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蟹“出海”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30 06: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上海不缺螃蟹,但卖不出高价;擅长养殖扣蟹,却少有涉足附加值更高的成蟹

小蟹“出海”记

小蟹“出海”记

右图:“江海21号”首批试点基地塘之趣水产养殖基地以最小干预法收获高亩产。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编者按

耕耘良田,播撒良种,把握良机。

金秋稻花香,回馈着一年的辛勤耕耘,更释放出希冀和信心。

上海,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不足1%,却是支撑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基础。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大都市农业农村有了新变化新趋势,积蓄起发展新机遇新动能。

聚焦“紧抓大都市背景下农业领域新风口”,市政府参事室会同相关单位展开田野调查。参事们的脚步也为我们观察、探寻乡村振兴路径打开了一扇窗。

即日起,本报推出“从1%透视都市农业新风口”系列报道。记者分多路深入沪郊阡陌乡野,与耕耘在田间地头的新企业、新农人对话,从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总结提炼乡村振兴的有益经验,呈现乡村故里新貌和多元价值。探寻这1%如何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投资、消费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助力上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本报记者 王嘉旖

秋风渐起,东海之滨的蟹塘,在食客的热切盼望中变得忙碌。这里生长的本土河蟹品种“江海21号”,因步足长、颜值高,被称作“大长腿”。相同养殖条件下,相比普通河蟹,16月龄的“江海21号”生长速度提高17%以上。

“江海21号”研发者之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王成辉有个响亮名号——螃蟹医生。这两天,他跑遍全市大大小小的蟹塘,捕捉影响蟹苗生长的关键变量。如今,在“良塘、良种、良法、良人”综合优势加持下,“江海21号”已多次捧回全国河蟹大赛“最佳种质奖”,还曾以1500万元的价格打破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纪录。

小小蟹种,卖出高价,更带动延伸全产业链。不仅在内蒙古等17个省区市建起育种基地,更顺利“出海”新加坡、韩国等地,走上当地消费者的餐桌。从选育品种到出口成蟹,小蟹“出海”浓缩的是一部长达近12年的“上海蟹”种源发展史。

“江海21号”是一个剖面。放眼全市,上海种源农业不断壮大,建有国家特色种质资源中期库和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已收集农作物、果树、花卉等22万余份种质资源,持证种业企业达158家,贯穿从育种到制种的全生命周期。

小蟹“出海”,也带来更多维度的启迪和思考。市政府参事赵卫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要承担科创策源的功能使命,种源农业是主攻方向之一,要从技术、平台、资源等方面发力,抓住农业关键“芯片”,打好种业翻身仗,提高农业科技“含金量”。

为研制种源“芯片”绘地图

螃蟹是洄游性生物,生于海,长于江,“江海21号”由此得名。

上海不缺螃蟹,很长一段时间却卖不出高价。本地蟹农擅长养殖扣蟹,即小蟹苗,少有涉足附加值更高的成蟹。为了让更多“上海蟹”走上餐桌,王成辉跟随导师一头扎进河蟹选育中,他曾跟随渔民在海上漂了整整7天,近距离观察天然蟹苗的生长情况。

艰苦的还不只是研究环境。一次,他向农户购买蟹苗进行对比实验,没想到,对方临时反悔,并现场加价。“天然蟹苗实在稀缺,买方根本没有谈价的空间。”买蟹苗时遭遇的困难,令王成辉更坚定了研制种源、把牢农业“芯片”的信念。十多年来,他与团队跨越山海走遍世界,终于绘制出“绒螯蟹种质资源分布图”,即“河蟹地图”。正如医生动刀前要弄清病灶位置,选育种子前也要了解不同种群的优劣势。绘制种质资源地图,为后续选种育种的技术路线指明了方向。

“河蟹地图”也是一个种质资源的“公共样本库”,各科研机构可在这一开放平台上找到有价值的种源样本,加速自身创新。

在参事们看来,搭建这类种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当下推进种业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加大“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应用。上海要加速成为种源策源地、试验场,集试点试验、示范推广、拍卖交易、转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扩大种源农业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精心选育“大长腿”

在一众河蟹中脱颖而出,“江海21号”最主要的是凭借口感出圈。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是一位老饕的评价。为了让“江海21号”具备上述特征,王成辉团队从近300份河蟹样本中反复比选性状,最终从长江流域筛选出两类优质种源,将其冠名以A选育系、B选育系。

A系的优点是腿长,B系的长处是额齿尖。腿长代表出肉率高,额齿尖则表明更强的运动性能。自然环境下,这些优点很难集中于同一只螃蟹。王成辉团队通过聚合育种技术杂交获得了同样具备这两种优势的“江海21号”。

选育过程颇为不易。河蟹的生长期一般为2年。团队经历了整整6代品种选育,耗费长达12年,才将河蟹的优质性状稳定下来。

种业创新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试验田”。在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下,位于浦东新区的塘之趣水产养殖基地成为“江海21号”的首批试点基地。该基地采取“愿者上钩”式养殖法,尊重河蟹生长规律,以最小干预法收获高亩产。

