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18 20:2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盛夏时节的织金县熊家场镇,群山葱茏,绿水悠悠。驱车驶出山谷,沿陡峭的高峰盘旋而上,我们去探寻这个镇的得名之处——白马村。

山腰的岔路口,顺着“全国文明村”大牌子的指引贴山而行,通村路宛如一条镶嵌在悬崖上的玉带。一路向前,那山终于开了一道门,眼前的景象蔚为壮观:岔路越来越多,宽阔的坝子碧色苍苍,山泉形成的瀑布挂在林间,青瓦白墙的居民楼错落有致。这绝壁的另一面,竟然隐藏着“世外桃源”。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公路蜿蜒进村,车辆好似一条跳过龙门的鲤鱼,欢快地游进绿色的海洋。干净整洁的广场上,一匹石雕白马呈奔腾之姿望向远方,仿佛见证了和美乡村的前世今生。

“尽管现在已经更名为白马村,但我们都习惯叫白马洞,这里面有着精彩的故事。”站在广场上,望着远处村口的大白岩,63岁的村民组长涂仁俊把白马村的典故娓娓道来。

清康熙年间,村里的熊家生下一子,小名“熊小嘴”,因长相不雅观受到父亲嫌弃,被丢弃于山崖上。失去孩子的母亲悲痛不已,在飘雨的黄昏独自找寻,竟看到一老鹰张开翅膀为婴儿遮风挡雨。她心痛地把孩子抱了回来,说服家人将其养大。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长大后的熊小嘴果然与众不同,好弓马,善骑射,练就一身好武艺,很快成长为家族的中流砥柱。他招兵买马抵御匪患,后归顺朝廷征战四方,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将军。迟暮之年告老还乡后,朝廷颁下旨意,许他在家乡的高山望向四面八方,目之所及皆为其食邑封地,这便是“熊家场”的来由。

得知熊小嘴赐爵封侯荣归故里,曾与他为敌的土匪、地主大为震惊。一天,外出办事归来的熊小嘴在一处驿站歇脚,被仇家在酒中下毒,快要到家时毒发身亡。随他征战多年的白马看到主人离世,发出一声悲鸣后冲向村里白岩下的山洞而亡。人们为纪念忠心耿耿的白马,便将村子命名为白马洞村,后改为白马村。

“多年来,白马将军的故事产生了各种版本,但其核心都是讲述这里的地名来由,这些文化故事也启迪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建设家园。”涂仁俊告诉记者,近年来家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故事也被写入村史,成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白马传说成往事,美丽村庄谱新篇。听完故事,记者升起无人机,屏幕上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田园画卷。“这里是我们的桑叶种植带,下面这厂房是养蚕基地,这边是学校、足球场,那边是寨子……”看着画面逐一介绍,村党支部书记王燕颇为自豪。

“这些成绩,是新时代的好政策支持,也是老支书带着大家干出来的。”一旁的村委会副主任杨勇接过话茬,聊起村里这些年的发展。

杨勇口中的老支书,正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张龙敏。她在2008年到2021年担任白马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团结带领乡亲们攻坚克难,把曾经的贫困村寨建设成今天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以前的白马村走泥巴路、住茅草房,进出村子只有一条路,就是你们来的那条。”看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杨勇感慨良多,“现在出村的路有很多条,寨子也大变样,这些变化都是脱贫攻坚期间发生的。在老支书带领下,我们班子团结一心,还是做了不少事。”

为改变家乡面貌,张龙敏带着村“两委”班子四处跑要项目、争取资金,修建通村通组路、连户路、机耕道、沼气池,安装环卫设施、太阳能路灯,顺势建起农民文化家园、民族文化室、村级综合服务站、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等,并帮助村民打造“花园庭院”,使得白马村焕然一新。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发展又摆在眼前。2017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张龙敏决定“独辟蹊径”发展种桑养蚕。做通干部群众思想工作后,白马村采取支部牵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运营、群众参与的方式成立集体合作社,种植桑树600余亩,建起蚕丝被加工厂。

产业序幕拉开了,可大家都不会养蚕、织被,怎么办?学!

张龙敏组织干部群众30多人到广西学习,回来后立即动手自己做。“那时候我们一边读资料、看视频学习,一边动手做,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成长。”王燕回忆说,经过两年的实践,大家做起来得心应手,“岭南白马”蚕丝被品牌也成功走出大山,每年带来产值100多万元。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家乡发展“破茧成蝶”,张龙敏也到了退休年龄。2021年底,她正式卸任党支部书记,把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传给年轻一代。“老支书虽然退休了,但她带领大家搞的产业一直给我们带来实惠。这么多年我都在里面上班,一个月有3000块钱的工资。”提起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养蚕工人杨德珍激动不已。

“我们要守好蚕丝被产业这个‘聚宝盆’,同时拓展其他种植养殖业,抓好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将村庄治理得更加美好。”王燕表示,如今的白马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手工蚕丝被远销海内外,村规民约制度促进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一幅生态好、村庄美、人和谐的锦绣长卷正在绘就。

浩荡东风吹山绿,古村新貌入画图。写满传奇故事的“白马”,正昂首奋蹄新时代,在新征程上创造新故事、书写新传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编辑 吴传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启动 | 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共绘贵州美丽乡村画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今年3月,“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目前征
2025-07-07 23:14: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穿越味蕾的美丽乡愁
...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
2024-09-01 11:49: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附源村:锦绣特色村寨,诗画山水田园
...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
2024-09-13 10: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桃园村:紧抓产业发展 助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
2024-09-14 12:29:00
【村史村事 乡愁印迹】黔西南秧里村:油茶林里漾幸福 古寨新韵绘振兴
...串联。曾经“出门就爬山,吃水靠肩挑”的岁月,已随着新时代的春风悄然远去。如今,自来水管网如同血脉般延伸至每家每户,涓涓清流不仅滋润着干渴的土地,更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漫步村中
2025-05-24 18:34:00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杨超)在织金县白泥镇的西南部,隐匿着一个名为起马的小村落。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水墨画。起马村,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2025-02-24 12:27: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号召群众支持红军,为红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迎丰村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村里修建了通组路、连户路、生态公园和民族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改善
2024-09-06 12:19: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织金县阳光村:百年古寨谱新篇
...阳光大队,后来更名为阳光村。”陈南宇告诉记者,进入新时代的营上古寨得到很好地保护,党委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修缮,还在悬崖上建设了一栋较高的建筑—
2025-06-05 18: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