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5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本报记者 任翔宇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1949年5月5日,《大同日报》创刊。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1963年5月1日出版的《大同建设》。

大同日报,从“铅与火”走来

1985年,大同报社印刷厂的铅轮印报机。

“铅与火”与报纸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个问题不仅对于大多数年轻的读者来说知之甚少。不过对于经历了75个春秋的《大同日报》来说,那些从《大同日报》诞生就陪伴着报纸一起成长的老一辈报人都明白“铅与火”的意义与象征,这是新闻理想的起点。

在大同日报传媒集团印刷园区二楼一间不起眼的房间里,出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单色轮转机、装订机静静存放于仓库的一隅。尽管在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早已普及,但是当老报人追忆往昔,时间的指针重新拨回到75年前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铅与火”所带来的最深沉炽热的记忆总会喷薄而出。

那是星星火种,默默记录着我们从哪里出发。

“铅与火”的时代是活字印刷时代,铅字和铅版被用来制作字模,然后排列成版,最后进行印刷。其中的“火”是指熔化合金的火炉,即使用火熔化铅合金,再以铅铸字,以字排版,最后以版印刷。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的“铅与火”时代虽已远逝,但那些内心最深处的记忆仍难以磨灭。

1949年5月5日,第一份《大同日报》带着淡淡的油墨清香,出现在迎来新生的古城大同。在《大同日报》的历史上,报纸的名称因为时代的变迁一共有四次更改,1962年《大同日报》停办,1963年5月1日至1967年1月更名出版《大同建设》,1967年4月至7月更名出版《新大同报》,1971年6月又更名为《大同日报》。无论是哪个时期,大同日报都保持初心,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为历史存照、为发展留痕。

每一份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并不是只要记者写好、编辑编完就万事大吉了,报纸二字里,报是信息,纸是媒介,从信息到媒介,既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铅与火”时代,报纸都是用铅字印刷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铅块熔化、铸字、拣字、排版、压版、铸版、印刷等工序,铸字机的字模决定着字号大小和字体样式。“铸字是‘铅与火’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铸字师傅要在装有几十种字号模具的架子上找到相应的字号模子,安装在铸字机上,一名熟练的师傅几乎是以每一两秒铸一个字的速度装盒,确保排版师傅和文字编辑做出相应的报纸版面。”原大同日报印刷厂厂长王存保说:“我从事报纸印刷工作30多年,几乎亲历了这个行业鼎盛发展的全过程。工作了这么多年,最大的体会是责任,最大的感受是一步步地发展和她深刻的变化。”

1937年,日军侵占大同后,于1938年创设伪新闻株式会社大同支社,从张家口调来43寸印报轮转机1台、201型平台印刷机2台、401型平台印刷机3部、801型平台印刷机 1部、对开切纸机1合、5马力电动机1台,以及各号铝字、排版设备等,有工人50多人,其中有日本人5名,实行社厂合一的体制,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完善、技术水平较高的一家印刷厂。1941年,该厂由帅府街18号迁至火神庙街17号,添设万能传字机1台、脚踏元盘机1台、老五号字体的字模等,工人增加 到80人,其中有日本人15人,主要业务是印刷 《晋北日报》(四开四版),1942年,又承印《西北公论》月刊(16开本),此外,还印刷《大同煤矿》 16开周报等。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出版印刷《雁北日报》,后改为《复兴日报》。1949年5月大同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复兴日报社,井将资本经营的森日印刷所、丰冈印刷所合并,成立大同日报社,仍实行社厂合一的体制,1949年8月改为大同印刷局,属大同市委秘书处领导。1957年,工厂定名为大同报社印刷厂。到1960年底,主要设备有平印机9台、圆盘机3台、电动切纸机3台及铸字机、照相制版设备等。1985年,大同报社印刷厂年排字能力已经达到1200万字,铅印年生产能力36000令,彩色印刷年生产能力70000色令,装订生产能力24000令。

那个时候,铸字工人按比例配制好合金铅的成分,再按字号大小、字体种类调好字盒,装上铜字模,用熔化了的铅水把字一个个浇铸出来。工人工作时,需站在上百摄氏度高温的铸字台前,不但要忍受高温的炙烤,还要忍受“咔嚓咔嚓”的机器噪音和有毒金属的污染。“当时排字车间主要有拣字工、拼版工两个工种。每天晚上编辑把稿子送来后,拣字工就开始忙起来了。”王存保回忆说,那时,车间里摆着高约2米的整排字架子,架子上再用小方格码放铅字,中间放最常用的字,两边按照偏旁部首放其他字,诸如“的、地、得”这类频繁使用的铅字,每个小方格里可以放好几十个,一篇小稿子就需要工人走上几百个来回,熟练工拣篇1000字的稿子也要花上一个小时。

字拣好了,拼版工上场。大同日报印务公司的谷官清是1987年进厂的,他回忆说:“编辑会向我们提供版样,把每篇稿子的位置安排好,拼版工将铅字码放在一个铁铸的框子里,一版5000多字的报版,排好版后称称重量,能有20多公斤,所以,当时印刷厂里女工很少,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项工作还考验着大家的耐心和细心程度。版样打印出来,编辑和校对核对后,如果需要改动,我们要拿着小镊子把错了的铅字夹出来,再把正确的字夹进去。四号字在当时使用最多,这个字号的铅字只有火柴头儿那么大,手一抖就夹不进去了。”每天下班时,工人们往往被铅字染得满手黑,只能用洗衣粉或去污粉才能除掉脏污。

