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他要让科学成果真正服务亿万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5 09: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年报

从孕育生命到阻断疾病

他要让科学成果真正服务亿万人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遗传病大国。用自己的技术,解决中国人的出生缺陷问题,这便是上海亿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陆思嘉当年决定回国创业的初心。

在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中,陆思嘉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年度十大先锋”称号,理由是:致力于服务全球生育健康和肿瘤诊断,目标打造全球生育遗传领域的第一品牌。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用技术解决出生缺陷问题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2年,当时的陆思嘉正在哈佛大学跟随其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进行科研工作,谢院士收到了一封患有多发性骨软骨瘤的工程师的求助邮件。

“这名工程师从一出生就被这种遗传性疾病所困扰,骨骼、关节里反复长出来的一个个小骨瘤让他无法像常人一样自由行动。他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又担心孩子也像他一样遭受疾病的困扰,在到处求助无果后,抱着最后的希望,他向谢院士发送了这封邮件。”陆思嘉回忆道,“当时,谢院士和我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创MALBAC®单细胞扩增技术已经完成技术验证,正在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做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这项技术正好适用于这名工程师。”

原来,MALBAC®单细胞扩增技术可以把极微量的DNA均一地“放大”100万倍,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单细胞内的基因进行充分检测,细胞基因组中是否带有导致先天性遗传疾病的缺陷基因就可以被鉴定出来。也就是说,在做试管婴儿的过程中,挑选从父母处继承了健康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就可以避免父母身上的遗传缺陷在孩子身上出现,确保获得一个健康宝宝。

2年后,这位工程师的宝宝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平安诞生,非常健康,这也是全球首例阻断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的“MALBAC婴儿”。在感到欣慰的同时,陆思嘉也产生了回国创业的决心,为更多的患者造福:“生殖遗传领域的三大核心服务就像种子、土壤、阳光,亿康医学就是要扮演好农人的角色——筛选优良胚胎(种子)、找到合适的子宫内膜(土壤)、排查子代遗传病风险(阳光)。”

让科学成果为亿万人服务

阻断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阻断遗传性脊肌萎缩症、阻断先天多发性关节挛缩症……陆思嘉带领团队已经成功阻断400余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遗传,为超过10万个遗传病和不孕不育家庭解决了生育难题,为中国的优生优育贡献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肿瘤诊断也是陆思嘉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一是遗传性的肿瘤,其实很多癌种是有家族史的,如果能够把这种家族史跟遗传因素很好地分析出来,就可以早期进行干预;另一个是妇科肿瘤,这个跟妇科内分泌紧密相关,跟我们已经做得比较强的生育业务有自然连接。我们将重点放在妇科肿瘤和遗传肿瘤这两个子领域上,把产品做得更透彻。”

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陆思嘉也从一名青年科学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名“科学企业家”,在他看来,未来,要在科技转化和科技创新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有更多能够跨界、善于跨界的人才,要有更多科学技术与市场开拓的破壁者。“科学家固然重要,因为从0到1的事情一定要靠科学家。作为企业家,需要努力去挖掘技术的产业价值,同时让各方的利益诉求都得到满足。生产方、推广方、使用方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足够的动力,才能长期良好地发展。从这方面讲,在科学家的层面上,往往会忽略掉。因为我是科学家出身,我会更加理解科学家,但我更加想做的是把科学家的成果做好转化和落地,让这个技术真正为亿万人的健康服务。这也是我下半辈子要专注去做的事。”陆思嘉说道。

■05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遗传病大国。用自己的技术,解决中国人的出生缺陷问题,这便是上海亿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陆思嘉当年决定回国创业的初心。

在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中,陆思嘉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年度十大先锋”称号,理由是:致力于服务全球生育健康和肿瘤诊断,目标打造全球生育遗传领域的第一品牌。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用技术解决出生缺陷问题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2年,当时的陆思嘉正在哈佛大学跟随其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进行科研工作,谢院士收到了一封患有多发性骨软骨瘤的工程师的求助邮件。

“这名工程师从一出生就被这种遗传性疾病所困扰,骨骼、关节里反复长出来的一个个小骨瘤让他无法像常人一样自由行动。他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又担心孩子也像他一样遭受疾病的困扰,在到处求助无果后,抱着最后的希望,他向谢院士发送了这封邮件。”陆思嘉回忆道,“当时,谢院士和我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创MALBAC®单细胞扩增技术已经完成技术验证,正在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做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这项技术正好适用于这名工程师。”

