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他们,每天凌晨5时就带着刚刚印刷完毕、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大同日报》和《大同晚报》出发,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把第一缕沁人心脾的报“香” 送到读者手中。夏晓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他们一起为《大同日报》《大同晚报》最后一个投递环节“保驾护航”。
2004年12月,夏晓科进入大同日报社工作,十几年间,他一直扎根在人事部门,为报社的新闻采编事业做好保障服务工作。2018年1月,他正式加入发行团队,为报纸的征订和投递工作奔波努力。“到了发行部门才知道,以前对报纸发行工作的了解一直停留在表面。这是一个365天,几乎全年无休的部门。经常听人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其实不放假的何止记者,从采编到投递一整条线的工作人员都不能休息,我们这最后一个环节更得做细做实。”夏晓科说,报纸发行是后半夜上班的工作,从编辑部排版到印刷厂完成印刷,一般都是凌晨时分,这个时候投递员第一时间上岗,正式开始一天的送报工作。
发行是报纸出版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包含了报纸的征订和投递两项工作,可不是光送报纸那么简单。“从后勤部门到发行部门,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身上的担子比以前重了,因为有了征订压力。现在一有时间,就琢磨着怎么多征订报纸,为咱报社发展出一份力!”说到征订、发行工作,夏晓科感慨地说,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他和同事们明显感觉到发行征订工作比往年更加困难和艰辛。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他们在做好征订、投递等重要环节工作的同时,加大与商家合作力度,利用“媒体+电商”双引流,纵深拓展土特产品与物流配送市场,在摸索中开辟新的发展天地。
2024年是《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我们发行团队将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固定征订、流动征订、电话征订、预约征订和线上征订等方式,积极探索利用快递网络运输和邮局网络代投报纸的双轨制发行模式,做好党报党刊投递‘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为大同日报社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夏晓科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 张世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6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