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明朝皇帝中无人用“太宗”庙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15: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还真有明太宗这个庙号,不过并不是朱允炆。建文帝是个可怜人,自从他爹去世后四叔朱棣便看他不顺眼,总觉得是他夺取了自己应有的储君之位。朱允炆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摆脱藩王拥兵自重的尾大不掉之势,开始暴力削藩。朱棣借此时机起兵叛乱,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他成功地进入明朝国都南京城,登上皇位。而建文帝则下落不明。

为何明朝皇帝中无人用“太宗”庙号

朱棣当皇帝后,期初给朱允炆给了个庙号叫“明神宗”,但不久便罢了此号。不仅如此,连朱允炆给自己父亲朱标上的庙号也被朱棣给废除,继续称之为“太子”。可见,朱棣试图彻底抹杀朱标一系继承权的合法性。自此之后,朱允炆一直处于无庙号的状态。南明弘光政权虽然恢复了朱允炆皇帝的称号,但也并未上庙号,但给了他“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的谥号。清朝乾隆年间又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于是后世称之为明惠宗。

为何明朝皇帝中无人用“太宗”庙号

真正取得明太宗庙号的,正是朱老四朱棣。这并不奇怪,既然他否认了朱标一系的合法性,那按照他的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明朝二代目。按照唐之后的传统来说,他当“太宗”是没啥争议的。在他死后,胖子朱高炽为他上的庙号也的确是“明太宗”。有人可能已经感觉到味儿不对了,朱棣明明是明成祖,咋又变成明太宗了?

很简单,朱棣有俩庙号,从洪熙年间到嘉靖初年他一直叫明太宗。但后来嘉靖皇帝朱厚熜将其庙号改为“成祖”。至于为啥改?实际上是为了将自己这一支抬入正统。朱厚熜他爹是明孝宗的弟弟,按照宗法来说是小宗,如果不出意外永远不可能染指皇位。但有时候运气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明孝宗活到成年的儿子只有明武宗朱厚照,而朱厚照则没有儿子,因此明武宗莫名其妙地驾崩后,按照朱元璋规定的“兄终弟及”原则,兴王这一支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好事就这样降临到朱厚熜身上。

为何明朝皇帝中无人用“太宗”庙号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朱厚熜是个大孝子,他感恩自己的父亲给了自己降生在朱家的好机会,说啥也要报答他爹。虽然兴献王人已经没了,朱厚熜仍然决定让他爹享受一把当皇帝的待遇。他希望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尊为皇帝。凡事总得有个理由,朱厚熜何等聪明之人,直接将理由找到自己老祖宗朱棣那里去了。想当年朱棣也是以旁支身份登上皇位的,只要把朱棣的身份提升到“祖”的高度,将其塑造为明朝新时代的开创者,则便证明了以旁支身份继位的皇帝其自己的支系也有资格和之前的皇室一脉并尊。如此一来,自己老爹当皇帝的理由便相当无懈可击了。

于是乎,嘉靖皇帝将“明太宗”改为“明成祖”,“成”代表朱棣完成了朱元璋未竟之事业,大明帝国最终在朱棣手上奠定基础。朱厚熜的老爹朱佑杬也顺利成为了“皇帝”。

不过正所谓“不属于你的,终究也不会属于你”。嘉靖皇帝完蛋后,他儿子明穆宗继位。穆宗皇帝看得很清楚,自己的老爹实在是太胡闹,自己的爷爷本来就不够格当皇帝,强行造出一位君主就是给自个儿添堵。所以不久之后他就下令废了所谓“明睿宗”的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宋元清都有太宗庙号,明朝为什么没有太宗庙号?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一种庙号,一般开国皇帝都是太祖或者高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太宗的庙号很多,而且还都是一些有名的皇帝,包括汉太宗、唐太宗、宋太
2023-03-03 21:25:00
...代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在庙号之中,太宗庙号是“宗”字庙号之中的极品,一般多为王朝二代皇帝庙号。当然也不是所有二代皇帝都可以得到太宗庙号,整体来说,有作为的二代
2023-05-04 14:24:00
朱棣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为何谥号是文,而不是武?
...下了五征蒙古的辉煌记载。朱棣在位22年,刚开始庙号为太宗,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十七年九月,改庙号为成祖,改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
2022-12-20 12:50:00
嘉靖为何会改朱棣庙号为成祖
...朱元璋,唐高祖李渊等。太祖之下的第一位皇帝庙号为“太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可是明朝的朱棣为何庙号是成祖呢?众所周知,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一上
2023-06-01 22:11:00
对古代皇帝称呼的区别,明朝是分界线
...断为前代皇帝追尊谥号,导致谥号不断变化和增加。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到唐朝结束时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再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长达二十五个字,全称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
2023-10-15 16:04:00
消失的明太宗:朱棣庙号原本为太宗,为何改为明成祖?
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
2023-04-29 09:53:00
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尊号是什么意思
...国。到了唐朝就不一样了,谥号的字数越来越多,比如唐太宗,谥号最初是文皇帝,后来武则天给唐高宗李治提议:将唐太宗的谥号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跟汉朝皇帝一样用朝代名+谥号
2024-07-16 16:15:00
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太宗这个庙号,就成为大一统王朝第二任皇帝的标配。但是同样从李二开始,凡是庙号为太宗的,得位都有些不正。比如宋太宗赵光义,有谋害兄长的嫌疑。本文的主人公明太宗朱
2024-05-29 06:03:00
庙号、谥号与年号: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称呼背后的故事
...文帝、武帝、景帝;而唐朝的皇帝都叫什么什么宗,比如太宗、高宗、玄宗;而到了明朝又是洪武,永乐,崇祯。为什么皇帝的称呼一直变来变去的?这其中又有什么规律?唐太宗文帝、武帝这些称
2024-04-16 0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