在铅字印刷年代,每个编辑都备有—把钢尺、—叠版样纸,把文字按照字数精确地换算成版样上的行数。除了文字编辑校对,为了让报纸好看,版面稿件的条位摆放、标题的斟酌就需要根据现有的铅字来精心安排,印刷工人也是根据这个设定好的版式来拼版。当年的美术编辑王占武回忆:“做编辑最难的是准确掌握稿件字数,在版样上快速合成行数,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字号本,写着标题字的大小、标题与正文的比例,记熟了就慢慢总结出规律了。那个时候报纸排版文字密集,想美观得和印刷师傅打好配合,比如,做个简单的套红题花,就需要工人先铸出来,然后将原版面除需要做题花的部分遮盖住,再将做好的题花嵌在里面,用另—个版面印成红色。”

1988年以前,《大同日报》印刷为铅印活字排版,铅印轮转机印刷,铅印轮转印刷机为北京人民机器厂生产,这台机器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大同日报印刷园区的一间房里。1988年1月,大同日报编辑部从户部角12号(赵宅大院)搬迁至城区司令部街8号大楼办公,与印刷厂在一个院里。1988年6月27日,大同日报社新闻通讯技术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接收新华社稿件由过去的模写收稿变为计算机收稿,工效提高15倍,这是全国地市报中率先采用计算机通讯技术,与新华社联网,全天24小时接收新华社电讯稿的报社。信息量的飞速提升给当时的报纸印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王占武说,当时国内新闻都通过电信设备接收,再打出一条一条的字,粘贴在白纸上,再用铅字排版,往往要通宵达旦,当时最怕遇到突发新闻,已经上版的铅字就得打乱重组,耗时费力。

编辑编好版后,交给画版工,画完版就可以拿到印刷厂排版了。“那时候每天排一块四开版需要2个工人,拣字量人均近万字,印刷同样需要压版、浇版、刮版等工序,后续还要拆版、化铅等作业,与如今的现代化工艺流程没法比。”至今还在继续从事排版工作的乔凤琦说,当年出报还要经过压纸型、浇铸铅板等工序,当三四百摄氏度高温的铅水同时注入机器与纸型相咬合,冷却后成为拱形铅板,才能装到轮转机上开始印刷。那个时候,印刷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定型的铅板有几十斤重,在搬动过程中,壮小伙子几个来回下来也会大汗淋漓。

这一时期的报纸出版和如今数字时代相比堪称“刀耕火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越发难以适应多方需要。铅印的单色报纸油墨稍微一蹭就会模糊不清,读者意见很大。“这些工艺流程不仅是铅、酸有毒作业,而且,生产能力低下,制约了报业及报纸印刷的发展。”王存保说。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大同日报延续多年的“铅与火”模式渐渐落幕,而“光与电”的时代已然拉开了序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要像《大同日报》的报人一样,为我的家乡而歌唱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我要像《大同日报》的报人一样,为我的家乡而歌唱张素明一九九五年要闻部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峻青写的散文《秋色赋》,课文的后面还附了阅读文章欧阳修的《秋
2024-05-06 06:38:00
赫浦:不负记者的职业使命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退休多年的老报人赫浦已年过八旬,但多年的记者生涯,让赫老的思维依然清晰。1972年,赫老来到大同日报社工作,由此开启了与记者这个职业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从
2024-05-06 06:37: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高霞时光如梭,我作为《大同日报》的读者已经二十三年了。看到“我和《大同日报》”征文启事时,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幼年时第一次端坐桌前、倾心捧读的情景仿佛就在昨
2024-05-11 06:0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他们,每天凌晨5时就带着刚刚印刷完毕、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大同日报》和《大同晚报》出发,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把第一缕沁人心脾的报“香” 送到读者手中。夏晓科是这个
2024-05-06 06:38: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我与《大同日报》”主题征文启事75载栉风沐雨,75载薪火相传。2024年5月5日,《大同日报》将迎来创刊75周年。75年来,《大同日报
2024-04-07 03:15: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一路相伴 助我成长张建明我与《大同日报》结缘,可以追溯到1986年。那年我十六岁,还是一名高一学生,暑假期间不远千里从洪洞县来到大同看望我的爷爷。爷爷时任大同市
2024-05-14 06:0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我和《大同日报》近七十年的因缘赵佃玺1957年,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大同三中读书,当时学校在西门外。由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门外还很荒凉,只有远处一片片庄
2024-04-16 05:56: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大同日报》圆我“记者梦”高存林我从小就对记者这一行业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总是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记者。为此,在上初中时,我
2024-05-14 06:00:00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江苏)马 健每到傍晚,一阵“滴滴”电瓶车铃声响起,夹杂着一份报纸的墨香,守候在窗前的我就知道是市作家协会王主席把《大同日报》送过来了。最近,王主席又过来帮我送
2024-05-06 06: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