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本报讯(记者 小蕊) “哇!我们自己种的西红柿丰收啦!”“看!我手上的这个西红柿红彤彤的、圆溜溜的,我都舍不得吃它!”“嗯!味道不错,有点甜、有点酸……”9月7日,在青海大学农科院园艺创新基地大棚内,藤蔓绕枝,沉甸甸的西红柿挂弯枝头,果香四溢。城北区光明小学50多名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开展“秋收万颗子”活动,一起动手采摘自己亲手种植的西红柿,体验农耕文化,乐享劳动果实。
活动正式开始前,孩子们围着青海大学农科院的老师认真聆听关于西红柿的“前世今生”以及西红柿的采摘注意事项。随后,大家带上工具,自由组合,开始在田间地头忙活起来。只见孩子们左手提着小篮子,右手动作利落地摘下一个个如红灯笼、如黄色玛瑙似的劳动果实。他们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语交流着,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有的亦步亦趋地在叶子下面探寻着又大又红的果子,好似探宝一样,发现目标,用手轻轻一扭,红艳的果实便握在手中。“看着我们自己种的西红柿慢慢长大,我特别开心,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小西红柿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茁壮成长。”五年级二班的杨智成同学举着新鲜采摘的西红柿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向课下,从校内走向校外,进一步了解农业知识、了解农业科研工作,从思想认识到亲身体验,从实践体验逐步内化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教育,今年以来,城北区光明小学开展“春种一粒粟”“夏长百枝条”“秋收万颗子”活动,通过让学生体验亲手种植西红柿,到施肥浇水、秋收果实,让孩子们走近科学,体验农事,参与劳动、感受自然。
“课外实践活动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加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同时也体现了五育融合的育人途径。不论是‘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的秋日景象,还是‘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不仅让孩子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也让孩子们了解了劳动者的甘苦。”光明小学副校长杨海艳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