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是明太宗还是明成祖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9 06:03:00 来源:戏说三国

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太宗这个庙号,就成为大一统王朝第二任皇帝的标配。但是同样从李二开始,凡是庙号为太宗的,得位都有些不正。比如宋太宗赵光义,有谋害兄长的嫌疑。本文的主人公明太宗朱棣,更是直接以武力推翻太祖钦定的正牌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朱允炆追尊其父懿文皇太子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由此可知,如果不出意外,朱允炆死后的庙号应该就是太宗。

可惜这位建文皇帝上台后在改革和削藩两项上措施激进,虽然得到了江南大地主集团的支持,但却同时得罪了宗室和武勋这两大王朝的军事支柱。建文元年七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在北平起兵造反,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朱棣以区区北平一地竟然攻破了大明的首都南京。朱允炆殉国,燕王称帝。虽然朱棣宣称以天子礼安葬了朱允炆,可是既没有谥号,也没有庙号。直到明朝灭亡之前,朱允炆在官方史书中都被称为建文君。而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去世之后,却得到了太宗的庙号。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既然朱棣是明太宗,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会称他为明成祖呢?庙号也能改来改去的么?按理皇帝的庙号确定之后,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叶的嘉靖年间,当时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为了个人的权力和算计,硬是将朱棣从宗升为祖。表面上是抬高了朱棣的身份,实际上却坐实了这位明成祖的“反贼”身份。至于不改庙号,朱棣的神主牌位就要从太庙中被扔出来,这完全是以讹传讹,并非事实。

百世不迁的明太宗

对于嘉靖皇帝的这种做法,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是当时太庙中的神主牌位已经达到上限,明世宗为了让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称宗祔庙”,必须先从太庙中迁走一块神主牌。

由于开国太祖朱元璋百世不迁,按理应该迁走朱棣的神主。但是明世宗的皇位,实质上来源于朱棣,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迁出太宗皇帝的神主。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朱厚熜把朱棣从太宗升格为成祖,同样也是百世不迁。这样大胖皇帝仁宗朱高炽成为那个倒霉蛋,神主牌从太庙中被扔了出去。这套似是而非,但又颇能自圆其说的说法,确实蒙住了不少人。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和群臣在讨论太庙制度的时候,没有采用周礼“天子七庙”的制度,而是效仿唐宋立九庙的制度。至于神主牌位的放置,则采取“同堂异室”的制度,即太庙寝殿内每块神主牌位都享受一个单间的待遇。

(洪武)八年,改建太庙。前正殿,后寝殿。殿翼皆有两庑。寝殿九间,间一室,奉藏神主,为同堂异室之制。—《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由于太祖皇帝出身卑微,开国之后追封先祖,最远只能追索到其高祖朱百六,即明德祖。因此直到明朝建国百年之后,当明宪宗朱见深继位之时,太庙中的神主牌位才达到上限,分别为:

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朱棣篡位后,既没有给朱允炆上庙号,又把朱标的庙号给褫夺了,因此太庙中是没有这二人的神主的。此外率领于谦和石亨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的景泰帝朱祁钰,虽然堪称再造社稷的功臣,可是在夺门之变后被废去帝号,屈辱而死。宪宗继位后虽然给他上了恭仁康定景皇帝的谥号,但没有上庙号。除了让这位景皇帝和正枝皇帝有所区别,想必因为太庙已满,宪宗也不想去惹麻烦去讨论该迁祧哪位先祖的神主牌位。

但是该来的还是要来,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宪宗驾崩后神主祔享太庙,该把哪位先祖的神主“祧”出来呢?新继位的孝宗朱佑樘召集群臣开大会,大家集体讨论吧。不出所料,朝堂上出现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应该将德祖、懿祖、熙祖一起祧出太庙。宪宗皇帝祔庙之后,太庙制度改为七庙,这样更符合周礼。这一派的核心论点是等日后孝宗本人驾崩,就把仁祖的神主迁出,将朱元璋正位太庙正中,作为大明的始祖。

另一派以礼部尚书周洪谟为首,他们的建议是只祧懿祖,仍然保持天子九庙的制度。同时将德祖定为始祖,太祖和太宗仿效周文王和周武王百世不迁。这一派的论点更多地考虑到了太宗朱棣的历史地位,毕竟大明现在的皇帝都是靠着朱棣的功劳,才能有今日的皇位。如果将他迁出太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国朝太祖高皇帝肇建丕图,追祀四祖。迨至英宗睿皇帝龙驭上宾,遂备九庙。在当时则德祖尊为高祖,以上盖无可推之亲。在今日则德祖尊为始祖,以下固有可祧之主。洪惟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功德隆盛,如周文武万世不祧。懿祖而下,以次递迁,寔惟古制。—《明孝宗实录卷七》

最终孝宗采纳了周洪谟的意见,将宪宗祔庙,懿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

等到孝宗驾崩,武宗朱厚照继位,即按照先帝成例将熙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

武宗驾崩后由于无嗣,其堂弟兴王世子朱厚熜从湖广安陆来北京继位,是为世宗。按照惯例将仁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德祖朱百六、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从太宗到成祖:大礼议的衍生物

