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6 12:19: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迎丰村,古称沙嘎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是一个承载着千年古文化与红色革命历史的彝族村寨。这里不仅是彝族大姓黄家的聚居地,更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典范,以丰富的民族节日、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红色历史而闻名遐迩。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迎丰村全景

迎丰村的文化底蕴深厚,彝族的传统习俗和节日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传承。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村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献山神活动,向山神献上诚挚的祈愿,祈求村落的安宁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培养了村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七月火把节则是另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夜幕降临,火光冲天,村民们手持火把,绕行田间地头,用火来驱赶害虫,保护庄稼,同时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火把节期间,激昂的歌舞声、绚丽的民族服饰和精彩的舞蹈技艺,让整个村落沉浸在欢乐与祈愿之中。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游客在迎丰村打糍粑

彝族年更是彝族人民最为盛大的节日,连续三天的庆祝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年味和民族特色。宾客盈门、祭祀肃穆、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各项活动都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与团结。

在迎丰村的文化长河中,黄家祠堂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3年)的古老建筑,历经四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祠堂不仅以其精致的建筑工艺著称,更是黄氏家族祭祀祖先、举办家族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百里杜鹃彝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圣地。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迎丰村的千年传承与红色记忆

迎丰村黄氏祠堂内的长桌宴。

黄家祠堂原以木结构为主,后经多次重修,转变为砖木结构,占地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其木屋结构上雕刻的动物图像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曾是清朝著名举人黄思永办学四十余载的地方,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杰出人才。长征时期,红军也曾在祠堂留宿,并留下了“为工农子弟开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醒目标语,见证了迎丰村与红军的深厚情谊。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战略转移中挺进黔西北,迎丰村再次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红军在黄正一族长的支持下,借用黄家祠堂作为临时驻地,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红军的严明纪律和亲民爱民事迹深深打动了村民,他们纷纷送米送菜,支持红军。红军离去后,村民们将红军留下的标语视为传家之宝,世代珍视。

迎丰村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还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清朝著名举人黄思永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一生崇尚儒学,锐意科举,终在清道光五年(1825年)中举。虽仕途不顺,但他退归乡梓,致力于教书育人,创办了“思永学堂”,让无数学子受益。黄思永不仅学识渊博,还倾力修补《普底黄氏族谱》,并撰写序文,以教化族人。他的一生,是儒家学子的典范,为后世树立了楷模。

另一位值得称道的历史人物是仙洲公。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二十五岁时被推举为族长。在主持族务的五十余载中,他秉持公道,刚正不阿,致力于维护族内和谐,保护孤弱,深受族人爱戴。在红军长征途经沙嘎寨时,他深明大义,号召群众支持红军,为红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迎丰村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近年来,村里修建了通组路、连户路、生态公园和民族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迎丰村还积极开展彝族年系列活动,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在这里,古老的信仰与现代的文明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文案整理:王利环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村史村事 乡愁印迹】安顺高荡村:石头古寨藏锦绣 布依风情韵千年
...明代洪武十四年的建桥碑记《永定章程》,至今仍珍藏在村史馆中。“这里的石头会说话。”村中老人抚摸着斑驳的石墙如是说。现存最古老的民居可追溯至明代,清宣统年间修缮的古桥,见证了历
2025-05-16 05:31: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穿越味蕾的美丽乡愁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01 11:49:00
“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启动 | 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共绘贵州美丽乡村画卷
...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今年3月,“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目前征文仍在火热进行中,诚邀各界人士踊跃投稿。该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作家协会
2025-07-07 23:14: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附源村:锦绣特色村寨,诗画山水田园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3 10:5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习水九龙囤:雄关扼要 屯堡遗韵
多彩贵州网讯 雄关扼要,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气势恢宏;城墙蜿蜒于山岭之间,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巨石巍然耸立,仿佛诉说着往昔攻伐守御之争,等待着我们去品味这一段穿越时空深处的传奇故事。
2024-12-28 18:20: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桃园村:紧抓产业发展 助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
...何在乡村振兴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村史村事的梳理、呈现和传
2024-09-14 12:29: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竹王村的前世今生
竹王村(原猛正村),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江龙镇,距离县城约33公里。村落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竹王崇拜”就是起源于这里。竹王祠据记载,竹王
2024-11-25 22:22:00
【乡愁印迹 贵州村史村事】龙峰村: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乐章
九龙山位于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内,是百里杜鹃管理区境内的最高山,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传闻因九条山脉像龙一样蜿蜒而得名。明朝时期,为躲避战乱,龙峰村的先辈们从江西吉安、甘肃陇
2024-09-11 10:16: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落叶新村:农旅融合绘新篇
早春时节,走进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的落叶新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村口,牌坊上“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对联格外吸人眼球。落叶新村由落叶村和新发村合并而来,村庄历史悠久
2025-02-15 12: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