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记者手记
让课间重归沸腾 需要家校社“合力”
记得我们小时候,学校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女孩子们跳绳、跳皮筋、翻花绳,男孩子们滚铁环、打玻璃弹珠、摔纸片,即使身在当时文体器械缺乏的农村学校,孩子们也会因地取材,“文”能翻花绳、玩击掌,“武”能抱腿斗鸡、挤暖暖……沸腾热闹的课间十分钟,回想起来,是很多“70后”“80后”的童年闪闪发光的记忆。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如今,学校大部分教室在教学楼上,孩子人数多,课间活动空间小。课间十分钟,孩子们下楼没玩一会又要上楼,要是挤在楼道打打闹闹,风险又高。孩子们稍微磕碰一下,个别家长便要找学校、找老师“算账”。老师们索性要求学生减少下楼,多在教室里学习、刷题,不少家长也乐见这种“热爱”学习的场面。
孩子们正是精力充沛的年龄,却被“困”在教室,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诸如学习效率低下、运动不足、视力下降、内向寡言等,无疑也是家校“合谋”作用的结果。课间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内心充盈和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育张弛有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打破 “圈养”怪圈,让孩子释放天性,让课间重归沸腾,体现的是教育理念和责任担当,考验的更是家长、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能力。这需要多元化手段加强安全教育,合理的保障机制为学校“撑腰”;需要勇于担当的学校管理者,在自由与管理的平衡中主动作为,更要有通情达理的家长,多一些理解,配合支持学校。
让人欣喜的是,“课间十分钟受约束”现象日益受到重视,从国家到地方,相关举措和政策越来越多。11月20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出通知,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管理,要求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课间休息,不得对学生课间设置不必要的约束……我市不少中小学对课间十分钟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与尝试,阳光大课间欢乐不断。
这些,无疑都释放出积极的信号,让天真烂漫的孩子释放天性,让课间重归沸腾已经不远了。 (记者 程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