嘉靖朝之初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明世宗是不是应该叫自己的伯父孝宗为“皇考”,而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叔父。嘉靖皇帝高举道义大旗,同时调动文官斗文官,最终取得阶段性胜利,为生父争来了“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的称号。这个结果自然不能让朱厚熜完全满意,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专门用来祭祀“献皇帝”的世庙,在太庙外的环碧殿旧址上落成。世宗距离自己的终极野心,让老爹“称宗祔庙”又近了一步。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搞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表面上他提出太祖才是本朝的创建者,应该再太庙中占据C位。这个说法自然是十分的政治正确,大臣们谁都不好反对。于是嘉靖皇帝借着太祖正位正中的机会,把德祖的神主迁出,这样太庙中就空了一个位置出来。

十年正月,帝以庙祀更定,告于太庙、世庙并祧庙三主。迁德祖神主于祧庙,奉安太祖神主于寝殿正中,遂以序进迁七宗神位。—《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但是兴献王毕竟没有当过一天皇帝,唯一的功劳就是生了嘉靖帝。朱厚熜脸皮再厚,也只能在后来的几年中暗示了几回,但是朝臣们大打太极推手,就是不接茬。明世宗苦苦等了多年,终于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8年)等来了机会。已经退休的前扬州府同知丰方上疏请皇帝复古礼建明堂,让献皇帝称宗祔庙。嘉靖皇帝大喜过望,立刻下旨礼部讨论此事。

先是致仕杨州府通判同知丰方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请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孝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下礼部会议。—《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三》

礼部尚书严嵩本想继续打太极糊弄皇帝,但在世宗将明确反对的户部侍郎唐胄下狱之后,严嵩不敢再行反对。同时狡猾的嘉靖皇帝提出太宗朱棣功劳太大,应该称祖以配享上帝。接着朱厚熜再提出献皇帝诞育自己,功劳也很大。通过把朱棣和生父捆绑销售,嘉靖皇帝成功地堵上了朝臣们的嘴,实现了自己的终极梦想,让老爹“称宗祔庙”。

辛未朔,上谕礼部曰:朕为我国家之兴始,皇祖高皇帝也。中定艰难,则我皇祖文皇帝也。二圣同创大业,功德并焉,宜称祖号。我皇考献皇帝躬备大德,是以延及朕身,入嗣祖位,宜荐宗称。矧今大享已成,议奉皇孝配将。当举事之期,先用荐上鸿号。尊文皇帝庙号为成祖,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以十一日行礼。导皇孝庙号为睿宗,谥曰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同日异时行礼。—《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六》

但是朱棣本来的谥号是“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所谓的“体天”,意思就是体会太祖的遗愿,然后再“广运”,表示将高皇帝的江山发扬光大。可是改成“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一个“启天”再加一个“肇运”都是重新开创江山的意思。朱棣在长陵里面的棺材板恐怕是要压不住了,他花了一辈子的心血想要洗刷他“反贼”的骂名,结果自己的后代直接把这顶帽子明明白白地扣在头上,再也摘不下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1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消失的明太宗:朱棣庙号原本为太宗,为何改为明成祖?
朱棣庙号之所以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其实是因为明世宗朱厚熜搞了一个大礼议事件的结果。在朱厚熜之前,朱棣的庙号其实还真的是明太宗。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棣同志,是通过靖难之
2023-04-29 09:53:00
名垂青史的政变皇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的治国智慧
...,革除五代的诸多弊政,使得宋朝出现繁荣的局面。三、明成祖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为了加强皇权推行削藩政策,朱棣不能自安,起兵
2024-02-08 05:17:00
...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才成为皇帝,诸如汉文帝刘恒和明成祖朱棣等等。一般来说,几乎每个王朝都有太宗皇帝。诸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元太宗窝阔台、清太宗皇太极等
2023-05-04 14:24:00
谁动了朱棣的庙号,为何要改为“明成祖”呢
...,其庙号一直都是“明太宗”,可是到了后来却变成了“明成祖”,我们今天在研究明朝历史的时候,都经常会感觉好奇,为何朱棣的庙号会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呢?究竟是谁动了朱棣的庙
2024-06-09 15:53:00
被后世子孙重改庙号,朱棣该喜还是该怒
...到明神宗嘉靖十七年时的“明太宗”,以及之后改称的“明成祖”,朱棣。上图_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来自明神宗朱厚熜的操作作为以藩王身份意外“捡漏”上位的皇
2024-06-29 17:13:00
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评价
...仁和严苛,其二在于得到皇位的合法性!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两个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一样的是开国皇子,一样的是能征善战,一样的在各自的时代中开创了盛世,更重要的是,一样的
2024-02-13 05:36:00
朱棣是明朝第3位皇帝,为何被称为明成祖
...却出现了一个例外,那就是明朝第3位皇帝朱棣被人叫为明成祖。这其中有啥原因呢?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并立长子朱标为太子,还特地为他留下了蓝玉等一帮文臣武将,希望朱标
2024-06-10 15:35:00
李世民和朱棣都得位不正,为何魏征投靠李世民,方孝孺却不服朱棣
...有着不少共同点,诸如他们的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庙号原为太宗,嘉靖帝改为成祖)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基为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和
2023-07-06 14:54:00
...字,大家脑子里头可能首先蹦出来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他们俩的故事,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那可都是耳熟能详的。但你要是细瞧瞧其他的太宗皇帝们,你会发现李世民夺权的那点
2024-04-24 09: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