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4 06: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秋收 陆一 摄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乡村暮色 顾建良 摄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明珠湖景区 沈嘉俊 摄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庙镇种种片林写生 张志豪 摄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森林公园露营 沈嘉俊 摄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新村麋鹿 张志豪 摄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崇明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 东海瀛洲成“诗和远方”

松慢民宿 抢占精品农业新赛道 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

作为上海最大的农业地区,崇明以全市五分之一的陆域面积,供给了三分之一的地产农产品。近年来,崇明紧紧抓住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大机遇,持续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

当前,崇明正更加有效地走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更高起点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抢占现代农业“三大高地”

近日,崇明又一个都市现代农业项目——“花田喜事绿色蔬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入运营。

该项目基地位于崇明区陈家镇,占地面积约150亩,总投资约1600万元。项目建成后,有效提升了基地内番茄、茄子、水果黄瓜、草莓等农作物的种植茬数。

都市现代农业项目是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布局、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为做优做强现代都市农业,全力打响崇明农业品牌,累计投产近30个都市农业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能级,崇明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抱团联手、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先后组建了蔬菜集团、白山羊集团、河蟹集团、米业集团、生猪联盟等产业联合体,着力打通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

近年来,崇明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实现地产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绿色食品面积认证率达90%以上,产量认证率达40%以上,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同时,崇明对标国际一流,瞄准核心种源,聚焦定向育种技术、高端设施、生物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决策系统等农业科技新赛道,抢占现代农业“三大高地”。

一是做强“芯片”,打造种源农业创新高地。深化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共建,联合上海海洋大学逐步将“崇明1号”打造成为全国长江系河蟹的“崇明芯”。同时,积极引入种源企业、生物科技企业,不断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强优质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

二是做优“装备”,打造设施农业示范高地。积极引进国际尖端农业设施装备,打造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兰桂骐现代农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高科技农业项目。聚焦设施农业、种源种业、农产品集采集配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区企合作,共同打造国内外顶尖设施农业应用场景。

三是做深“智联”,打造数字产业集聚高地。积极研发基于国内农业生产现状的智能管控系统,实现水、肥、温、光、气智能化立体控制。另外,崇明依托智慧农机企业技术创新优势,规划建设一批“无人农场”,实现从播种、种植到收割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高层次布局“长三角农业硅谷”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崇明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紧紧围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核心方向,努力打造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匹配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

围绕新成立的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持续招引下,市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和农业专家们正加速向崇明集聚。市、区、院、校四方联手,成立崇明农业科创联盟,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倡议书,一片高端智力资源富集的科创高地正在崇明成形。

目前,多项技术标准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已在崇明陆续实现。比如,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技术力量,在“江海21”河蟹良种的基础上,崇明和高校共同选育携带标识性基因的河蟹新品系“崇明1号”,目前首批1.2万斤“崇明1号”蟹苗已成功投放。另外,崇明引入生物科技企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崇明白山羊品种进行培育、扩群,建立稳定的纯种核心群,保留崇明白山羊优良性状,科学指导养殖场开展品种间杂交利用。

当前,崇明正充分集聚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农业硅谷”,形成“一核一带两区”总体布局。

一核,即一个“长三角农业硅谷”核心区,包括农业硅谷总部园、种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示范展示片区,主要承担头部企业落地、学术会议研讨、专业论坛发布、试验示范、人才培养等工作。

一带,即一条高科技农业发展带。崇明沿陈海公路、生态大道纵向打造一批崇明高科技农业发展带,形成农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高端人才资源汇集、新兴产业创业密集的重点区块。

两区,即两片农业科技示范区。崇明正打造高端设施农业产业片区和现代畜禽养殖产业片区,集中建设连栋温室、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设施,加快种源农业成果孵化、试种展示、交易推广、技术服务等功能布局。

到2035年,崇明将形成“长三角农业硅谷”生态,崇明农业种业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科研、转化等作用,形成长三角现代种业发展集群效应,打造集孵化加速、科创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硅谷”。

生态休闲旅游“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以“橙黄橘绿,乡村胜景”为主题,推出了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邀请大家走进美丽乡村,赏秋景、品秋韵、享秋实。上海有5条线路入选,其中包括崇明“生态花岛,品味金秋”之旅路线。

“生态花岛,品味金秋”路线入选,是崇明区精品旅游业发展的缩影。崇明的美,曾经是莽莽滩涂的“原生态”,如今是满目皆绿的“诗和远方”。这份蜕变,来自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也来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创造。他们用双手建起良田、植树种草,同时建设民宿、传播文化、探索新玩法,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远方的旅人,推动旅游业发展。

旅游新业态释放新引力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崇明文旅产品供给丰富、精彩纷呈,消费市场节日氛围浓厚,令广大市民游客流连忘返。据统计,中秋国庆假期,崇明区接待游客1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

中秋国庆假期,崇明经典景区仍是游客出游首选,其中,开放景区共接待游客43.5万人次,长兴岛郊野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江南三民文化村、瑞华果园是接待游客人次最多的景区。文旅住宿消费稳中向好,中高端宾馆酒店入住率超七成,星级精品民宿平均出租率近七成。

2009年10月底,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制约崇明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崇明旅游乘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东风,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崇明旅游完成了从传统休闲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

前卫村,这个昔日从滩涂中围垦诞生的边陲小村,早年因农家乐集群而出名,是乡村旅游老牌目的地。“2015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里引进了社会资本,通过政企、村企等的联动,把村里原有的旅游资源整体做了提升。”村干部告诉笔者。

