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5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本报记者 任翔宇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1949年5月5日,《大同日报》创刊。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1963年5月1日出版的《大同建设》。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1985年,大同报社印刷厂的铅轮印报机。

“铅与火”与报纸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个问题不仅对于大多数年轻的读者来说知之甚少。不过对于经历了75个春秋的《大同日报》来说,那些从《大同日报》诞生就陪伴着报纸一起成长的老一辈报人都明白“铅与火”的意义与象征,这是新闻理想的起点。

在大同日报传媒集团印刷园区二楼一间不起眼的房间里,出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单色轮转机、装订机静静存放于仓库的一隅。尽管在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早已普及,但是当老报人追忆往昔,时间的指针重新拨回到75年前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铅与火”所带来的最深沉炽热的记忆总会喷薄而出。

那是星星火种,默默记录着我们从哪里出发。

“铅与火”的时代是活字印刷时代,铅字和铅版被用来制作字模,然后排列成版,最后进行印刷。其中的“火”是指熔化合金的火炉,即使用火熔化铅合金,再以铅铸字,以字排版,最后以版印刷。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的“铅与火”时代虽已远逝,但那些内心最深处的记忆仍难以磨灭。

1949年5月5日,第一份《大同日报》带着淡淡的油墨清香,出现在迎来新生的古城大同。在《大同日报》的历史上,报纸的名称因为时代的变迁一共有四次更改,1962年《大同日报》停办,1963年5月1日至1967年1月更名出版《大同建设》,1967年4月至7月更名出版《新大同报》,1971年6月又更名为《大同日报》。无论是哪个时期,大同日报都保持初心,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为历史存照、为发展留痕。

每一份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并不是只要记者写好、编辑编完就万事大吉了,报纸二字里,报是信息,纸是媒介,从信息到媒介,既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铅与火”时代,报纸都是用铅字印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铅块熔化、铸字、拣字、排版、压版、铸版、印刷等工序,铸字机的字模决定着字号大小和字体样式。“铸字是‘铅与火’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铸字师傅要在装有几十种字号模具的架子上找到相应的字号模子,安装在铸字机上,一名熟练的师傅几乎是以每一两秒铸一个字的速度装盒,确保排版师傅和文字编辑做出相应的报纸版面。”原大同日报印刷厂厂长王存保说:“我从事报纸印刷工作30多年,几乎亲历了这个行业鼎盛发展的全过程。工作了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是责任,最大的感受是一步步地发展和她深刻的变化。”

1937年,日军侵占大同后,于1938年创设伪新闻株式会社大同支社,从张家口调来43寸印报轮转机1台、201型平台印刷机2台、401型平台印刷机3部、801型平台印刷机 1部、对开切纸机1合、5马力电动机1台,以及各号铝字、排版设备等,有工人50多人,其中有日本人5名,实行社厂合一的体制,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完善、技术水平较高的一家印刷厂。1941年,该厂由帅府街18号迁至火神庙街17号,添设万能传字机1台、脚踏元盘机1台、老五号字体的字模等,工人增加 到80人,其中有日本人15人,主要业务是印刷 《晋北日报》(四开四版),1942年,又承印《西北公论》月刊(16开本),此外,还印刷《大同煤矿》 16开周报等。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出版印刷《雁北日报》,后改为《复兴日报》。1949年5月大同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复兴日报社,井将资本经营的森日印刷所、丰冈印刷所合并,成立大同日报社,仍实行社厂合一的体制,1949年8月改为大同印刷局,属大同市委秘书处领导。1957年,工厂定名为大同报社印刷厂。到1960年底,主要设备有平印机9台、圆盘机3台、电动切纸机3台及铸字机、照相制版设备等。1985年,大同报社印刷厂年排字能力已经达到1200万字,铅印年生产能力36000令,彩色印刷年生产能力70000色令,装订生产能力24000令。

那个时候,铸字工人按比例配制好合金铅的成分,再按字号大小、字体种类调好字盒,装上铜字模,用熔化了的铅水把字一个个浇铸出来。工人工作时,需站在上百摄氏度高温的铸字台前,不但要忍受高温的炙烤,还要忍受“咔嚓咔嚓”的机器噪音和有毒金属的污染。“当时排字车间主要有拣字工、拼版工两个工种。每天晚上编辑把稿子送来后,拣字工就开始忙起来了。”王存保回忆说,那时,车间里摆着高约2米的整排字架子,架子上再用小方格码放铅字,中间放最常用的字,两边按照偏旁部首放其他字,诸如“的、地、得”这类频繁使用的铅字,每个小方格里可以放好几十个,一篇小稿子就需要工人走上几百个来回,熟练工拣篇1000字的稿子也要花上一个小时。

