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5-11 12:39:00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英国最近迎来了一个特殊新闻 —— 经证实,该国第一次诞生了体内含有三个人DNA的婴儿。

目前,包括婴儿性别在内的所有信息依旧处于保密状态。

只能通过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HFEA)的表述得知,截至今年4月20日,这类婴儿在英国的数量少于五名。

这些孩子体内绝大部分的DNA依旧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但还有大约0.1%的DNA出自于第三位捐赠女性。

为避免孩子出生时患上致命的线粒体疾病,这些第三方女性捐赠了自己体内健康的线粒体。

而这些线粒体中的DNA,将在孩子体内代代相传……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示意图)

这项技术的出现,主要面向的是患有线粒体疾病的女性。

线粒体病属于母系遗传。这意味着一旦母体存在缺陷,婴儿也会受到影响,影响的往往还是最需要功能的组织,包括大脑、心脏,肌肉以及肝脏等。

可以说对于这些母亲们而言,自然受孕就是一场赌博。

赌赢了,胎儿只遗传一小部分有缺陷的线粒体,出生时可能相对健康。

赌输了,婴儿会患上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

纽卡斯尔大学的教授Doug Turnbull治疗线粒体疾病患者已有数十年,据他透露,在英国,大约每3000到5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线粒体疾病。概率并不算低。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患脑桥小脑发育不良6型的女孩,线粒体疾病的一种)

可怕的是,线粒体疾病还无法治愈。

婴儿可能在出生后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死亡。

就算幸运长大,也有可能患上亚急性坏死性脑病等线粒体病,饱受脑损伤、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以及失明等折磨。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截止2014年,来自英国的母亲Sharon Bernardi因为线粒体疾病已经失去了7个孩子)

为了帮助这类家庭消除疾病遗传风险,医学界提出了一项措施 —— 线粒体捐赠治疗(mitochondrial donation treatment)。

这在目前被视为让他们拥有自己健康孩子的唯一选择。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做法大概分为两种。

第一种:

让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以及捐赠女性的卵子,分别受精产生两个胚胎。

在早期胚胎阶段,将生母受精卵中的核取出,移植到捐赠女性去掉了核的受精卵中。

现在得到的就是一个具有父母遗传基因,外加捐赠者健康线粒体的胚胎,最后再将其植入子宫即可。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第二种:

先让母亲和线粒体健康的捐赠女性提供卵子。

分别取出这两个卵子中包含了大部分遗传物质的细胞核,只保留母亲的。

最后,把母亲的细胞核植入捐赠女性已经“去核”了的卵子中。

现在得到的卵子就有健康的线粒体了,可以和父亲的精子继续进行受精。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由于线粒体中本身含有DNA,通过这种技术出生的婴儿将继承大部分父母的基因,外加极少量捐赠者的基因。

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孩子的体内同时含有三个人DNA的现象。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这种线粒体捐赠疗法,由英国纽卡斯尔生育中心(Newcastle Fertility Centre)首创。

其实早在2015年,英国就已经批准此类技术的临床实践,以便治疗和预防严重线粒体遗传疾病。

然而当下他们并未立即推进。

全世界第一个依托这项技术出生的婴儿,其实于2016年4月出生在墨西哥。

孩子的父母来自约旦,母亲有四分之一的线粒体携带了Leigh综合症基因。

夫妻俩过去生下的孩子都夭折了,最终他们决定去纽约新希望生育中心(New Hope Fertility Center)寻求帮助,并遇到了华裔医生John Zhang。

在该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尝试了线粒体移植。

由于当时美国尚未批准这项技术,夫妻俩和医疗团队只能前往墨西哥进行治疗。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最终,孩子顺利出生,不过此事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中,主要的争议都源自这种治疗所带来的伦理问题。

很多反对者认为,线粒体替换会触碰到基因编辑的红线。

一旦此类技术放开,就可能引发“设计婴儿”及“优生学”等道德滑坡,出现种种以“避免遗传疾病”为名的“婴儿改造”现象。

也有人担心,这项技术对孩子的成长有害。它导致的“三亲”状况可能造成亲子关系混乱。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不过已经有学者对这些质疑给予了回应。

