魇一直困扰着她。听说黄荷凤院士团队开了罕见病与出生缺陷义诊,她好不容易才抢到了名额。 “最远的从新疆赶来,有的手握
2024-03-15 05:05:00
聋哑夫妇打破家族魔咒迎来健康宝宝矮个男子却无法保证一定生高个孩子
...者的各种求助和请求:试管婴儿的孩子能不能避免父母的遗传病、慢性病,甚至太内向的性格和不稳定的情绪?以第三代试管婴儿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已经能最大程度规避单基因遗传疾病及染色
2023-03-06 06: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
减什么肥?贵州这么多美食,吃饱再减!
谁说贵州只有山水?丝娃娃的酸辣、酸汤牛肉的鲜醇、羊肉粉的浓香、活油烙锅的焦脆……贵州美食特立独行,拒绝千篇一律。这个假期
2025-10-03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