字拣好了,拼版工上场。大同日报印务公司的谷官清是1987年进厂的,他回忆说:“编辑会向我们提供版样,把每篇稿子的位置安排好,拼版工将铅字码放在一个铁铸的框子里,一版5000多字的报版,排好版后称称重量,能有20多公斤,所以,当时印刷厂里女工很少,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项工作还考验着大家的耐心和细心程度。版样打印出来,编辑和校对核对后,如果需要改动,我们要拿着小镊子把错了的铅字夹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夹进去。四号字在当时使用最多,这个字号的铅字只有火柴头儿那么大,手一抖就夹不进去了。”每天下班时,工人们往往被铅字染得满手黑,只能用洗衣粉或去污粉才能除掉脏污。

在铅字印刷年代,每个编辑都备有—把钢尺、—叠版样纸,把文字按照字数精确地换算成版样上的行数。除了文字编辑校对,为了让报纸好看,版面稿件的条位摆放、标题的斟酌就需要根据现有的铅字来精心安排,印刷工人也是根据这个设定好的版式来拼版。当年的美术编辑王占武回忆:“做编辑最难的是准确掌握稿件字数,在版样上快速合成行数,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字号本,写着标题字的大小、标题与正文的比例,记熟了就慢慢总结出规律了。那个时候报纸排版文字密集,想美观得和印刷师傅打好配合,比如,做个简单的套红题花,就需要工人先铸出来,然后将原版面除需要做题花的部分遮盖住,再将做好的题花嵌在里面,用另—个版面印成红色。”

1988年以前,《大同日报》印刷为铅印活字排版,铅印轮转机印刷,铅印轮转印刷机为北京人民机器厂生产,这台机器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大同日报印刷园区的一间房里。1988年1月,大同日报编辑部从户部角12号(赵宅大院)搬迁至城区司令部街8号大楼办公,与印刷厂在一个院里。1988年6月27日,大同日报社新闻通讯技术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接收新华社稿件由过去的模写收稿变为计算机收稿,工效提高15倍,这是全国地市报中率先采用计算机通讯技术,与新华社联网,全天24小时接收新华社电讯稿的报社。信息量的飞速提升给当时的报纸印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王占武说,当时国内新闻都通过电信设备接收,再打出一条一条的字,粘贴在白纸上,再用铅字排版,往往要通宵达旦,当时最怕遇到突发新闻,已经上版的铅字就得打乱重组,耗时费力。

编辑编好版后,交给画版工,画完版就可以拿到印刷厂排版了。“那时候每天排一块四开版需要2个工人,拣字量人均近万字,印刷同样需要压版、浇版、刮版等工序,后续还要拆版、化铅等作业,与如今的现代化工艺流程没法比。”至今还在继续从事排版工作的乔凤琦说,当年出报还要经过压纸型、浇铸铅板等工序,当三四百摄氏度高温的铅水同时注入机器与纸型相咬合,冷却后成为拱形铅板,才能装到轮转机上开始印刷。那个时候,印刷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定型的铅板有几十斤重,在搬动过程中,壮小伙子几个来回下来也会大汗淋漓。

