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9 11: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金陵十二钗中,贾探春位列第四,仅次于黛玉、宝钗和身为皇妃的长姐元春。探春也是个苦命人,她虽有济世之才,却因庶出的女儿身份被困于内宅,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若生在现代,她定能有所作为。

在朝廷的战场上遭遇了失利后,待字闺中的贾探春被王妃认作干女儿,代替真正的公主去和亲。命运的无常让人难以预料是祸是福,作为皇室公主的替代品,探春被迫远嫁他乡。表面上看,她似乎是背井离乡,命运悲凄,但实际上,她不仅因此躲过了贾府被抄家入狱的灾难,还在海外创造出了辉煌的人生。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虽为庶出却不乏才能的三姑娘】

贾探春是荣国府贾政的女儿,在贾府排行第三,被人们称为“三姑娘”。她和贾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贾宝玉是贾府备受宠爱的嫡孙,而探春则是贾府“四春”姐妹中的一员。

探春和宝玉,虽名义上是兄妹,但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在古代,嫡庶尊卑观念极重,宝玉是贾政与正妻王夫人的孩子,而探春的生母却是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在那个子以母贵的封建社会,探春庶出的身份让她始终矮人一截。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思想盛行,更有“重男轻女”的差别对待。贾政的嫡长子贾珠去世后,宝玉就成了贾政一脉唯一的嫡出男丁,他的身份之尊贵,不言而喻。相比之下,探春作为一个庶出的女儿,自然是难以企及宝玉的地位。

别说和贾府中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的嫡子宝玉相比了,就算是和同为家中女儿的长姐元春相较,三姑娘探春也一直因为生母地位卑微的庶出身份而矮人一截。

贾母极其疼爱孙女辈,“四春”自幼便被教养在她的膝下。因此,探春的个人才能不仅未受庶女身份的丝毫限制,反而成为贾府中管家能力可与八面玲珑的王熙凤媲美的一位妙人,其才华更是在诸姐妹之上。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探春曾言,若她为男子,定要出去闯荡一番,干出一番大事业,只可惜身为女子,只能被困于内室,虽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

然而世事无绝对,后来探春竟阴差阳错地获得了身为女子也能施展才能的机遇,她还摇身一变成了创造辉煌人生的家国女英雄,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探春远嫁】

有言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话从古至今都适用。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家繁荣昌盛时,能够为小家提供安稳的生活环境;而当国家陷入衰败,失去了大国的支撑和保护,个人的小家也难以逃脱风雨飘摇的悲惨命运。

不过,同样是和亲,国家强大和国家弱小还是有所差别的。在国家强盛的时候,作为天朝大国嫁到番邦的公主自然是地位尊贵无比,地方也会因为强国的势力而善待这位前来和亲的天朝明珠。

然而,当国家弱小的时候,被送去和亲的公主们的遭遇就截然不同了。她们就像是被送去求和的工具,没有强大的祖国在背后支持,这些公主们的待遇往往很差,甚至会遭受欺辱和虐待,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无法善终。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战败后消息灵通的南安王妃自然深知其中的道理,但她怎舍得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和亲?可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贵为九五至尊,皇权至上,皇命难违。于是,陷入两难境地的南安王妃便想出了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折中之法。

这个办法就是在王公贵族家里找一个年龄合适的女子来代替自己的女儿出嫁,这样一来既不会违抗圣旨,又能让女儿留在身边,不至于远嫁他乡受苦。

南安王妃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忍痛将亲生女儿远嫁蛮夷之地进行政治联姻。她深知贾府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她笃定,如今已经露出衰败迹象的贾府,绝对没有胆量拒绝自己的要求。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虽然是选一个代替公主出嫁的官宦女子,但毕竟是代表一个国家的颜面出海和亲,所以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行的:此女必须才貌双全,还得是个心思细腻、聪明伶俐、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试想,如果和亲的女子像二小姐贾迎春那般娇柔懦弱,没有能力,那么别说对母国有什么回报了,恐怕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因此,和亲的女子必须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独自从容地面对在海外举目无亲的艰难处境。

因此,南安王妃看中了聪明伶俐、颇具才华的贾探春。虽然在贾府的同族女儿中,除了已经成为皇妃的长女云春外,其余的“三春”姐妹都是庶出,但庶出的身份也各有差异。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贾探春虽是庶女,却有幸被嫡母收养,挂在嫡母名下,身份自然比其他庶出女儿尊贵许多。又因探春在凤姐患病期间代管家务时,展现出了过人的精明能干和果敢决断,所以被委以和亲的重任。

【低开高走的辉煌人生】

谁不知道远嫁番邦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是一种悲剧呢?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一旦与亲人故土分别,很可能就是永别,再无相见之日。然而,事已至此,贾探春即使心中不情愿,也无法改变这一结局,只能静静地等待出嫁的那一天。