对此,有专家建议,政府应优化种业基地布局,规划建设规模适当、集中稳定的种子科研试验、生产繁育、成果展示示范基地,释放种源的策源功能。

“蟹田养虾”养出高亩产

螃蟹养得好不好,四分靠品种,六分看环境。

王成辉最关注一项指标——养殖密度。通俗理解,1平方米水域里“住”着多少只螃蟹。螃蟹的一生会经历数次蜕壳,蜕壳后的4个小时最为关键,一旦受到干扰会导致吸收养分减少,成蟹的品质就会打折扣。

“背靠全国最大的蟹消费市场,上海养蟹要走精品路线。”团队无数次试验下,终于试出黄金比例:1平方米水域1只蟹。

这样的养殖方案,起初让许多蟹农不买账。上海蟹塘多为数百亩不等的中小型蟹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人工、饲料、场地等成本固定,一旦降低养殖密度,经济账就难平衡。

各方讨论中,“江海21号”又有了新的养殖实践——套养。在河蟹进入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前,即在低密度的蟹塘中适当投放罗氏沼虾、小青龙、南美白对虾等。通过“蟹田养虾”,确保河蟹个头不减,但亩产做厚。平衡了经济账,“江海21号”开始被更多蟹农接纳,并凭借独特优势迅速在市场中走俏。目前,上海河蟹消费市场中近80%的种源都是“江海21号”。规模化养殖下,出品稳定,小蟹迅速叩开海外市场,在新加坡、韩国等地成为精品蟹料理的“座上宾”。

从育种到制种,种源农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环环相扣的努力。不只是“江海21号”,比如,在科研单位不遗余力选育良种、种源企业大胆开辟“试验田”的努力下,上海香菇种业已占全国市场的30%。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高上海种源农业的产业化运用、示范性引领?市政府参事们建议:要利用科技、人才等优势,引进培育更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种业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扩大上海种源农业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推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种业核心技术攻关,向全球输出更多“上海种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闸蟹卖出“白菜价”的2023年 上海养殖户却感叹“不够卖” 原来是这些原因!
...海洋大学教授李思发点评道。2004年初,为改变上海河蟹种源的不良情况,王成辉团队开始对中华绒螯蟹进行选育。2016年,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开始在全国推广。“种源是农业
2023-12-23 12:51:00
“身份证”310开头,连年荣获“大满贯”奖项的大闸蟹,今日正式开捕
...鸥先生曾连续多年获得中华好蟹“养蟹匠”的光荣称号。种源是现代农业产业中极为重要的资源,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水产种源是建设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渔业
2023-10-12 18:28:00
擦亮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金字招牌”
...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不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专注种源 研磨农业“芯片”种源是农业的“芯片”,小小的一粒种子处在农业产业链的源头,直接影响到后续各环节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2024-01-22 06:05:00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在全国名列前茅。 同时,崇明对标国际一流,瞄准核心种源,聚焦定向育种技术、高端设施、生物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决策系统等农业科技新赛道,抢占现代农业“三大高地”。一是做强“芯片
2023-11-04 06:05:00
我的种业故事|一个“宝”,带来“新奔头”
...然条件所限等因素,坚持做种蟹的本土企业越来越少。 种源是保证七里海河蟹品质的关键,也是做强河蟹产业的基础,杜乃合将繁育种苗作为毕生的事业。为壮大本土种蟹,近年来,宁河区实施
2023-03-16 20:32:00
“蟹王”闹当涂
...念呢?如果每只螃蟹平均以3两算,那就是1.13亿只。当涂河蟹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道“蟹王”,更是名副其实。当涂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与河北白洋淀胜芳蟹、江苏阳澄湖蟹并称“
2023-09-25 03:13:00
蟹塘育苗演绎别样“春播”
...的白玉蟹是2022年由上海海洋大学人工选育的一种新品种河蟹,因其全身呈奶油白,蟹壳莹润,故称白玉蟹,其口感比一般河蟹更加甘甜,肉质更加紧实,在市场上属于“一蟹难求”,也让不少
2024-03-19 07:24:00
菜苗入住宽敞大棚 蟹苗搬进水下“单间”
...螃蟹们的“房间”。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河蟹“水下小区”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设施化养殖模式,以一蟹一巢的方式为河蟹生长、脱壳提供躲避场所,实现河蟹养殖的精准放养、精
2023-02-16 06:55:00
(乡村行·看振兴)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 农民摇身变蟹民
...!”清晨5点,天刚刚亮,随着饲养员刘彬的一声呼唤,河蟹养殖基地迎来了新“住户”。工人们正将精选的优质蟹苗搬运至蟹池边进行有序投放,伴随阵阵水声,一个个小巧可爱的河蟹宝宝跃入水
2024-04-26 20: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