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托举夕阳
文/孙晓航
人的一生,如日出日落,孩提时宛如初生的朝阳,鲜嫩可人;人到中年如日中天;再往后就是一步一斜阳;到晚年就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学中医的我,悟出哪怕是人生的夕阳,但只要有充分的阳气维持托举,也可以延缓坠落的时间。那么,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年迈的父母是夕阳,而子女就是托举夕阳的坚实力量。
记得十年前,母亲六十岁,有一次我们回四川老家踏青。车辆正在山间公路平稳地行驶着,突然,母亲心脏不适,但没有吭声,父亲觉得按按穴位就能缓解,也没吱声,坐在前排的我完全不知情。后来父亲见母亲手都抽搐了,才慌忙喊停车。这病情来得太突然,随行的人都慌了神。在这万分紧急之际,我稳定情绪,说需要银针放血。但在这山野之间根本没有药房也没有医院,哪里去找银针。随行的舅舅问,“缝衣针行不?”我回应“行”,他立马跑去不远处的农家找寻。但时间不等人,我家先生急中生智去路边树枝上摘下一枚刺,我立即给母亲扎“十宣穴”,也就是人的十个手指端头。我先从左手大指头扎起,因为中医取穴的经验做法就是从左边起。一扎下去,暗红色的血珠就冒出来了,当扎到中指时,也就是中医说的心包经的中冲穴,乌黑的血珠一下子涌出来,母亲居然一下子恢复正常,人不抽搐了,眼睛也有神了。但我还是继续把剩下的7个指头扎完,看到已恢复如常的母亲,心里才妥当了。
下午,母亲和大家一起登山踏青,谈笑风生,步履矫健,所有见证者都纷纷感叹中医针灸的神奇。从那日后,针灸针成了我背包里的常客,我并叮嘱父母随身都要别一根针,还要告知其他老年朋友,以备不时之需。
十年间,母亲身体状况还算平稳,但就是前几天,骤然降温,母亲受了风寒,一天早晨突然晕倒在厨房。父亲眼见这一幕,急忙呼喊帮忙。我家先生早一步赶到,觉得情况严重,立刻准备打120。但120赶来也需要时间啊,抓紧自救!我冷静沉着地先摸了摸母亲的手,冰冰凉,这在中医上讲是四肢厥逆;再摸母亲的额头,渍渍冷汗;翻开眼皮,尚有弱弱的神,于是我马上掐人中穴合谷穴,几秒钟后,母亲喊“疼”。我知道,救回来了。接下来,我先生把母亲背到床上,平躺,别小看平躺这个动作,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昏厥的病人,这个姿势等同于救命。看了看母亲的呼吸还比较均匀,赶紧把脉,判断需要立即补气补津,我立马想到生脉饮,这个显效快。让母亲连喝了4支,40毫升,几分钟后,我看到母亲脸色好了些,母亲此时主动告知平稳了。之后我又开了药方,当吃完两服后,母亲咳嗽鼻塞的症状几乎没有了,精神也好转很多。
此刻回想母亲那天瘫倒无力的样子,就像受伤奄奄一息的大雁。从那一刻起,我满心满眼都想呵护父母的周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想其他老人的儿女,一定与我同有呵护父母身体的强烈愿望。于是,我写下此文,想和家有老人的儿女们学习交流,多掌握一些急救技能,备一些急救的器材药品,学一些养生的方法,像陪伴子女学习一样陪伴父母锻炼,提升父母的体质增加他们的健康常识。
(作者系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重庆市作协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