出嫁的日子转瞬即至,南安王妃不用嫁女就能换回被扣作人质的儿子,自是心花怒放。她为探春安排了一场盛大风光的远嫁场面,才貌双全的探春则满怀悲戚地拜别了家中长辈,登上了迎亲的船只。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子到太后,她在远嫁海外后,创造出辉煌人生

探春远嫁海外,成为番邦王妃后,她的人生蒸蒸日上,以她的聪明才智和果敢手段,在藩国干出一番事业并非难事。

探春在贾府所居的秋爽斋中,物件的摆设暗示了她远嫁后的命运。那案上的大鼎,乃象征帝位传承的重器,探春将夫君的心牢牢笼络,不久便身怀六甲,诞下麟儿,其子更承继了大统。

大观窑象征着皇室,佛手寓意福寿,白玉比目磬代表夫妻和睦。这意味着远嫁成为王妃的探春,她与丈夫的感情坚如磐石,福泽深厚的她将会长寿,等到儿子继承王位后,她将被尊为太后。

贾探春,从家族的弃儿到一国太后,她的人生低开高走,令人称奇。本是庶出的她,若不是代替公主和亲,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好姻缘。远嫁海外后,探春举目无亲,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路登上太后之位,成为身份尊贵之人,堪称人生赢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最传奇女儿的一生:嫁国王生王子做太后,一生福寿九十而终
前文讲了[分骨肉]作为贾探春远嫁异国故事的总纲,三个字代表她的“否极泰来”。[分骨肉]之前,探春是庶出,受女儿之身羁绊,空有一身才能抱负不得施展,被骨肉亲情困宥住的薄命女儿。[分
2024-09-22 20:21:00
红楼梦女儿最显赫结局:为王妃生王子做太后,声震海外无人能及
上文解读贾探春判词图画中的两幅场景。“两人放风筝”预示潇湘妃子“娥皇女英(黛玉、探春)”二女同嫁。“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指黛玉日后,探春孤悬海外异国为王
2024-09-24 20:17:00
金陵十二钗进薄命司还能善终?薄命是谎言,有人既长命更成为太后
...都是薄命的。比如史湘云父母双亡。林黛玉家破人亡。贾探春被嫁海外异国,此生不得归来。李纨少年守寡。薛宝钗少年丧父。薛宝琴父母双亡……这些都是“红颜命薄”的体现。但这些薄命司的女
2024-09-21 19:53:00
腹有诗书气自华!蕉下客经林黛玉解释,才知贾探春辉煌在远嫁之后
...去束缚,一时间尽情游荡,将书文全都弃之不顾。不想贾探春突然下帖请他商议要成立诗社,很快得到大家热烈响应,鼓舞作兴起来。贾探春为何这时提议起诗社?一方面折射她勇于探索,走前人未
2024-09-18 18:32:00
贾探春的三大恨事,远嫁后迎刃而解,摆脱嫡母控制,庶女活出辉煌
贾探春的判词和【分骨肉】曲子,与所有人不同!之前讲过其他人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子,全都一眼看到底,看透人生结局。唯有贾探春的判词和曲子,只写到远嫁为止。远嫁后的探春如何?结局又是什么
2024-09-14 17:23:00
贾探春的人生了得,作者借软翅凤凰和细梧桐,给她安排最好的结局
贾探春被远嫁做了海外异国王妃,判词和[分骨肉]曲子明确交代。杏花签也做了补充。探春远嫁后的结局更是牵动人心。一个女儿漂泊海外异国无依无靠,老死不归故里,该是何等凄凉?尤其薄命司的
2024-10-06 16:45:00
贾探春房中最珍贵的一样东西,刘姥姥都没发现,却被板儿一眼看中
...但要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最浓墨重彩的描写,实际是贾探春的秋爽斋。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秋爽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所呈现的开阔和气魄,与刘姥姥形容
2024-09-21 19:44:00
贾探春:一句庶女“什么不得说不得做”,说出古代嫡庶的天差地别
贾探春的薄命就在于她有两个“不甘心”。不甘心生为庶女做不得主。不甘心生为女儿,空有鸿鹄志却困于囚笼中。第五十五回赵姨娘大闹探春管家的议事厅时,她便说出了心中的那些个委屈。(第五十
2024-10-01 15:25:00
三读《红楼梦》:被人忽视的三个小角色,身上却散发着人性的温暖
...愚。在这众多人物中,却有三位最值得被人喜爱和景仰-贾探春、林小红和刘姥姥。她们虽出身不同,却都散发着同样的人性光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她们的故事。一、贾探春是贾家三小姐,出身可
2024-12-11 09: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