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庞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20: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皆知,刘备有三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三位共同辅佐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刘备,在人生晚年时期,最终鼎足三国,当上了蜀汉开国皇帝。

那么这三大谋士中,谁的功绩最高?当然是诸葛亮,这是公认的。理由一条就足够了:活得比庞统和法正都长!所以诸葛亮干的事最多,以至于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臂撑天支撑起了蜀汉,开创了一个“诸葛亮时期”(五次北伐)。

庞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但公允来言,诸葛亮最闪亮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了刘备去世之后。所以若论对刘备的影响,诸葛亮明显就比不过庞统和法正了,其中尤其是庞统!

庞统,堪称三国“最闪亮”的流星,他只跟随了刘备四年,便中箭而死了。但恰恰是这四年中,庞统却做到了诸葛亮一辈子都没做到的事,那就是:改变了刘备!

其实,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后,也曾试图改变刘备。比如在刘表死后,荆州投降了曹操。当时,刘备率着诸葛亮等,曾来到荆州城下。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拿下荆州,这样咱就有了落脚点和能力跟曹操掰手腕了。但刘备却道“吾不忍也”,然后就有了著名的“长坂坡之败”。

刘备之所以,坚决不趁机夺荆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此人(刘表)待我厚,今从其言(夺了荆州),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从刘备的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刘备属于那类“古典骑士”风格。也就是说,别看刘备书读得少,却对“保留古代先贤仁义之风”这事,最为坚定。

因为若是曹操,处于刘备这种困难情况下,他必会夺荆州,且出手是又快又狠,这点从曹操几次三番,强夺徐州就能推断出来。若是孙权呢,也不会犹豫,为了拿回荆州,孙权都敢背后捅关羽(盟友)的刀子。

这同时也是刘备为啥,总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真正原因。比如刘备当徐州牧时,非收留吕布,却被吕布反咬一口,夺了徐州,刘备好端端的局面,一下子泡汤了。所以,荆州城下,刘备说出“吾不忍也”,其实依然是延续着这个套路。哪怕有了诸葛亮,都没法改变。

刘备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无论用过去还是现代的眼光来看,都必须要承认,是非常值得赞美的。不过,赞美过后,却要思索一下了。曹操,这位刘备的死对头,要“文凭”,是东汉最高学府太学院毕业,导师是大儒蔡邕!

庞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按理说,刘备的这种思维定式,最该出现在曹操身上。可实际却是,曹操成了三国时最“庸俗”的现实主义者,做事从来不管符合不符合先贤标准,怎么对自己有利,他怎么来。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曹操虽读书多,但却没读傻,反而是越读越“成精”!

而刘备虽“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不喜欢读书,却反而给读“傻了”。所谓“春秋无义战”,刘备却还死抱着春秋大义不放。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应对现实?只能顶着“仁义”的美名,从一个失败,奔向另一个失败。但刘备的这种情况,却被庞统给终止了!

那是刘备在进军西川时,但在这关键时刻,刘备又犯了这毛病,言称:“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此刻,若是诸葛亮的话,估计就不会吭声了。万幸是庞德跟着,于是庞统急眼了,道:“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

即:老大,你要看清现在是什么时候,别活在过去影子里好不好,妄想用过去的那一套再包打天下,那是不行的!跟着就又举例。最终一席话,说得刘备茅塞顿开!开抢刘璋的西川,然后抢汉中,当荆州丢了后,又不顾一切地抢荆州……再也看不见刘备,动不动就道“吾不忍也”了,比曹操都狠!

庞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所以,若论对刘备影响最大的谋士是谁?只能是庞统!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论口才,诸葛亮比庞统还牛,论见识智谋,也跟庞统齐名,可为何诸葛亮,却改变不了刘备,反而在关键时刻,显得那么束手无策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备伐吴,发动夷陵之战前,赵云都看出来了,这是分不清主次矛盾,慷慨劝谏,可诸葛亮却一直束手无策,只在事后说,要是法正活着就好了!这是为何?其实,在笔者看来,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其一:诸葛亮的性格。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诸葛亮从来不做出头鸟!故而,关键时刻,总见别人劝谏刘备,而诸葛亮却总是,把最坏的准备做好,竭尽全力的兜刘备的底。

其二:诸葛亮的地位。诸葛亮在刘备时期,主要的职责是内政。即,刘备开疆扩土,诸葛亮把刘备打下来的地盘,治理好,让百姓归心。两人配合得非常好,形成了默契,达到了平衡。所以,刘备从没干预诸葛亮如何实施内政,那么诸葛亮岂能,干预刘备动兵,打破这个平衡?

故而,庞统可以在关键时刻,跟刘备叫板,一句话改变刘备,但诸葛亮却只能束手无策,然后默默做好一切准备,给刘备兜底——这其实,更需要智慧和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庞统的一句话,说出了诸葛亮一生最严重的失误,可惜刘备不听
...“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天下可定”。《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三国蜀汉两大谋士的才能和水平。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当时第一流的济世良才,上了战场能运筹帷幄,决胜千
2023-01-08 17:22:00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的真面目,暗示了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收获了一城之地。 然而就在举行庆功宴的时候,刘备的一句话却让庞统大为震惊,也让庞统认清了现实。只见刘备在宴会上说“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听罢反讥道“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
2022-12-04 12:37:00
庞统临死前,揭发刘备想烂在肚子里的秘密,可惜说出来都没人相信
...的有一天得势之后,他眼里一定容不下任何沙子!哪怕是一句话,也有可能会引起杀身之祸!到头来的结局有可能就是,努力了,尽力了,还得不到任何好名声!后来,庞统在落凤坡被刘璋大将张任
2024-08-17 10:35:00
...时候他问司马徽如何脱困,司马徽犹如指路明灯一样说了一句话,“你缺少一位能够为你出谋划策之人”。刘备一听,可不是咋的,他坐拥三国时期最强战力关羽和张飞,却屡屡受挫不得志,可不就
2022-12-13 15:32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有四大奇才,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他们分别被称为:卧龙(伏龙)、凤雏、幼麟与冢虎,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诸葛亮与庞统两人。就我们来说,可能我们对
2024-05-24 06:19:00
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
...少杀人,但他却逼死了自己的养子刘封,只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刘备还杀了对他不满的彭羕和反对他称帝的雍茂和张裕。刘备是伪君子吗?刘备有虚伪的一面,但作为
2024-07-15 20:51:00
庞统死前说了啥,诸葛亮听后,想立马回到茅庐继续隐居
...下,就是还没等好好的发挥出来,就死了,庞统死前说了一句话,诸葛亮听后,估计想立马回到茅庐继续隐居!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意思就是说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个人如果得到一位,就可
2024-06-14 20:51:00
诸葛亮、庞统、法正作为蜀汉三大谋士,刘备最喜欢谁
说刘备最喜欢法正,无非就是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说的一句话: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这话有两层意思:一、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肯定
2023-08-24 17:14:00
为何刘备夺不了天下?庞统死前留的一句话,却只有诸葛亮听懂了
刘备一生为江山打拼,终于建立了蜀汉,但为什么他始终没能“称帝称霸”?庞统,这位曾被誉为“凤求凰”的谋士,临终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竟让所有人都没能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只有一个人
2024-12-03 0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