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看古代诗人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10:55:00 来源:戏说三国

俗话说,儿子生下来是自己的,"父望子成龙",这是人之常情。古今诗人有关儿子的诗,无论夸奖、勉励、责备、指教……都蕴藏着伟大的父爱,兹辑一束,以飨读者。

看看古代诗人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一"种秫两顷半"的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有五子:舒、宣、雍、端、通。他们的情况怎样?陶渊明曾有《责子》诗一首:白发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二,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北宋的黄庭坚读了陶的这首诗说:"想见其慈祥、戏谑,可观也。"但也有诗人对陶渊明的"责子"持反对意见。诗圣杜甫曾因此对陶的超凡脱俗产生怀疑,他以"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而断定"陶子避俗翁,未必能达道"。其实,杜甫对自己儿子的"贤与愚",比陶渊明还要"挂怀抱"。杜甫有两个儿子:宗文、宗武。从起名便能见出父亲在儿子身上寄予的厚望。二子当中,杜甫最爱宗武,昵称之为"骥子",写诗赞美道:"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又说:"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由于杜甫频频夸奖宗武,以致有人说他患有"誉儿癖"。

看看古代诗人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的父爱却有所偏颇。也许大儿子宗文书读得不如宗武,甚不得父怜爱。杜甫在《示宗武》一诗中说:"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所示者,"皆对贤事也"。而仅有一首写给宗文的是《催宗文树鸡栅》,催宗文赶紧去围鸡圈。视子亲与疏,何其太分明!与杜甫《示宗武》以圣贤事同行者,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思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裙。开门为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苏轼评论说,韩愈"此示皆利禄事也"。

看看古代诗人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二与此相反,不以利禄事示子,而以忍让、勤奋教子者,古今诗人有之。唐朝有个朱仁轨,终生未仕,他在隐居后,教子说:"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他强调一个"让"字,认为"让"有所得。宋朝张耒,因"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因此作诗,警示他的儿子秸秬: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意当坚,男儿有志安得闲?张耒以此教子,"业无高卑",志在勤勉,实在高人一着。而陆游教子读书做人,要面对现实,联系实际,所作《冬夜读书示子聿》,亦属上筹:古人学问无遗人,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旁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也欣然。明朝于谦强调儿子要珍惜青春,《示冕》诗说: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鬓垂发绿攀攀。好亲灯火研经史,勤问庭闱奉旨甘。御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梦江南。题诗宗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注重从做人方面教育儿子,他在《示子铭》中说: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常劝孩子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写诗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看看古代诗人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三宋苏轼对儿子的夸赞,可谓不遗余力,苏轼有四子:迈、迨、过、遁。除遁早夭外,他常常拿其余的儿子和陶渊明、杜甫的儿子一比高低。他在与老二唱和的诗中写道:"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何如陶家儿,远舍觅梨枣。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他不仅夸儿子写诗胜过孟郊和贾岛,还烘云托月地说自己也赶不上儿子,两相比较,自己是病马悲鸣,而儿子才是"真骥子",一鸣惊人。我们现在无须结论到底是谁家儿子好不好,但"儿子是自己的好"这一本能的感情,无论苏轼、杜甫,都真有那么回事的。儿子生下来了,作父亲的谁都会寄托一种希望,发抒一番感慨。苏东坡的幼子苏遁满月时,为《洗儿戏作》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反讽时政的昏聩腐朽,愚且鲁者才能爬到公卿,联系苏东坡命运多舛,坎坷一生,不难体味其中的满腔悲愤。明朝中期的杨宗伯,读了东坡的洗儿诗后,反其意作诗曰:"东坡但愿生儿蠢,只为聪明自占多。愧我生平愚且蠢,生儿何怕过东坡。"作为反其意的和诗,却是平庸之作,因为苏东坡的"醉翁之意"并不在此。倒是后来的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的《反东坡洗儿诗》值得一提:坡公养子怕聪明,我被疾呆误一生。还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钱诗和苏诗相反相成,以此揭露封建官场的昏暗、腐朽、愚蠢、无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8:46: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薪水”一词的起源与钱无关,而是和陶渊明有关
...《忘川风华录》手游除了产生“薪水”这个常用语之外,陶渊明还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传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朝廷派了一位监察官(督邮)来视察,下属们
2022-12-30 22:03:00
南北朝对陶渊明的评价并不高,宋朝为何突然比李白杜甫的地位都高
南朝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田园派的开山鼻祖陶渊明逝去,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走完自己官场失意,诗场也不太得意的一生。而陶渊明之死只是一个开始,他的评价在死后几百年并不高,但
2022-12-30 12:26:00
陶渊明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被认为是“千古隐逸之宗”。他有五个儿子,最开始生下大儿子的时候,他也怀了好好教育的决心,打算让儿子在官场里卷一卷。得子之初自然是喜悦与期望相伴的。他
2024-07-22 14:25:00
许多古代诗人为什么在今天成为“网红”?张炜古诗学六书结集出版
...在过去二十余年里钻研古诗词所写下的《读》《笔记》《陶渊明的遗产》《也说李白与杜甫》《唐代五诗人》《苏东坡七讲》(即《斑斓志》),这也是六本书首次结集出版。近日,作家、中国作家
2023-10-30 17:41:00
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
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陶渊明,一位被后世奉为田园诗人的代表,却在自己的人生最后时光里,经历了残酷的贫穷与饥饿。这位曾五次辞官隐居田园的隐士
2024-08-28 10:13:00
杜甫最霸气的一句诗是什么,很少有人超越
...以自慰的一句。作为一个诗坛高手,他当然希望能够有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与自己一起吟诗作赋。所以这句话的大意是:希望能够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陪,到时候可以在
2024-06-15 15:28:00
“感动中国”的“银发知播”戴建业教授
...依据。本文试以网上流传的几个经典片段为例展开分析。陶渊明“种的个鬼田”戴建业教授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早在1998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他研究陶渊明的学术专著《澄明之
2023-07-06 17:15:00
诗圣杜甫晚年有多凄凉?儿子活活饿死,自己因为贪吃离奇身亡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流传下来的古诗对后世影响极大,被人尊称为“诗圣”。因为杜甫书写的诗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较为真实地表现了历史,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2023-01-07 19:37:00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是,没有一个文人学士的目标是“独善其身”,即使是如陶渊明那样的隐士,也并非开始就确立了当隐士的人生理想,而是因为人生失意而退隐江湖。仕途诗意的诗人们唐朝,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
2024-04-14 18: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