这一时期的报纸出版和如今数字时代相比堪称“刀耕火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越发难以适应多方需要。铅印的单色报纸油墨稍微一蹭就会模糊不清,读者意见很大。“这些工艺流程不仅是铅、酸有毒作业,而且,生产能力低下,制约了报业及报纸印刷的发展。”王存保说。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大同日报延续多年的“铅与火”模式渐渐落幕,而“光与电”的时代已然拉开了序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四代日报情郭瑾有人说,老年人喜欢看报纸,是因为他们手里握着一沓时间。而爷爷看报,则是一种习惯和责任。他曾任原矿区区委书记,总喜欢坐在家里的破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看报
2024-05-28 05:55:00
我要像《大同日报》的报人一样,为我的家乡而歌唱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我要像《大同日报》的报人一样,为我的家乡而歌唱张素明一九九五年要闻部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峻青写的散文《秋色赋》,课文的后面还附了阅读文章欧阳修的《秋
2024-05-06 06:38:00
赫浦:不负记者的职业使命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退休多年的老报人赫浦已年过八旬,但多年的记者生涯,让赫老的思维依然清晰。1972年,赫老来到大同日报社工作,由此开启了与记者这个职业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从
2024-05-06 06:37: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高霞时光如梭,我作为《大同日报》的读者已经二十三年了。看到“我和《大同日报》”征文启事时,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幼年时第一次端坐桌前、倾心捧读的情景仿佛就在昨
2024-05-11 06:0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他们,每天凌晨5时就带着刚刚印刷完毕、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大同日报》和《大同晚报》出发,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把第一缕沁人心脾的报“香” 送到读者手中。夏晓科是这个
2024-05-06 06:38:00
第二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推介会在大同圆满举办
...日下午,第二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推介会在大同圆满举办。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各界的精英,包括数百名行业权威专家与知名企业家,共同聚焦山西特色专业镇的璀璨风采,探索合作新
2024-07-05 15:31: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我与《大同日报》”主题征文启事75载栉风沐雨,75载薪火相传。2024年5月5日,《大同日报》将迎来创刊75周年。75年来,《大同日报
2024-04-07 03:15: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一路相伴 助我成长张建明我与《大同日报》结缘,可以追溯到1986年。那年我十六岁,还是一名高一学生,暑假期间不远千里从洪洞县来到大同看望我的爷爷。爷爷时任大同市
2024-05-14 06:0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我和《大同日报》近七十年的因缘赵佃玺1957年,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大同三中读书,当时学校在西门外。由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门外还很荒凉,只有远处一片片庄
2024-04-16 05: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
辛集市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
据观察者网,10月31日,有网友爆料河北石家庄辛集市一老年代步车逆行撞上劳斯莱斯,事故造成劳斯莱斯损毁严重。目击者任先生介绍
2025-11-04 15:07:00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届火炬论坛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办
2025-11-04 15:10:00
安阳:当古老文字遇上现代科技 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创意对话
大河网讯 当古老的甲骨文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当汉字创意与全球智慧相碰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阳,正以一场关于文字未来的对话
2025-11-04 15:11:00
寻味“食”光 穿越千年的味蕾对话——广州酒家携手民航幼儿园共启广府饮食文化传承新篇章
金秋送爽,千年商都广州正洋溢着喜迎体育盛会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11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盛大启幕之际,广州酒家与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共同打造的“儿童茶楼”项目揭幕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隆重举行
2025-11-04 15:21:00
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光影定格时代,镜头镌刻山河。11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在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开幕
2025-11-04 15:30:00
10月31日,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法润山河——王子彬法治主题艺术个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艺术诠释法治精神
2025-11-04 15:46:00
“车长有没有?16号车厢一位孕妇即将生产,请速到16号车厢!”11月3日凌晨2时26分,由沈阳局集团公司长春客运段值乘的吉林开往到西安方向的K1573次列车运行在天津至任丘间
2025-11-04 15:51:00
8万元黄金要寄给“陌生网友”!芜湖民警及时劝阻,守住群众“钱袋子”
大皖新闻讯 “您好,有位顾客要花8万元买黄金寄到外地,我们想起之前的反诈宣传,担心她遇到诈骗!”11月2日,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马塘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商场金店工作人员的紧急来电
2025-11-04 16:28:00
鲁网11月4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些攒了十几年的零钱,没想到你们真的帮我清点兑换好了!”近日,客户张姐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耐心帮助他们清点兑换10万余元零钱的柜员们表达诚挚谢意
2025-11-04 16:59:00
大皖新闻讯 “双十一”购物狂欢开启、“双十二”接踵而至,年终购物季已全面拉开帷幕。不过,低价促销、满减活动背后可能暗藏消费陷阱
2025-11-04 17:03:00
交通银行信用卡“百县万店惠民生”:30万元消费券落地邹平,新户享100元专属权益!
鲁网11月4日讯交通银行信用卡“促消费惠民生”福利重磅来袭——30万元消费券已登陆邹平圣豪悠乐里。新户核卡即可解锁100元专属场景权益
2025-11-04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