针对前者,学界认为线粒体捐赠技术改变的是致病突变的线粒体,而非细胞核基因。

这项技术仅限于预防和治疗严重线粒体遗传疾病。其目的是追求健康,和“设计婴儿”等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再加上,没有研究表明这类技术的使用会致使患有相应遗传疾病的群体被歧视。

被扣上“伦理失当”的帽子显然不合适。

针对后者,学界也澄清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第三亲”。

因为人类大部分的DNA都存在于细胞核中,“里面约有23000个重要基因”,决定了外貌、特质以及个性等重要方面。

而线粒体携带的DNA只有“约13个重要基因”,也就占胎儿所有遗传物质的0.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不会影响重要特质。

这根本无法和父母所提供的基因相比较,因此捐献者在遗传学上不能被称为母亲。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随着类似质疑被逐渐厘清,不少网友已经开始转变看法:

“听起来不错。这将帮助那些否则无法拥有健康孩子的父母。”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我清楚地记得体外受精技术刚出现时,我们同样听到了负面评价,这会得以实现,父母将有机会抚养一个不受疾病影响的孩子。”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我明白未来有可能会产生负面问题,但我不觉得这项程序是错的,因为它挽救了这么多的痛苦。保证生命的质量让这种发展变成了一件好事。”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近些年,英国医学界也将线粒体替捐赠治疗慢慢付诸了实践。

2017年,纽卡斯尔生育中心被授权开展线粒体捐赠,首批病例也于2018年获得了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的批准。

不过为了保护孩子隐私,避免外界对相关人士的身份进行识别,具体人数并未公布。

为帮助更多夫妇接受治疗,产下健康婴儿,学界还将对线粒体捐赠实施进一步的评估和改进。不过这可能会是一个缓慢且谨慎的过程。

此外,接受线粒体替换的婴儿是不是能百分百免于遗传疾病,长大后又会不会产生其他突变,也都划着问号。

这种治疗没准还会产生其他风险。

一些专家担心将遗传物质从一个卵子转移到另一个卵子,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

扰乱基因的活动,有可能增加孩子日后出现健康问题的风险,比如癌症或者糖尿病。

以上种种问题都需要在未来花时间慢慢探索。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此次英国诞生的“三人DNA”婴儿,也算是这条探索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质疑声依旧存在:

“这变得像AI制作的艺术或摄影。描述你想要什么,它就会大量生产出来。很快,新生儿将拥有蝴蝶的翅膀和鳟鱼的嘴唇,以及可拆卸、可更换的‘零件’或者你‘订购’的其他任何东西......”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我担心这是创造超级人类的第一阶段。他们不会遵守任何准则。我们已经看到外科医生对各种名人进行了几乎破坏性的整容手术,这些名人付给了这些外科医生丰厚的报酬。那些拥有巨额资金的人将创造超级婴儿,而其他人将继续生下患有各种问题和疾病的婴儿。我担心道德伦理问题。所以我不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反而为未来我们对社会所做的事情感到失望。”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难道没人考虑到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吗?我为那些无法自然生下孩子的人感到难过,但这是错误的。应该被禁止。”

英国首次诞生含有三人DNA的婴儿!一男两女“合作”,只为避免遗传病…

可即便顾虑重重,“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有人估计,最终在英国每年可能有多达150个这样的婴儿出生。