原来,MALBAC®单细胞扩增技术可以把极微量的DNA均一地“放大”100万倍,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单细胞内的基因进行充分检测,细胞基因组中是否带有导致先天性遗传疾病的缺陷基因就可以被鉴定出来。也就是说,在做试管婴儿的过程中,挑选从父母处继承了健康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就可以避免父母身上的遗传缺陷在孩子身上出现,确保获得一个健康宝宝。

■0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韩院士专家共谋育种全球化 优奈尔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成果首秀
...来”为主题的中韩国际育种合作与创新技术应用研讨会暨成果观摩会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会议汇聚中韩两国院士专家 、高校团队及行业领袖,集中展示优奈尔生物科技与韩国
2025-04-21 21:42:00
三位皖籍院士获中国科技界“诺贝尔奖” 多次为家乡水稻育种出力
...籍院士。三位皖籍院士均长期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三位皖籍院士不仅在科研道路上携手并进,也多次为家乡的水稻育种工作出力。这一奖项含金量有多高?何
2024-12-04 19:37:00
交叉融合是孕育新发现的“摇篮”
...着全球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领域原创性成果频出。如何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如何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和建设高水平支撑平台,促进基础研究在交叉融合
2023-12-27 01:45:00
...业化发展”为主题,就医学遗传领域理论与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热点等展开学术交流与探讨。会议同期举办临床遗传、临床遗传技术、临床产前生殖、出生缺陷基础与临床等分论坛,搭建学习交
2023-04-17 15:49:00
...的肯定,能够入选实际上是几十年来我们集体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谈到此次获奖时,盖钧镒十分谦逊。“中国的种业不是单纯为了利润在少数作物上竞争,而是要为18亿亩耕地服务。”在过去的
2023-01-12 06:17:00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赞三亚杂交水稻示范成果:能帮助更多国家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6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三亚首次进行杂交水稻一年三季亩产4000斤试验示范就实现目标,不仅为端牢中国饭碗作贡献,而且其经验能帮助更多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024-01-06 15:57:00
药械临床试验研究成绩亮!华厦眼科GCP成果受赞誉
为进一步加强药械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和同质化管理,提高药物临床研究水平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水平,12月9日至10日,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本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主办、厦门市
2023-12-12 13:59:00
...立地推进科技创新,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共享科技成果,实现共同发展。12月6日至8日,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在云南腾冲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院士专家、大学校长、青年学者和
2024-12-11 05:25:00
骨软骨瘤的手术治疗
...性瘤体组成。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多发骨软骨瘤往往具有遗传倾向性。手术治疗是骨软骨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往考虑到该肿瘤将随着骺板闭合停止生长,而且恶变率极低(单发性在0.5%~1%
2024-01-12 04:5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
关注肿瘤患者康复期:探访四川友谊医院无陪护支持服务
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在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虽无需ICU级别的生命支持,但仍需专业、密集的护理,这使得许多无法全程陪护的家庭面临现实困境
2025-09-10 11:20:00
本市拟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试点
昨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新成果
2025-09-10 11:25:00
全市第三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落地大兴
“有了落地大兴的创新站,我们企业无论是工艺规模扩大还是原料前处理等流程,有了前置沟通渠道,审批效率将大大提高。”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华如是说
2025-09-10 11:25:00
年轻人自学心理咨询应谨守专业边界
唐传艳当下,一些年轻人选择“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他们希望通过自学踏上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媒体近日调查发现,目前线上线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自学渠道和资源
2025-09-10 11:26:00
2025健康产业大会“牵手”知乎浙江:战略合作,解锁健康产业新可能!
2025健康产业高质量合作发展大会筹备工作迎来重要进展,大会于9月8日顺利举行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签约仪式。在此次仪式上
2025-09-10 11:53:00
权威认证!这家医院显微外科挂牌省级重点学科
近日,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市骨科医院)学科建设迎来历史性时刻——显微外科被授予“贵州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称号并获颁牌匾
2025-09-10 15:58:00
中秋“吃饼”也养生!日照港口医院推出药膳月饼,健康与美味兼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厉昕月中秋佳节临近,月饼作为传统节令食品,常因高糖高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如今,日照港口医院打破这一局限
2025-09-10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