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悦)昨天,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聚焦县域,对话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会上发布了《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降至902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县域城镇化进程推进、普惠性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缓解。
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是县域义务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群体。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有留守儿童2200万人,去年这一数字降至902万人。2021年,普通生与随迁生、本省随迁生与外省随迁生的普通高中入学机会差距在缩小。
报告显示,我国县域学校整体获得了长足发展,县域学校间发展差距明显变小,不均衡学校布局得到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得到规范,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大班额和超大规模学校问题有所缓解。
“随迁子女教育政策采取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政府财政为主政策,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地解决,现在要加强关爱体系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解读报告时指出。
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乡村需求在变化,乡村教育的短板也在变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认为,乡村中小学学生如今身心健康问题仍需关注,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不足;乡村教师结构不平衡,流动性较高,专业能力待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