人类医学究竟是在改善生命,还是违背自然规律……估计要等很久以后才有答案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知|“三亲婴儿”俩妈一爸!能改写生命剧本吗
...亲,诞下8名健康婴儿。这项“三亲婴儿”技术能否终结遗传病的宿命?改写命运:“三亲婴儿”诞生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日前宣布,一项旨在预防线粒体DNA疾病遗传的开创性体外
2025-07-26 18:49:00
...儿治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为不孕不育疑难患者或线粒体遗传病携带者带来曙光,但该项技术的应用推广还有待法律和伦理的进一步论证及完善。
2023-10-17 07:30:00
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张宁:生殖医学路上的“圆梦人”
...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实现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达到遗传病阻断的目的。7月27日上午,国家卫健委辅助生殖技术专家组评委一行七人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的统一组织下莅临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3-09-19 16:10:00
...酸(DNA)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这是在监管环境中、线粒体捐赠治疗(MDT)背景下于英国出生的首批三亲婴儿,婴儿数量少于5名。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内有一套
2023-05-11 14:56:00
安医大一附院曹云霞教授团队帮助线粒体突变患者获得健康子代
...短、成本低,对样本DNA要求样本低等优点,适用于线粒体遗传病患者自身筛查以及胚胎植入前与产前诊断等。该技术已获批本院新技术临床准入,并且已经成功地为其他线粒体突变携带者获得了
2024-07-19 16:15:00
2025年国际罕见病日:“不止罕见”
...多罕见病是单基因病,尤其是那些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例如,囊性纤维化既是罕见病,也是单基因病。常见的罕见病、单基因遗传病有哪些?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多在出生6
2025-02-27 12:34:00
...酸(DNA)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这是在监管环境中、线粒体捐赠治疗(MDT)背景下于英国出生的首批三亲婴儿,婴儿数量少于5名。从基因上讲,三亲婴儿有两个母亲,但是捐赠线粒体
2024-01-12 07:05:00
全球患者约3.5亿,十堰医生带你了解他们为何“与众不同”
...病种,并制定诊疗指南,目前,已经有完整的全生命周期遗传病诊断治疗服务体系。在用药保障工作方面,经过多轮集采,已有越来越多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罕见病患者“药篮子”中的药物已
2025-02-28 19:43:00
揪出家族10人患同病“元凶”
...酸等,完善优生检查,最好是夫妻双方都进行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看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致病位点。第二级预防:怀孕期间可以通过产前筛查、无创产前诊断进行常见染色体病的筛查,预
2024-03-01 07:2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聚焦酒博会|多语种“干杯”大赏,让文化借酒“说话”
在第十四届酒博会上,一句句不同语言的“干杯”在1号展厅国际精品馆内回荡。来自格鲁吉亚的葡萄酒商、希腊的酒庄代表,韩国地方政府代表与各国参展商们
2025-09-10 15:26:00
聚焦酒博会|共品美酒,国际精品馆成贵阳“醉”美会客厅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企业携两万余款佳酿齐聚于此,让这场展会成为世界酒业交流与合作的璀璨舞台
2025-09-10 15:27:00
逃离尼泊尔:看到“中国边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见习记者 王浩9月9日,尼泊尔多地大规模示威游行持续,示威游行者焚烧多座政府建筑,在多处堵路纵火
2025-09-10 15:27:00
书海中的“掌舵人”——图书管理员(来源:廊坊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2025-09-10 12:07:00
法国总统府9日晚发布公告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为新总理,接替因未能通过国民议会信任投票而辞职的前总理贝鲁
2025-09-10 13:21:00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据法新社当地时间9日报道,有数十个集装箱从停泊在美国加州一个主要港口的巨轮上坠落。报道称,视频显示
2025-09-10 10:22:00
中国一锤定音后,莫迪代表印度签字,上合《天津宣言》全票通过
有了中国一锤定音,莫迪代表印度签字,上合《天津宣言》全票通过。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上,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的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峰会的核心文件——《天津宣言》
2025-09-09 10:54:00
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55柜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区,标志着四川成都直达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2025-09-09 10:26:00
海外网9月9日电 据日本东京电视台9月8日报道,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统计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日本8月破产企业达751家
2025-09-09 16:50:00
当地时间9月9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发布消息称,一架安-2飞机在罗斯托夫州坠毁,一名飞行员死亡。据介绍,该架飞机是在进行农业作业时发生坠机的。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王小婷二审 杨韬三
2025-09-09 20:43:00
匈牙利总理:欧盟已陷入解体分裂状态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8日在社交媒体表示,欧盟已陷入解体、分裂的状态。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欧盟会走向令人沮丧的结局。欧尔班说
2025-09-09 19:39:00
鲁网9月9日讯在欧洲留学的道路上,学术追求与文凭固然重要,但对许多留学生而言,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否可以在读书期间兼职工作
2025-09-09 15:10:00
尼泊尔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中国使馆紧急提醒
9月8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博克拉、贾纳克普尔等全国多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尼政府紧急实施宵禁等措施
2025-09-09 14:58:00
海外网9月9日电 在美韩籍员工被捕事件持续发酵。《金融时报》9月8日刊文报道,韩国首尔的企业高管和行业团体表示,韩国企业经常使用不合适的签证来派遣工人赴美工作
2025-09-09 13:16:00
法国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在国民议会8日举行的信任投票中未获通过,贝鲁将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据悉,此次投票结果为364票反对
2025-09-09 1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