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18 20:2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盛夏时节的织金县熊家场镇,群山葱茏,绿水悠悠。驱车驶出山谷,沿陡峭的高峰盘旋而上,我们去探寻这个镇的得名之处——白马村。

山腰的岔路口,顺着“全国文明村”大牌子的指引贴山而行,通村路宛如一条镶嵌在悬崖上的玉带。一路向前,那山终于开了一道门,眼前的景象蔚为壮观:岔路越来越多,宽阔的坝子碧色苍苍,山泉形成的瀑布挂在林间,青瓦白墙的居民楼错落有致。这绝壁的另一面,竟然隐藏着“世外桃源”。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公路蜿蜒进村,车辆好似一条跳过龙门的鲤鱼,欢快地游进绿色的海洋。干净整洁的广场上,一匹石雕白马呈奔腾之姿望向远方,仿佛见证了和美乡村的前世今生。

“尽管现在已经更名为白马村,但我们都习惯叫白马洞,这里面有着精彩的故事。”站在广场上,望着远处村口的大白岩,63岁的村民组长涂仁俊把白马村的典故娓娓道来。

清康熙年间,村里的熊家生下一子,小名“熊小嘴”,因长相不雅观受到父亲嫌弃,被丢弃于山崖上。失去孩子的母亲悲痛不已,在飘雨的黄昏独自找寻,竟看到一老鹰张开翅膀为婴儿遮风挡雨。她心痛地把孩子抱了回来,说服家人将其养大。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长大后的熊小嘴果然与众不同,好弓马,善骑射,练就一身好武艺,很快成长为家族的中流砥柱。他招兵买马抵御匪患,后归顺朝廷征战四方,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将军。迟暮之年告老还乡后,朝廷颁下旨意,许他在家乡的高山望向四面八方,目之所及皆为其食邑封地,这便是“熊家场”的来由。

得知熊小嘴赐爵封侯荣归故里,曾与他为敌的土匪、地主大为震惊。一天,外出办事归来的熊小嘴在一处驿站歇脚,被仇家在酒中下毒,快要到家时毒发身亡。随他征战多年的白马看到主人离世,发出一声悲鸣后冲向村里白岩下的山洞而亡。人们为纪念忠心耿耿的白马,便将村子命名为白马洞村,后改为白马村。

“多年来,白马将军的故事产生了各种版本,但其核心都是讲述这里的地名来由,这些文化故事也启迪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建设家园。”涂仁俊告诉记者,近年来家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故事也被写入村史,成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白马传说成往事,美丽村庄谱新篇。听完故事,记者升起无人机,屏幕上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田园画卷。“这里是我们的桑叶种植带,下面这厂房是养蚕基地,这边是学校、足球场,那边是寨子……”看着画面逐一介绍,村党支部书记王燕颇为自豪。

“这些成绩,是新时代的好政策支持,也是老支书带着大家干出来的。”一旁的村委会副主任杨勇接过话茬,聊起村里这些年的发展。

杨勇口中的老支书,正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张龙敏。她在2008年到2021年担任白马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团结带领乡亲们攻坚克难,把曾经的贫困村寨建设成今天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以前的白马村走泥巴路、住茅草房,进出村子只有一条路,就是你们来的那条。”看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杨勇感慨良多,“现在出村的路有很多条,寨子也大变样,这些变化都是脱贫攻坚期间发生的。在老支书带领下,我们班子团结一心,还是做了不少事。”

为改变家乡面貌,张龙敏带着村“两委”班子四处跑要项目、争取资金,修建通村通组路、连户路、机耕道、沼气池,安装环卫设施、太阳能路灯,顺势建起农民文化家园、民族文化室、村级综合服务站、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等,并帮助村民打造“花园庭院”,使得白马村焕然一新。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发展又摆在眼前。2017年,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张龙敏决定“独辟蹊径”发展种桑养蚕。做通干部群众思想工作后,白马村采取支部牵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运营、群众参与的方式成立集体合作社,种植桑树600余亩,建起蚕丝被加工厂。

产业序幕拉开了,可大家都不会养蚕、织被,怎么办?学!

张龙敏组织干部群众30多人到广西学习,回来后立即动手自己做。“那时候我们一边读资料、看视频学习,一边动手做,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成长。”王燕回忆说,经过两年的实践,大家做起来得心应手,“岭南白马”蚕丝被品牌也成功走出大山,每年带来产值100多万元。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传奇白马奋蹄新时代

家乡发展“破茧成蝶”,张龙敏也到了退休年龄。2021年底,她正式卸任党支部书记,把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传给年轻一代。“老支书虽然退休了,但她带领大家搞的产业一直给我们带来实惠。这么多年我都在里面上班,一个月有3000块钱的工资。”提起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养蚕工人杨德珍激动不已。

“我们要守好蚕丝被产业这个‘聚宝盆’,同时拓展其他种植养殖业,抓好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将村庄治理得更加美好。”王燕表示,如今的白马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手工蚕丝被远销海内外,村规民约制度促进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一幅生态好、村庄美、人和谐的锦绣长卷正在绘就。

浩荡东风吹山绿,古村新貌入画图。写满传奇故事的“白马”,正昂首奋蹄新时代,在新征程上创造新故事、书写新传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编辑 吴传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启动 | 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共绘贵州美丽乡村画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今年3月,“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目前征
2025-07-07 23:14: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穿越味蕾的美丽乡愁
...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
2024-09-01 11:49: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附源村:锦绣特色村寨,诗画山水田园
...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
2024-09-13 10: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桃园村:紧抓产业发展 助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这些村落浓缩着村庄的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
2024-09-14 12:29:00
【村史村事 乡愁印迹】黔西南秧里村:油茶林里漾幸福 古寨新韵绘振兴
...串联。曾经“出门就爬山,吃水靠肩挑”的岁月,已随着新时代的春风悄然远去。如今,自来水管网如同血脉般延伸至每家每户,涓涓清流不仅滋润着干渴的土地,更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漫步村中
2025-05-24 18:34:00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杨超)在织金县白泥镇的西南部,隐匿着一个名为起马的小村落。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水墨画。起马村,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2025-02-24 12:27: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号召群众支持红军,为红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迎丰村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村里修建了通组路、连户路、生态公园和民族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改善
2024-09-06 12:19: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织金县阳光村:百年古寨谱新篇
...阳光大队,后来更名为阳光村。”陈南宇告诉记者,进入新时代的营上古寨得到很好地保护,党委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修缮,还在悬崖上建设了一栋较高的建筑—
2025-06-05 18: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