如今,前卫村实现了“华丽转身”。村里坐享千亩玫瑰花海,具备海上花岛生态度假酒店等四大主题酒店及多种特色民宿集群,拥有喜园、蝴蝶馆等特色场馆,变成了一个融合多元的景区。

前卫村的蜕变,是崇明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缩影。近年来,崇明的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休闲度假模式日趋多元——国家A级景区增至24家,其中国家3A级景区增加12家,国家4A级景区增加3家,西沙明珠湖景区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多家自然生态景区推出星空露营、篝火晚会、灯光秀等新项目,前卫村的生态休闲、长兴岛的工业旅游、横沙岛的乡村骑游、绿华镇的橘黄蟹肥,这些都已成为崇明生态旅游的亮丽名片。

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崇明将不断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发挥高端酒店、精品民宿、美丽乡村资源优势,提升全域旅游能级。

精品民宿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建设镇虹桥村顾伯伯农家乐民宿群内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游客在餐厅品尝农家菜,在村内景点散步游览,孩子在儿童乐园体验各种娱乐设施、给小动物喂食,尽情享受美好假期时光。

近日,在位于向化镇的“知谷1984”民宿内,来自静安区的王先生一家正准备稍作休息后,退房返回市区。作为“知谷1984”的老顾客,近几年来,王先生一家每年都会来这里小住一两次。“我们比较喜欢这里的设计风格,配备的日用品品质也比较高。这里的民宿主人是做设计出身的,和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多次交流之后已经像朋友一样!”

近年来,崇明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实际,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崇明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蓬勃发展。2016年至今,崇明民宿从无到有,目前有民宿1000多家,星级民宿近400家。

刘庆是最早嗅到崇明民宿商机的“先行者”。2014年,还在上海市区开广告公司的他,从繁华的城市里抽身回到岛上,将家里的老宅改造一新,打造了崇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民宿——知谷1984。

2016年,知谷1984正式对外营业。在这里,青砖黑瓦马头墙、乡间老宅雕花窗……处处可见崇明当地文化元素,却又不乏时尚感的现代化设计。游客来到知谷1984,不仅能体验到星级酒店的品质,尝到正宗的崇明菜,还能听民宿主人畅谈崇明故事。

和传统农家乐有很大不同的民宿,在崇明乡间快速生长,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同时也吸引着更多想在岛上创办民宿的人。近年来,民宿队伍越来越壮大,涌现出也山、逅院、久居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2019年,在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关心支持下,崇明民宿协会成立,这标志着崇明民宿的发展从零散个体式发展阶段,进入了组织行业式发展阶段。

如今在崇明,遍地开花的农宅院子已向个性化、精品化、集群化发展,“民宿+”新产品、新业态助推乡村游由观光式消费升级为体验式消费,“诗与远方”中也有多彩的“花样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里长江入海口,上海崇明如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
...斌)万里长江在注入东海前放缓了脚步,泥沙淤积,造就崇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第三大岛。上海市崇明区正在高标准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创新生态优势价值实现途径,打造国家
2024-02-05 18:00:00
擦亮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金字招牌”
本文转自:文汇报崇明区绿色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崇明区滨江临海的自然环境、水清气洁的生态基底、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资源,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
2024-01-22 06:05:00
...域重点水域垂钓也可能构成违法。2023年4月26日8时43分,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人员通过长江智能管控系统发现有人疑似在崇明区跃进水闸东侧堤坝上使用钓竿进行垂钓,该位置属
2024-06-16 00:11:00
崇明:锚定“长三角农业硅谷” 打造农业科创高地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崇明数字化育供秧服务中心 郭王旖喆 摄大地丰收 吴雄 摄航拍崇明 顾勤 摄 上海园都白山羊保种场 张志豪 摄长三角农业硅谷中入驻的企业上海恒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2024-05-23 06:43:00
“好生态”变成“新经济”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崇明抓住蟹、米、民宿等“转化点”“好生态”变成“新经济”■本报记者 茅冠隽来到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可见路旁农宅修葺一新,白墙青瓦,极具江南韵味。这个位于崇明岛中
2023-06-12 05:54:00
... 本报讯(记者储舒婷)上海交通大学新校区即将落户崇明陈家镇东滩地区,校区设计方案规划目前正在公示。记者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校区占地面积约350亩,规划建筑面积15
2023-12-02 06:10:00
满载而归!崇明渔船带着东海梭子蟹、皮皮虾归来,预计今晚部分海鲜就能运抵申城集贸市场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这两天,从崇明陈家镇奚家港出发到东海捕捞的渔船陆续返港,停靠长兴横沙渔港,捕捞船带回了丰富的海鲜:有海螺、八爪鱼、条虾、皮皮虾、寸心鳗、米鱼、狮子鱼、方板鱼、
2023-02-13 18:19:00
生态岛上的这个“硅谷”,今天“新老朋友”齐聚一堂
...动现场,区农业农村委介绍了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情况,崇明现代农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农发集团”)作了农业招商推介并与4家企业完成签约。仪式结束后,多名企业代表在现场进行了交流汇
2025-03-07 22:40:00
长三角提振消费再加速 新业态助力零售市场高质量发展
...。蒋鑫 摄 开镰收割、烘干碾米、打包运输……9月中旬,崇明岛的水稻基地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新一茬的崇明新米快速进入流通环节,作为“本地尖货”的代表,通过即时零售等新兴业态走上长
2023-11-05 06: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